APP下载

孩子吃零食成瘾,需要戒吗?

2021-03-08云燕

现代家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夏正餐薯片

云燕

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业规模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五花八门的零食充斥超市货架,孩子怀抱花花绿绿的零食似乎是富足、快乐的象征。调查发现,许多孩子贪吃零食,不仅是一种恶习,更是一种成瘾行为。那么问题来了——

孩子疯狂吃零食,似乎不是充饥那么简单

今年12岁的小夏是小区里有名的“大胃王”,传说他能一次吃下4个超级鸡腿堡。没错,他是一个小胖墩儿,几乎看不到脖子,走起路来吭哧吭哧喘粗气。老师怕出意外,体育课都不让他上。

小区里的成年人经常逗小夏:“一次能吃几个馒头?”小夏往往呆呆地发愣,小声回答:“没吃过馒头。”如果再问他:“一次能吃几碗米饭?”他就会把脸扭向一边,不爱搭理人的样子。

知情者道出原委:“这孩子,从小到大几乎没吃过正餐,全是用零食喂大的。”

小夏的父母都是早出晚归的生意人,没时间照顾孩子,但他们有钱,甚至认为超市里包装精美的零食比家常便饭更有营养。

小夏身上经常带着百元大钞,到超市买零食时出手阔绰,新上市的零食总是他尝鲜。他还很大方,只要有小朋友向他讨零食吃,他总是来者不拒。一来二去,小夏在同龄人当中俨然成了“大款”,无形中也带动小区不少孩子贪吃零食,似乎不吃零食就不配和小夏做兄弟。对此,小夏洋洋自得。

但是最近小夏的妈妈杨女士发现,小夏零食吃得有点疯狂:做作业时必须手抱一袋薯片,写两笔就来一片,遇到难题就狂嚼不止,吃完了再来一袋,一天最多能吃11袋薯片!杨女士收起零食,不许小夏再吃,可小夏说,不吃零食脑子就不开窍,拒绝再做作业。

杨女士听人说,小孩子吃太多零食对身体不好,对小夏管得严了些,限制他每天最多能吃两袋零食。但是,这项规定不到两天就作废了,因为杨女士没时间给小夏做饭,只好由着他拿零食充饥。很快,小夏又开始疯狂吃零食。

“更疯狂的是,前不久期中考试,他要求带薯片进考场!”杨女士无奈地说,“被老师拒绝后,他居然把薯片压碎,放在上衣口袋里,考试时偷偷抓一把塞嘴里。这孩子对零食这么上瘾,该不是得了什么病吧?”

当吃零食减压成为习惯,孩子就会对零食形成心理依赖,不吃难受,吃起来就放不下

调查发现,像小夏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因为吃零食而拒绝吃正餐的孩子比比皆是。许多家长不解,零食为什么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认为,不外乎以下五个原因:

第一,孩子需要用零食来补充能量。

孩子的活动量大,能量消耗快,胃的容量却小,所以需要在正餐之间加餐,零食就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竞争激烈,商家宣传力度大。

日常生活中,家常便饭往往口味单一,而市面上的零食却品种众多、口味新奇,孩子自然会青睐零食,拒绝正餐。

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业规模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是零食产业空前发展时期,商家之间竞争激烈,拼命地开展宣传。孩子好奇心强,更容易被五花八门的新奇零食所吸引,吃得上瘾是必然结果。

第三,不停地吃,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

心理学研究发现,吃零食与自我抚摸的行为机制是相同的。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皮肤神经能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产生能带来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同时,当嘴部接触食物并做出咀嚼和吞咽动作时,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最终使身心得到放松。

所以,小夏做作业时必须吃零食,甚至进考场也要带零食,不是为了充饥,而是在缓解精神压力,说白了就是自我减压。

第四,零食可以用来社交。

成年人聚会总免不了吃吃喝喝,孩子也不例外,分享零食往往是他们表达善意的方式。同时,零食可以带给孩子满足感和优越感。

小夏正是用分享零食的方式交到了不少朋友,还因为出手阔绰在同龄人中享有一定的威望。这种感觉会让他更加迷恋零食。

第五,家长的限制让孩子更贪吃零食。

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家长越不让做的事,孩子就越想尝试。对已经零食成瘾的孩子来说,家长的限制会让他产生匮乏感,导致其更渴望零食,一旦得手,便会报复性地吃下更多零食,使恶习进一步强化。

家長要改进厨艺,把家常便饭做得色香味俱全,唤醒孩子进食正餐的欲望

小夏贪吃零食已经到了成瘾的程度,必须戒除,否则,有可能引发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危机。对此,家长要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家长帮孩子戒掉零食瘾,要标本兼治。我对杨女士的建议是:

1.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我建议杨女士抽时间多陪伴小夏,多与他沟通,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对他面临的学习压力要给予理解和同情,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化解他的心理压力。这一阶段,可适当允许小夏吃一些零食,以安抚他的情绪。

2.帮助孩子对零食产生厌恶感

首先,和小夏一起观看与零食有关的负面视频,让他了解零食原材料采集、生产环境、超标添加剂、包装等环节的污染情况,以及营养方面的缺陷,让孩子对零食产生厌恶感。

同时,家长要改进厨艺,把家常便饭做得色香味俱全,唤醒孩子进食正餐的欲望。这方面,家长要给孩子做出表率,和孩子一起养成不挑食、不浪费、定时定量进食的好习惯。

3.有选择地吃零食

既然禁止小夏吃零食有困难,不如变被动为主动,把吃零食这件事放到桌面上来谈。我建议杨女士,不妨投其所好,与小夏探讨零食的种类、口味,甄别什么零食可以吃,什么零食最好不吃,并约定吃零食的规矩,让他知道,妈妈并非反对他吃零食,只是希望他身心健康。

零食的种类很多,优质零食首选新鲜果蔬类、乳制品、面食类、豆制品等。劣质零食是那些油炸、膨化、腌制的食品,应尽量不吃,至少不能常吃。

我提醒杨女士,吃零食曾经带给小夏愉悦感和满足感,这是他吃零食成瘾的心理根源,同时也要看到,吃零食确实有心理减压的功能,不妨在生活中科学应用这种效应,比如把零食当作奖品,表现好的时候可以吃,表现不好就不能吃,这样可以调动小夏做事的积极性。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小夏正餐薯片
薯片
最佳损友
吃薯片
迟到的背后
脆不脆?
心甘情愿,掉进零食的陷阱
十年一句“对不起”
十年一句“对不起”
小编们那些不着调的梦想
印度人不爱正餐好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