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艺术展览服务实践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2021-03-08谭璟昱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文化产业 2021年19期
关键词:观展师范大学图书馆

谭璟昱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在图书馆不断进行新空间建设与功能服务拓展的今天,文化艺术展览服务已成为诸多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业务。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知识、文化中心,有责任通过更加丰富与多元的展览服务,让更多师生享受文化艺术的熏陶。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文化艺术展览服务为例,为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的选题策划、多方位合作、推广运营等层面提供一些实践思路,并根据文献调查法,结合学界对高校图书馆公众服务的期许,对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展览服务提出建议与设想。

近年来,“看展”似乎成为了一种生活风尚。在工作、学习之余,很多年轻人愿意流连于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独立艺术机构等地的展览空间,透过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与精心打造的展厅氛围,感悟着文化艺术的魅力。诗人勃朗宁有言:“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自2020年起,国家教育、文旅等相关部门多次出台相应文件,提倡重视艺术教育,完善美育评价机制;提出各级图书馆可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切实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使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使生活更具审美品味。

图书馆开展展览服务由来已久。王世伟对图书馆展览服务作了如下的界定:在图书馆的一定地域空间和网络空间通过展品陈列等方式以展示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读者服务[1]。随着时代的革新,展览已逐渐从一项边缘业务走向核心业务。但不变的是,图书馆以文化展览服务为媒介,向公众传播着知识、艺术与文化。而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拥有得天独厚的服务对象资源——年轻的大学生们,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要探索世界、汲取知识的时期,本着不可懈怠的治学育人责任,高校图书馆有必要不断开发与改进当下文化展览服务,力求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便利、更多元的品味艺术、学习文化的机会与条件。

下文将以华南师范大学文化艺术展览服务为例,从选题策划、多方位合作、推广运营三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文化艺术展览当前的实践进行剖析,并分析不足,对未来服务拓展与创新提出建议。

选题策划

诸多学者认为,要办好一个展览,就要多在选题、立意与资料处理上下功夫。在前期选题策划阶段,高校图书馆应发掘自身特色馆藏资源、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来筹备,提炼有吸引力的主题。国外大学图书馆在此方面拥有更多经验[2],以推销图书馆、展出特色资源、吸引读者为主要策展动机,会高频率举办大规模、深入的展览,并将叙事性融入布展设计思路。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推广展览

为吸引学生走进岭南文化,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曾策划“岭南往事——民国时期的岭南社会生活图片展”,展出139幅反映社会风貌、生产活动、风土人情的纪实性图片;以及“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作品展”,展出了19位民间文化技艺大师从艺四十多年的精湛之作,囊括了刺绣、玉雕、榄雕、剪纸、广式家具制作、彩瓷、农民画、木雕、泥塑等60多件精彩民间艺术作品。作为近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岭南文化以其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哺育出一辈人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等。以此为线索,可以延伸出“禅宗文化”如何兴起、璀璨的民国时代有哪些创造、岭南普通人的柴米油盐日常是怎样的,等等问题。这些线索与问题即是展览策划的灵感与思路。展览通过一幅幅真实的图片和一件件艺术品展现着岭南的文化与历史,会比文字更直观、生动,调动观展人共情。

(二)视听结合的传统文化推广展览

近两年“国潮”的流行,可以体现大众对“中国风”的青睐,在商业上回溯传统文化的设计与营销理念也获得了成功。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曾承接广东古琴研究会“太古遗音·古琴文化展” 巡展与同济大学“盛世霓裳·唐代服饰文化展” 巡展,以展览现场设置古琴表演、书法体验与古代服装“试穿摆拍”等视听结合的创意环节,与观展人产生良好的互动,丰富感官体验,让观展人不仅从展品与文字介绍吸收展览的精神,更全方位地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三)当地杰出人物学术成果展览

为纪念出身于广东的著名学者饶宗颐,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策划了“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饶宗颐学术成果展”的活动。饶宗颐先生学艺文三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1947年至1948年,饶宗颐曾在华南师范大学前身——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任教。展览特别邀请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郑炜明博士在开幕式举办小型讲座,介绍饶宗颐先生的学术成就与生平。展览以时间线铺陈,详细展示了饶宗颐的治学经历与学术成果,包括著作与书画,以期这份学人精神似火炬,通过这次展览传递给新时代的大学生们。

(四)让落灰的特色文献“走出来”

每所高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色的学科与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的特色文库“勷勤文库”即是对我校教职工著作书籍与藏品的特藏,并提供服务给校内外学术交流及学习参考,传承华师文脉,泽被后学。图书馆曾策划举办“1949-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职工学术著作联展”,展现学校的教育发展成果和教学科研水平。展览将这些著作从库室移动到读者人来人往的一楼大厅,让特色文献“走出来”,更系统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多方位合作

2013年,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成立了上海高校展览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开启了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联盟的先驱。徐健晖提出,国内的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联盟,联盟在展览信息、展览资源、展览组团谈判、展览联合制作及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3]。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多多利用校内社团与公益组织的力量,学习博物馆、美术馆、出版社等机构的办展经验与先进技术,实现合作共赢。

(一)校内合作

高校内部合作是促进各二级单位交流与业务进步的良好渠道。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曾与学校科技处主办“封峰·《nature》封面故事展”,通过趣味故事展现一流的科研成果,同时推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也曾多次与学校退休教工协会与书画研究会举办书法、绘画作品展,为离退休的教工及学校社区内老年人提供文化艺术交流的机会与场所,更有退协老师现场赐字,让学生们也领略了书法的魅力;与美丽中国华南师大教育公益协会合办“美丽中国·乡村艺术展”,展现学生团体支教乡村的孩子们的艺术作品,旨在向观展人传递教育的力量。

(二)馆际合作

一次展览的设计与展览用品可能耗费大量人力资源与经费,如果展品可循环利用,则更符合当下的环保主义精神。高校图书馆可积极承办各类巡展,如北京大学顾晓光老师的“《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 顾晓光摄影作品展”便曾在国内多所高校图书馆巡展,以镜头下的读书人的千姿百态传递阅读的神圣与美好,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三)与数据库商合作

高校图书馆可与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商建立合作关系,在购买这些数据库的同时,可以通过展览的形式介绍数据库里主题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提升这些数据库的使用率。如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曾与汇尹网专业图文库合作举办多次历史文化类展览,如“长河溯源·鸿古回响:世界古文明图片展”,展览展出从世界文明起源至古典时代的七大文明的156幅文物图片,这些图片也可通过公元图片数据库来观看使用。

(四)与出版社合作

很多出版机构在策展与跨界合作上颇有经验,如企鹅兰登出版社就曾在北京策划举办“企鹅兰登书籍封面设计展”“杉泽《山海经》手绘图鉴展”“新中国文物出版70周年展”等多场具有良好口碑的展览。而化学工业出版社联合中国科学技术馆,利用纸质书+电子展览的融媒体形式,让读者实现了在家“逛博物馆”这种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也曾与中国画报出版社合作“共和国70年摄影展”,呈现无数摄影师镜头里共和国的沧桑巨变,让观展人认真回溯这段“国家记忆”。图书馆拥有广大的书籍资源,可以思考如何与出版社合作,以新媒体的形式展现这些书籍的内容,让观展者实现“多媒体阅读”。

宣传推广

高校图书馆对于文化艺术展览的推广基本与阅读推广有相似的宣传思路,主要依靠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文、张贴海报与图书馆内电子宣传屏、网站新闻、现场派发宣传册等形式。对于一些联展和巡展,可能会结合一些报纸、杂志等媒体渠道的报道。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将文化艺术展览推广给热爱艺术的年轻学生,吸引他们深入了解,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

(一)短视频宣传

短视频的热潮不但改变了大众娱乐的方式,也改变了大众获取信息资讯的方式和逻辑。过往用户需要从平台主动检索信息,现在发展为平台基于用户行为推荐相关信息。在文旅领域,利用短视频宣传推广重庆与西安的城市文化特色是值得借鉴的案例。再者,现今的文化艺术展览,也正在从平面、静态发展到立体、动态,短视频是非常适合去记录、传播展览艺术特色的载体。最后,年轻人更习惯于接受各种新生媒介,用短视频的形式宣传文化艺术展览可以拉进与年轻人的距离,破除他们对于艺术“高深”的偏见,更积极地参与到观展与交流中来。

(二)不忽视口耳相传渠道

高品质的展览就是自己本身的广告,更好的观展体验会留住更多的观展者。注重细节,是打造一场高品质展览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展览的设计上,若增添观展人与展览的互动,例如设置观展留言本、许愿墙、打卡印章、“最喜欢的展品”投票贴纸等互动形式,既能直观感受到观展人对于展览的情绪与态度,能增加了他们对于展览的粘性,并增加他们分享给亲朋好友的意愿。年轻人之间的朋辈影响力是巨大的,口耳相传也会促进一个展览的“客流量”。

总结与建议

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展品中凝聚着匠心,展览是创作者、策展人与观展者的心灵交流。得益于图书馆新空间建设后文化与艺术空间的应用,华南师范大学积极合作开拓了一些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展览。而高校图书馆整体探索文化艺术展览的时间尚浅,仍有学习和进步的空间。高校图书馆策展人应组建专业团队,用长远的眼光,让美育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一)当今时代的线上展览

人员聚集的线下展览受到一定制约。诸多机构开始尝试线上展览+直播的形式,让用户通过手机和电脑就能观展,为其助力。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开展2020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倡导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美育系列线上展览,培养高雅艺术情操。例如ArtLib的 “艺术与阅读”系列线上展览,“诗·文入画——品读中国书画中的古代文学”“因书而美——世界图书馆与书店摄影展”等,展览主题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类艺术,内容编排精美丰富。又如首都图书馆与中国日报社联合举办“百名摄影师聚焦”主题图片展,该摄影展高度结合现实,又有首图品牌活动的质量与影响力,其中“百名摄影师聚焦COVID-19图片展”和“百名摄影师聚焦脱贫攻坚”线上展览都获得了观展者的好评。

(二) 利用新技术实现对观展方式革新

5G、VR、AR技术的出现正在影响着各行各业,国外一些博物馆已开始利用新技术革新观展方式。如大英博物馆与VR开发商合作,利用Oculus Touch控制器实现用户与展品的互动,用户能够感受到真实触摸到各种收藏品的感觉;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则用AR技术展现比利时最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画家magritte的艺术作品,新的观展方式加深了人们对于magritte艺术的理解;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引入VR技术,展示西班牙不同历史时期的虚拟场景,可以让用户更加沉浸式地体验到历史场景中。这些都可作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开拓展览方式的借鉴。

(三)扩展服务对象,为社区居民带来艺术体验

学界一直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参与到社会化服务中来,其中就有倡议高校图书馆为社区市民文化生活服务提供指导帮助。文化艺术展览可以扩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在服务本校师生群体之余,也让社区居民能够感受艺术之美。推进这个服务,需要相关规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保证资源安全与工作人员分配问题。在这个层面,我们亦可学习国外的经验,如美国高校图书馆一直重视社区服务,对服务对象进行了细致划分;日本公立大学图书馆都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尤其重视对儿童和弱势群体的服务。

猜你喜欢

观展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观展指南针
参观美术馆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3天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首届智博会发布多项重要成果
图书馆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观展攻略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