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大数据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政互构性研究

2021-03-08张正杨会朴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文化产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交流

张正 杨会朴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51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和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网络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开放性、便捷性,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生活学习习惯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9月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亿,职业结构学生占比最多为23.7%;在上网设备选择中,使用手机上网占比为99.2%。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生活使用习惯,以“新媒体大数据”为依托开展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构性研究与工作现状

习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虽有明显不同,却有着协同发展、共生共变的关系[1]。

“新媒体大数据”等网络生活方式逐步走进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为了使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逐步适应当今的学生发展需求,我们以河北金融学院在读大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情况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共收到730份有效答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1、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活动“积极参加”人数比例为“68.49%”、“感兴趣就参加”为“28.08%”。

2、对于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更愿意采用“网络社交媒体方式”人数最多,比例为“45.21%”。

3、当前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意”、“被动接受,缺乏个人表达空间”分别占比“32.19%”、“20.55%”,为最多的两项。

因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探索更加适合新时期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活动形式,是工作加强和改进的时代要求。

二、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双重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思考与挑战。以强调交互性的新媒体产品改变了传统线下的课堂模式。由屏读代替纸读,首先改变了知识内容的载体,学生更容易从轻薄的屏幕中获取海量的知识信息,从而节约了更多时间精力;由共享代替壁垒,网络海量优质的精品课堂突破了传统教育中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加容易地获取与目标相关的国内外知识信息;由交流代替封闭,“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交流的时代,由“留言”到“评价”再到“弹幕”,各式各样的信息交流,相比闭门造车,更加容易集众家之长,取自我之道[2]。

三、“新媒体大数据”视域下,打造“五微空间”网络思政平台创建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

(一)打造“独立的交流空间”,构建“微”平台

新模式的创建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合乎“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平台,对比B站、知乎、贴吧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媒体平台,不难发现,“梗”文化是保证青年群体“独立交流”的节拍器。通常来说,“梗”流行于当下热门动漫、影视、综艺等,后来“梗”的含义不断扩大引申,一些“金句”甚至动作,都可叫做“梗”,用于青年群体中的日常交流,当所说的“梗”,双方共同了解,就更容易继续当前的话题,交流也就更加亲热密切,而双方互相不了解对方的“梗”时,容易冷场,导致交流不畅。“梗”文化的实质也是对话双方满足认同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打造新时代下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需要结合当下大学生关注热点,善用“梗”文化,满足大学生观看学习的认同需求,打造“独立的交流空间”,以青年话语讲述青年故事,以青年话语传递青年“好声音”,切实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二)打造“个性化的展示空间”,营造“微”文化

在日常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中,不难发现学习类、健身类甚至游戏类APP中都有类似“成绩单分享”的功能,这与青年大学生爱“晒”、爱“分享”的网络使用习惯高度契合,学习数值通过日常积累提升后,生成与用户相关的“成绩单”,营造“分享”展示的“微”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用户粘性,激发使用兴趣,保证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中,注重日常学习数据的收集,结合青年学生的审美需要,通过定制海报、成绩单分享等,打造“个性化的展示空间”,营造“爱分享”、“会学习”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微”文化。

(三)打造“新鲜的互动空间”,转变“微”话语

相较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媒体矩阵中青年板块,与青年用户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常规的开放评论区、图文排版、一稿多发等“冷冰冰”互动方式,容易造成优质内容的读者流失,打造“新鲜的互动空间”,强化“微”话语应运而生。

当“班主任”、“同班同学”、“学长学姐”等“熟人”上线,与优质高校学生党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采用交互性更强的H5、微视频等方式,将激发青年学生更多的交流互动热情。同时,在日常留言的基础上,利用更多时间分析留言,选择回复,并将回复与发布内容并重,一样可以做到内容有趣、有料、有看头。

(四)打造“扁平化的学习空间”,强化“微”素养

针对当下青年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的学习特点,面向全体受众将学习内容“平铺式”推荐,无法解决学生学习面对的个性问题,当问题无法第一时间解决时,很容易造成学习兴趣下降,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根据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将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深入大学生学习生活,设置微直播、微聊天室、课程弹幕等沟通途径,一是符合当前大学生网络使用习惯,二是直接将思政导师与大学生相连,打造“扁平化的学习空间”,强化“微”素养。

(五)打造“模块化的教育空间”,优化“微”管理

在网络思政平台中,内容的零碎推送,很难起到持续学习的效果,打造“模块化的教育空间”,既是网络高速发展下的时代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构建完备的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微课程体系,将知识点合理串联,由点到面,模块化管理学习内容,强调模块内严密的逻辑性,辅以可视化学习进度计划,让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导师内容更新更具针对性,以模块化的教育空间推动网络思政平台的有效管理。

四、结 语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研究“新媒体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新特征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通过深入剖析网络高速发展对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利弊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大数据”的教育功能,能够有效拓展新媒体的育人空间。作为高校辅导员,帮助高校科学运用“新媒体大数据”创新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升新时期立德树人实效,努力培育时代新人,是我们面对的新的课题和使命,而我们,一直在路上[3]。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