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漳缎的传承与创新

2021-03-08陆秋澄苏州城市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1期
关键词:经线纹样苏州

陆秋澄 苏州城市学院

文章以漳缎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漳缎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通过走访调查,分析现状,提出了漳缎的传承和保护措施。除此之外,文章还结合市场产品情况,对漳缎的创新途径作出归纳总结。

漳缎的历史和特点

漳缎是中国历史上优秀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产自漳州,从而得名漳缎。根据历史记载,漳缎是基于元代“怯绵里”的织造技法发展起来的,到明代已经可以大量生产,在清朝尤为风靡,受到了皇宫贵族们的喜爱。漳缎多用作鞋帽、服装及其他装饰品的面料。由于漳缎奢华高雅,极富立体感,从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多个地区如南京、苏州、杭州等地都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道光年间,苏州的漳缎得到空前发展,这段时间也是漳缎生产的鼎盛时期。

漳缎是中国传统织造的一种,其全部的生产都依赖于手工。织造漳缎的机器体积较为庞大,在织造时需要两名工人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其中,一名工人负责在下面用梭子来回织造,另外一名工人则在漳缎织机的上方通过提不同经线的方法,让最终织出的花纹呈现出不同的纹样。这种古老的织造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较为低下,价格也相对高昂。由于价格过高,让喜欢这种面料的顾客望而却步。随着时代的发展,织造漳缎的新机器逐渐出现,与此同时,丝绸织机的不断进化和发展,也为漳缎的不断演变创造了新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传统的工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机械化的漳缎织造机器应运而生。这种新的机器只需要一名工人,便可以完成全部的操作步骤,其中,机械的部分代替了原本在漳缎机器上牵引经线的工人。首先需要把程序输入电脑,机器便可以按照程序的要求,完成不同时段的提花需求;工人只需要用脚控制提花龙头的运动,一边用手完成相应的动作如投纬、割绒等步骤,一边用脚控制提花龙头,相互配合,便可以完成全部的织造步骤。通过对织机的改良,不仅让织机保持着原有的技术水平,还大大减少了劳动负荷和人工成本,让生产效率直线上升,相较于原来,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两倍。漳缎发展至今,除了部分博物馆因展陈原因仍保留原来的织造方法外,目前的生产厂家,基本都采用半手工、半机械的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

漳缎是全真丝色织提花类织物,其布面是由两组经线和四组纬线交织构成的,其中一组经线与三组纬线构成经面缎纹,另一组经线与一组“假”纬,即起绒杆,交织形成绒圈花纹。最终的面料纹样以缎纹为地,绒经起花。缎纹组织有不同的种类,漳缎中以八枚缎最为常见。由于它在织物中一般是地组织,所以这组经线为“地经”,而把另一组起绒花的线称为“绒经”。地经和绒经的排列比一般为四比一,从而形成的纺织物也称为“起绒组织”。

漳缎织造的纹样需要根据织造原理,来完成相关的设计,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特别是提花图案需要起绒的部分,要求图案简洁明朗,尤其是图形的边缘线部分,必须要流畅。在具体绘制时,图案都是采用不同尺寸的块面和较为粗犷的线条来表达,从而使得绒花在细腻的经缎上展现得更为饱满。一般的漳缎题材以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为主导,具有时代特征。由于漳缎的巅峰时期是明清,其图案和题材大多都体现了这个时代的风格和特色,如团龙、团花、团凤之类的题材经常出现,除此之外,还有几何纹、八仙纹、八宝纹、八吉祥纹等,具有浓浓的东方特色。在苏州的丝绸博物馆里,就馆藏了一件晚清漳缎女袄,其纹样蕴含着极强的富贵寓意,如在主要图案中,牡丹代表了富贵,蝙蝠是福气的象征,梅花和蝴蝶代表了蝶恋花的意义,再配上寿桃纹,这些纹样汇总在一起,体现出了富贵寿考与蝶恋花的美好寓意。通过市场调查可以发现,虽然目前有部分纹样是有创新的,但是绝大多数的漳缎都沿用了传统的题材。

漳缎在色彩的把握上,以地经与纬经同色或与绒经异色居多,呈现双色特点;也有绒、地经线与纬经同色,其为同色漳缎;若绒经为彩色经线排列时,其织造出的图案,便形成了多彩漳缎,因此,通过不同颜色经纬线的排列和组合,能够让最终的漳缎图案展现出多样的风格。漳缎的色彩分为纯色、双色和多色,常用的颜色有黑、绛、品蓝、墨绿、藏蓝等。

漳缎的发展现状

自古以来,漳缎一直享誉盛名,其花型立体富有层次,是起绒织物的代表。明末清初时期,漳绒自漳州传入苏州,经过手工艺人一系列的改良后,成为现在的漳缎。道光年间,漳缎广为流行,苏州的织机大户们都开始生产漳缎,这段时期也是漳缎的全盛时期。后来,漳缎逐渐被皇室所喜爱,成为宫廷衣物、鞋帽的主要面料。1979年,漳缎行业开始复苏,但是由于漳缎织造过程繁杂,生产速度缓慢,漳缎行业的发展还是非常严峻的。2011年,漳缎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苏州丝绸博物馆成为传承保护单位,这有利于漳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漳缎的发展现状,笔者分别采访了漳缎的省级传承人王晨、市级传承人马梅君和苏州职业大学丝绸引用技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李世超先生,随后又采访了苏州圣龙丝织品有限公司的李海龙董事长以及钟情于漳缎多年、技艺精湛的朱云绣女士,收获颇丰。从走访的情况了解到,苏州市的漳缎织造已严重滞后,目前只有光福镇圣龙丝织品有限公司在进行生产。其中原因有诸多方面,如市场局限性较大、受众群体小和成本昂贵等。除此之外,人员老化、后继乏人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据笔者对整个苏州市漳缎行业的调查结果来看,50岁之后的从业者占了多数,年轻人的从业者人数为零。即便在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中,会操作又懂工艺的全能型工艺人才占比也是很少的。因为漳缎工艺比较复杂,有八十多道工序,包括前道、织造、演示、保养和机械等,所以从业人员中大多是熟练掌握其中单一步骤的手工艺人,这也给漳缎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漳缎织造学习周期长,而且织造过程非常枯燥,较难吸引年轻的从业者,与其他现代技术产业相比,传统手工艺行业工资低且不稳定,这也是造成现在漳缎行业传承的主要困难之一。另外,创新意识不强,成本较高,影响了销路。从漳缎的生产制造情况来看,除了苏州博物馆的王晨曾做过产品的创新以外,其他基本是传统的技艺和表现形式,其产品受众越来越少,漳缎也在淡出人们的视野。由于现代人对漳缎越来越陌生,导致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被普通消费大众所理解,故而并不被社会认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让漳缎的发展愈加举步维艰。

漳缎的传承保护措施

不同的工艺人群体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保护措施

漳缎是中国传统的优秀丝织品,针对目前严峻的生存现状,对尚在织造漳缎的工艺人来讲,可将其分为两类群体,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保护措施,这有利于漳缎更好地传承下去。

首先是技法娴熟的手工艺人。这类群体如采访中的朱云秀、马梅君等工艺大师。她们都从事漳缎生产多年,从组装漳缎织机到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尤为熟悉,技法娴熟,技艺精湛,其作品曾被国家博物馆、日本博物馆所收藏。她们经验丰富,不仅可以独立操作机器,还可以通过带学徒的方式,让漳缎这一技艺得以延续。但是通过沟通发现,这类群体大多缺乏文字资料方面的整理、记录能力,其制作花纹主要以传统纹样为主,少有新兴纹样的尝试。面对这类传承人,应该为其提供可以帮助整理资料的工作人员,并提供一定的资金,保证学徒拥有稳定的收入。漳缎技艺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传授上,还需要通过教材、视频资料的记录等方式,让后人更加便捷地学习漳缎技艺,使漳缎技艺更广泛、多渠道地传承。除此之外,还可以提供给从事人员更多的学习机会,多多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不断完善艺术创作,以突破原有的传统设计思维,不断创新出更贴合当下时代需求的产品。

其次是用于商业生产获取利益的生产厂家,如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他们的传承驱动力是以取得商业利益为目的的。目前,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产量可观,但是这类人群面临着两个较为严峻的问题,首先,从事的生产人员大多是年纪较大的手工艺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人群必将逐渐退出生产的主力市场,无新人承接;其次,这类人员大多同时经营多类丝绸产品,如果漳缎的生产效益不好,那么他们也将停止对漳缎的生产,其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针对这类群体,打开新的市场,让漳缎焕发新的生命力便尤为重要。2014年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上,由于各国领导人所穿的新中装上点缀了漳缎,引起了社会对苏州漳缎的广泛关注,漳缎的产量才得以大幅提高。这也表明如何通过创新让漳缎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以开拓市场,让其从高高在上走入寻常百姓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在行业内部建立组织和协会,多渠道对漳缎产业进行保护

通过走访发现,目前的漳缎产业并没有受到社会的关注,只有老一辈的手艺人一直在坚守理想,苦苦坚持。苏州漳缎行业面临着从业人员不足,无年轻人传承的濒危境况,传承处于艰难的境地。虽然传承人在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推广,但是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在行业内成立相关的协会,通过广泛合作,多渠道推广,提高行业认知度,这将对漳缎的良好发展形成很好的促进作用。

政府加大对漳缎的扶持力度

对于漳缎的传承和保护,仅仅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是不够的。目前,在市场上鲜少看到漳缎产品,整体市场偏向于空缺。再加上现代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各种丝绸产品的选择十分广泛,高效率低成本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漳缎处于劣势地位。曾经走过辉煌的苏州漳缎因为市场的萎缩,许多厂家不得不停产,很多从业人员也被迫转行。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其投资的力度,使之能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产品,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扩大市场影响力,以提高手工艺人的生产积极性。

漳缎的创新渠道

拓宽应用,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目前市场上,漳缎主要用于服装产品开发。从漳缎的特性分析,其织造工艺复杂,成本昂贵,生产周期长,若将其运用于布料需求较少的服饰配件或其他日用品,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让普通消费者接受,还能扩大应用范围,拓宽消费受众。如将漳缎和领带、项链、帽子、钱包和头饰等相结合,这些能够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不仅能够保留漳缎精美绝伦的特性,还是传播和发扬漳缎艺术的良好载体。同类于漳缎,缂丝也是传统丝织品,通过改革和创新,逐渐活跃于大众的视野之中。苏州焱鼎设计公司将金属丝和蚕丝混合织造,织造出了立体缂丝面料,用于灯具的开发,用这种面料制作出的灯具新颖飘逸,产品最终亮相于米兰国际家具展,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与时俱进,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增强核心竞争力

市面上的漳缎纹样基本都是传统花型,复杂繁琐,难以适用于现代产品的开发。因此,可以让漳缎工艺大师与设计师们合作,开发更加现代、更适用于当代人们审美的漳缎作品。通过再设计,让传统技术和当代流行趋势相结合,从而让产品除了拥有现代化的造型外,还蕴含有传统工艺的内核,给消费者带来新颖感和归属感,让产品在同类产品之中更有竞争优势。如高定品牌NE·TIGER和设计师劳伦斯·许,他们将传统工艺品如缂丝、云锦和高定礼服相结合,结合西方立体剪裁工艺,将传统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到一起。通过云锦的定织定染,打破了传统云锦图案和色彩的局限性,设计的高定礼服既有西方的高贵优雅气质,又有东方的文化底蕴,使传统工艺散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华夏纺织文明的历史中,漳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漳缎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需要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生产出更现代化的、更加贴合当代人民需求的、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品。如此,才能让漳缎在新的时期绽放出其应有的璀璨光芒。

猜你喜欢

经线纹样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一种反光耐磨编织袋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高考中有关日界线常考的问题及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