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融合思路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

2021-03-08陈尚达卢义忠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皖西育人专业

熊 辉,陈尚达,卢义忠

(1.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1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现状

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13个部委联合发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明确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等一系列举措。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教育大会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时代新人,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中国未来的开创者!我国学者在借鉴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的新文科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新文科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坚持守正创新、扎根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夯实学科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隔阂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主动引领[1]。新文科成为当今时代高等教育的风向标,传媒类教学也不例外。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正如字面意思一样,它因互联网而兴起,又乘着媒体科技的东风,再加上近年来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的快速普及,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我国高等教育自2012年正式设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来,2018年新增34所院校申请设置该专业,2019年再增加28所。据青塔高等教育数据统计显示:从2014到2019年这6年间全国有211所高校新增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这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比75%左右,且已然成为该专业的主力军。

皖西学院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2000年升本以来逐渐向理工科方向转型发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于2014年第一次招生,依托原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的学科基础建设该专业,学校为该专业新建了两个计算机工作站实验室,与一个虚拟演播实验室。该专业从2018年起增加至3个教学班,招生人数达到120人,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23人,博士4人,高级职称以上8人,其中绝大部分教师最终学历为新闻传播学专业,还有部分教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影视或艺术类专业,这体现了该专业既注重文字功底又强调专业的交叉性。该专业开设课程主要依据教育部专业教学国家标准实施,目前结合服务地方文化和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还有待扩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正在积极筹建中,在学校范围内学科交叉协调发展还有待探索。

2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融合思路分析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摸清家底,科学谋划。第一,充分了解应用型高校所在地方城市的“家底”,第二,厘清学科所在高校的处境,寻找学科发展契合点。第三,新时代,新文科建设要结合新政策、新方针。第二步是整合有限资源,挖掘地方特色、突显高校优势。第一,师资力量要有新活力。第二,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育人观念要新。第三,结合课程思政、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与高校自身学科优势开创新的教学内容。第四,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为抓手,形成以强带弱的局面。第五,育人要有时代使命,育人在先,成才在后。

2.1 摸清家底,科学谋划

科学谋划的前提是要熟悉应用型高校所在地方城市的“家底”,应用型高校一般都是地方高校,且多在中小城市,城市产业化结构不完善,经济形态单一,地方文化建设比较缓慢,人才储备有限等共性问题。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的症结就在于地方性的制约,事物发展总是具有两面性,地方性虽然有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有促进其发展的条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Geertz)说:“要研究地方知识,人类学者不是从外部研究乡村,而是在乡村内部开展研究,要从本土人观点出发,不仅考察,还要全身心投入”[3](P14)。格尔茨的“地方知识”理论,为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高校教育活动也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不能盲目地向研究型大学看齐,而应从它所在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产业、人才等各方面实际水平出发,从了解地方民众的社会需求开始,真正将教学与研究扎根在基层。

2.1.1 必须厘清高校所处地方的优缺点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与当地县区、乡镇的网络信息发展部门,特别是宣传、电商管理、市场监督、商务发展等部门进行密切交流,实现区域信息共享,并积极与这些部门形成专业共建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摸清该专业所在地区的市场经济环境,并适时动态的掌握供求信息的变化,有利于从培养方案开始着手解决教学问题。

2.1.2 整合高校内部资源,融合发展

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新文科,这是新文科的重要理念之一,应用型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必须在本校学科范围内开展文史哲融合、文理工强强联合。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多与计算机网络专业、大数据等专业开展师资与教学内容方面的互动。此外,文化传播是新媒体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应结合皖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大别山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中心,协同生物工程学院共创大别山中药资源科普传播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以上皆为皖西学院校内部得天独厚的资源。此举能够拓展网络与新媒体在“新文科”战略之下的学科创新,也进一步凸显了网络与新媒体的地方特色与学科交叉的优势。

2.1.3 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要以新理念为指引

第一,努力构建“三全育人”教学理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4]。“三全育人”理念的出发点是培养人,中心在于育人,重心在于全,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应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媒人。皖西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应结合地方已有的优势充分做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功课。从事传媒教学的教师队伍从辅导员到专业教师,再到传媒领域的兼职教师,都应有基本的传媒职业素养,为全员育人做好准备工作。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甚至到毕业应由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参与制定的适时变通的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学生以文字的口语或书面表达能力、媒介理论素养学习为主,中年级学生主要学习专业实践能力,高年级学生主要学习媒介的社会应用能力,学校的媒介素养网络公开课全年向毕业生开放,从而为实现全程育人做好课程内容准备。全方位育人环节就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媒介的掌控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对权利与话语的控制,媒介技术赋权被认为是“通过媒介为边缘性群体赋予资源,改善其自身处境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知,从而优化其主体自我结构,实现自我的价值所在”[5]。媒介技术的主体如果没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或者道德素质,滥用其掌握的媒介权利并以此获取私利,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正是网络与新媒体教学中一直强调的媒介素养问题,也是公民的伦理道德问题,因此,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必须坚持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从皖西当地吸取传统的红色文化滋养,在乡村振兴与基层脱贫的先进新闻事迹中获取振奋人心的力量,在结合传统优势专业汉语言文学中获得传统经典文化的浸染,共为网络新媒体专业学生把好修身铸魂之关。

第二,落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双千计划”(以下简称“双千计划”),立足地方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机制。2018年9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其总体思路是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体复合型专家型、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双千计划”进一步明确了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举措,打造新闻传播协同育人的“示范区”[6]。统筹建设全国优秀新闻传播学专家库,强化新闻学院师资保障。目的在于丰富和扩充新闻传播优质师资,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然而,各地宣传部门或新闻事业单位数量是有限的,以安徽省为例,仅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与省委宣传部达成了共建协议。大多数三四线小城市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很少有机会与省级宣传部形成共建机制。因此这些城市的新闻传播教育除了积极与市级宣传部门或新闻单位达成深度共建合作外,还应挖掘当地知名的传媒公司并与其形成校企共建模式。具体而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积极与市级、县区级宣传部门形成新媒体业务的共建机制,媒体单位与高校形成导师互聘机制,不能仅停留在挂职锻炼层面。媒体或企业导师深入学校指导新媒体实践,带领学生深入基层社区采访报道,鼓励学生从一名基层网络传媒人做起,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知识传播中国新农村的新面貌。媒体企业应将高校实践课程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实际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新媒体运营与创作的核心技能。高校教师也要深入市、县区等媒体单位实地学习调研,将教研工作推向广阔的基层媒体单位,“高校教师要走出书斋,走向田野,地方高校要与市、区县级宣传部门或新媒体企业建立实质性互惠机制,彻底改变原来各自独立互不关心的隔膜状态”[7]。参与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与管理,运用所学提高地方新媒体的活力,丰富教学经验。

各个地方政府与高校应制定相应的人才互聘政策,细化新闻媒体导师与高校教师在互聘工作中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方案,使媒体宣传部门与高校之间的人才互聘机制形成良性循环。高校要立足地方,善于整合地方有限的人才资源,建立自己的人才库,与地方媒体、企业建立深度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业界反哺学界,学界回归业界的良性人才循环机制。地方政府要结合“双千计划”标准,建设适合地方级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库,在辖区内遴选优秀的业务人才作为网络与新媒体教学的借调人才。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选聘国家级“双千计划”人才定期到地方高校指导教学,地方政府部门应在财政与政策上给予支持。

第三,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开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金课”建设。专业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新文科建设在强调育人的基础上加大育才的力度。一门优质的专业课程无疑是育才垫脚石,皖西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应抓住国家新文科建设的机遇,在实施“双千计划”过程中国家要设置一大批优秀的线下或线上“金课”,皖西地处大别山红色文化圣地,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结合这些已有的“家底”优势,加强校内文理科教师的融合、加大校内外优秀业务精英的选聘,共同加快建设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故事传播、新媒体+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直播与策划、大别山中药材信息传播、皖西名茶品牌传播与营销等为主的地方特色专业“金课群”。

2.2 整合有限资源,挖掘地方特色,突显高校优势

2.2.1 加强专业交叉与融合,组建全新的师资团队

新文科的核心理念是交叉与融合,打破学科壁垒。网络与新媒体的很多专业课程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统计学、艺术设计、影视艺术等专业有较多交叉的地方,因而,在高校范围内整合优势师资力量组建跨学科的教师团队,这不仅有利于学校教学与科研发展,还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调动精兵强将攻克难关,形成学科的集中优势,并能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提高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

2.2.2 秉承新时代的人才需求,更新教学育人思想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巨变,应用型高校的育人观念也应随之变化。首先,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提升政治站位,坚持专业育人与素质育人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8],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传媒人的思想。在育人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的媒介素养与高度自觉新闻伦理意识。其次,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必须坚持“三全育人”思想。“三全育人”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在专业教学中不断强调育人的重要性,如皖西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就应当结合大别山红色革命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高尚的品格与奉献精神。最后,育人观念要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有市场预见性。皖西主要以农林经济与旅游产业为主,皖西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有责任与义务要在这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并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实用性课程,如开设农副产品新媒体营销、红色旅游文化新媒体推广等课程,并进一步创建教研实训平台,如乡村旅游全媒体运营平台、红色文化媒体融合研究中心,让师生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使教学与就业充分互动起来。

2.2.3 统筹制定新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结合学校专业优势与地方经济现状,皖西学院现已有10个省级一流专业,其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生物工程、汉语言文学等四个专业可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建立深度合作。在教学内容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与网络大数据,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核心课程“数据新闻”“新闻可视化设计”等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特别是近年来网络大数据如火如荼的发展,该专业更应该抓住融合的契机,与网络工程专业联合打造“大数据新闻”“算法广告”等交叉课程以适应新文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互联网社会舆论无时不在,积极施行互联网新闻生产与内容传播方面的监督管理,显得格外重要。这要求教学应不断提高网络与新媒体与信息科学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方向的融合度。生物工程专业是皖西学院的优势专业,且已形成了以霍山石斛、大别山灵芝、葛根、茯苓等名贵中药材研究的重要基础,该专业要想做大做强也应有新媒体传播思维,主动积极的吸取新媒体优势资源。两个专业可联手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局部的创新,如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中药材资源信息可视化传播”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皖西中药文化的数字传播”等课程,这样既形成了两个专业的特色,又服务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此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可结合当地经济情况并联合相关一流专业创建跨学科的教研平台。如对接当地茶叶、竹制品、石斛等农副产品的品牌传播与网络营销,并建立自己的电商直播平台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服务地方市场经济,二级学院层面要积极联系皖西当地农林牧副渔的龙头企业,并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网络与新媒体教师每学期组织2—3次深入当地企业,一是为企业的产品做新媒体传播指导,二是向企业学习业界优秀的新媒体应用与推广经验,并将其带进网络与新媒体教学的课堂,最终让学生受益,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鲜活而生动。学校科研处也应积极遴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组建大别山中药材资源、农林资源信息科普传播中心,从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做起。2020年11月3日全国新文科教育大会中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明确指出:“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时代新人”,而培育中华文化的传承者首当其冲,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值得当今高校深入挖掘与传承,这个过程中必定要使用当今的信息科技传播手段,因此无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还是生物工程专业应抓住机遇,深入挖掘皖西中药文化宝藏。如在新媒体专业实践教学中设置一些地方文化调研课程,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手段、特别是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等各类社交平台来推广皖西地方中医药文化和资源,督促学生勇于“上山下乡,走村串巷”,探寻乡村赤脚医生,拜访乡村知名老中医,在走访的过程中记录并传播着中国故事,真正做好中国声音传播者,应从眼前的地方服务开始。

另一方面做好大别山珍贵农林药材资源信息科技传播,在校内实现科技与人文强强联手,将学校优势学科做成地方产学研品牌专业,也成就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内容的创新。新文科在专业上鼓励打破文理科壁垒,因而,在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中应积极探索设置既有利于自身专业品牌化,又有利于探寻专业交叉的课程,如“皖西中药材资源信息传播”,最终形成地方高校的一个专业“名片”。网络与新媒体教学的理论部分常常是一些抽象的传播理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理论探索方面有其先天的弱势,因而,在实践课程中就不能还停留在实训室演练的层面,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就是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因此就网络与新媒体教学的实践层面而言,该专业应结合当下的实际,首先在校内找到“以强带弱”的优势学科,就皖西学院而言,2019年新批准的10个省级一流专业,就是目前可依靠的优势,如汉语言文学本身就是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功,近年来网络与新媒体的师生在皖西革命文学传播,皖西大别山精神传播,皖西民俗文化传播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融合探索。

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应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19年9月20日,皖西学院党委发布《中共皖西学院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旨在推进皖西学院在红色文化教育与研究方面的工作。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优势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播人类知识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大别山红色文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应发挥排头兵的作用。如组建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构建红色文化数据可视化课程。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视觉资源进行整理,并建设红色文化传播案例库,编写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教材,最终在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感到地方文化的浸润与滋养,这些将在无形中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的进展。

专业课教学要立足课程思政,提高政治觉悟,结合皖西红色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弘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以皖西当地鲜活的历史人物故事作为网络与新媒体课程思政的教材,如相关教师团队已经编著出版了《皖西红色文化人物故事读本》,这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案例。

2.2.4 以皖西红色文化传播为新的抓手

日前皖西学院党委已经出台了红色文化育人与“三全育人”相结合的综合改革方案,明确了皖西学院要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特色,开展教育育人的各项工作。一方面,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要以传播大别山红色文化为抓手,如开展红色文化短视频创作、红色文化故事宣讲、红色文化旅游营销与推广。最终形成以“文字、图像、视频、直播、VR演示等立体化、互动化的融合传播”[9]。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媒介职业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成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沟通、特别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5 以地方融媒体发展为机遇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应抓住地方各级政府融媒体发展的机遇。其一,是积极主动的与县、市、省三级融媒体单位展开深度合作。先从媒体单位聘请优秀的业务骨干为学生讲授新闻媒体实践生产业务知识,再选派校内的理论教师到融媒体单位学习锻炼,最后,与融媒体单位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意向书,学生实习或就业可优先选择去签约的融媒体机构。其二,是地方融媒体单位与高校应各取优势与所需。在高校共建地方融媒体发布分中心,由学校宣传部门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监管。这一点澎湃新闻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澎湃新媒体中心已与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传媒类专业共建了澎湃新闻《调查与纪实》等子平台,学生的实践作品定期在这些平台发布,很多作品都成为国内获奖的新闻作品。此举要求地方融媒体中心具有更高的开放性,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实践平台可能不如前者那么高端,但与地方媒体合作同样大有作为。如在高年级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中,应紧密结合县、市两级融媒体的业务范围与课程需要开展实训设计,校内专业教师带队到各个县区做媒体调研,发掘新闻事件,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不同主题的调研采访,在此过程中同时配备校外媒体的实训指导老师,从新闻的采、写、编开始,到拍摄、直播,最后到跨平台融合传播,让学生从中受益。这一过程既让融媒体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又锻炼了网络与新媒体学生的专业技能,且增强了专业自信心。

2.2.6 以“先育人,后育才”为时代使命

传媒职业素养、媒介伦理、传媒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成为当今传媒教育的重中之重。当今互联网社会舆论问题激烈,青年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巨变过程中,难免受到互联网世界的各种言论与诱惑影响,因而,网络与新媒体教育肩负着网络育人的重任。网络育人以德育为本,“坚持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政治素养、人格素养一体化发展”[10],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用求真务实的本领锻炼自己,才能塑造更加健全的有责任、敢担当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传媒人。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兴起实质上是科技发展的结果。要充分把握网络与新媒体教学的时代使命就要反思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而理解发明与使用科技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规范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使用人类自己发明的科技,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课题。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现在看来媒介已然成为人体器官的一部分。媒介赋权与技术赋权在当前社会显得更加严重,掌握了新媒体技术就掌握了发言权,并在信息传播中掌握了主动权。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而言,师生都应该明白技术背后的思想逻辑,即技术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方式。一种舒服、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流行[4],“数字技术能够掩盖工业化痕迹,将虚假的需求变得个性化”,大规模的定制成为技术赋权的普遍现象[11]。人们沉醉于技术所制造的“景观社会”的同时,也受制于技术,更多的时候是陷入媒介技术所创造的“幻象”中而倍感孤独与冷漠。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也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所应该思考的人与科技的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与新媒体教学的新使命是教育人成为社会化的人,具体而言是让学生能够辨别在技术赋权与文化工业社会环境中,作为受众或用户应懂得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从而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这构成了新文科背景下“三全育人”的重要内涵之一。正如学者张志安教授说“技术在网络与新媒体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必须要有人文思考、人文理念,要警惕对技术的过渡崇拜与炫耀,要用人文精神和价值反思去引领技术的运用和实践”[12]。因此,网络与新媒体教育首先应是道德素养的育人活动,其次才是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育才活动。

3 网络与新媒体教学的六个融合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新闻传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艺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只有打破学科壁垒才能走向融合发展。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是应用型高校与其所在地方的融合,高校与地方一直有种微妙的依托关系,高校行政上不属于地方,但是教学运行过程又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支持,高校又有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使命,因此,高校制所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深度融合交流,是新文科环境下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第二,是师资力量的融合,一方面是高校范围内各学科专业教师之间的融合协调发展,如网络与新媒体的某些专业课程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授课,也需要艺术类专业老师授课,相关的学院也应该从各自为政走向融合互通。另一方面是校外业界导师与校内理论教师的融合互补,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力。第三,是教学内容的融合,一方面是校内理论课程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实践课程相融合,如新媒体营销课程与红色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红色旅游新媒体营销实践课程。另一方面是校内优势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如依托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中药学等专业共建大别山中药文化科普传播,与市场营销专业共建六安瓜片茶与石斛品牌营销传播。第四,技术与文化的融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以技术为先导。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形成,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衡技术的发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要注重寻求这二者的平衡点。第五,教学与就业相融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特别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为就业铺垫了基石。第六,育人与育才融合,网络与新媒体教育的重点在于育人,但是育人与育才并不矛盾,育人是育才的必经之路,育才是育人的终极目标,育人与育才相融合是为了人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皖西育人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回马枪
回马枪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