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创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021-03-08李晶文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创客理念学科

李晶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中西方学者都认为,创客教育是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需要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能够“基于创造学习”“在创造中学习”。我国也重视推动创客文化走进每所中小学校,创设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创客实践活动,培养高质量创新科技人才。但是我国当前对于创客教育在中小学中的研究存在理论建构不完善、教学整合探索不足、跨学科研究偏少等问题,因此文章整合了当前我国创客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以帮助研究者及时了解创客教育发展概况。

创客教育的内涵

创客教育是以创客学习空间、课程及综合实践体验活动等开展为载体,尊重中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和富有创造力的特点,注重在课程学习和综合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团队合作、探究及创造力开发等能力的综合培养。创客教育理念是国际创客运动与全球教育改革互动的产物,与当代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一致,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从创客教育的构成要素上看,学者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创客教育包括创造、创客空间和创客这三个核心要素。国内有学者提出,要弄清创客教育的内涵,必须先明确理解创客教育的两个角度,一种是“创客的教育”,旨在解决创客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第二种是“创客式教育”,旨在运用创客的理念与方式改造教育。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当前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者们研究较多的是如何将创客教育的理念与现行教育相匹配,解决学生在创造、实践、合作等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当是“创客式教育”。

我国目前在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常见形式

(一)将创客教育多层次渗透

有学者提出应该将创客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体验活动、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多层次中。从创客教育的本质上看,它就是一种经验课程,强调学生应当参与到真实的设计活动中,在学习知识和锻炼技能中进行有意义地学习。在实际教育运用中,综合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是学校创客教育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他相关学科课程则是创客教育开发的基础。例如,现今信息技术课程是在中小学实施创客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广泛开设的,是学生更好投入到创客实践的一门先导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表现的创客教育具有多种组织形式,如创客发明等兴趣小组和校内举办的创意活动社团等。并且,在这些特定的课程和创意活动中,师生是依兴趣爱好组成的灵活性团体,因此参与的学生年龄、年级等也存在差异。学生一方面可以扩大接触人群,另一方面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优势互补,快速进步,协同开展创客教育。

(二)实现全方位开展创客教育

实现创客教育的全方位开展,需要校内外空间等硬件条件的支持,更要注重从共建空间到共享空间的转变。创客实践空间的建设与否是决定学校能否充分开展创客教育的先决条件。学校可以建设自己独立的创客空间,或者与其它课程协调搭配综合利用同一空间以提升利用率,可以寻找合作开展创客教育的资源,开发建设校外场地,也可以结合校方的场地、师资和经济情况,综合利用以上方式开展创客教育。目前我国有100余座大中型城市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社会型创客空间,成为了我国创客教育的领跑者。关于创客教育的具体做法就是首先建设创客空间,然后凝聚一批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成立俱乐部、召开研讨会、组建联盟,在此基础上举办各种创客大赛、创客文化节等活动。这些社会型创客空间的公益性质占很大一部分,校方可以积极与其对接合作,主动打开基础创客教育的大门,将创客教育从校级层面提升至社会层面。当然,要使创客教育实现常态化发展还需要尽可能打通各层次的创客空间,做到相互融合。阶段校方主动建立与其他领域线下线上互联互通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沟通平台,并且将其投入使用,这一举措对于创客教育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三)创客教育的宽领域施教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已在基础教育层次广泛开展,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在创客教育开发中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所重视。创客教育在中小学萌发需要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因为具有相关技术优势、群体较为年轻、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也主动或被动地承担起创客教育其他的开发组织活动的责任,而其他学科教师对创客教育的参与就显得尤为不足。但是,创客教育作为一种具有跨学科特性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基础教育要实现较为成功的创客教育发展,只依赖信息技术课堂和专业授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自然、科学或者艺术课程等以及这些学科教师都应成为创客教育的主要建设力量。此外,学校也要善于开发可利用的优秀资源。校方不仅可以邀请从事创客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士到校为老师和同学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对于具有不同行业经验尤其是制造业工作经验的在校学生家长,校方也需要主动了解,使其成为学校协助开展创客教育的编外师资补充,并与社会上的多个创客空间合作,以此更好地在基础教育层面发展创客教育,切实开拓学生的视野。

对我国未来创客教育研究的展望

(一)创客教育理论研究需要加强

综观目前我国创客教育研究的各种文献资料,总体上对创客教育领域实践活动的研究居多,例如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发。只有少数专家学者深入关注了支持创客教育的“构造主义”“智慧教育”“做中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创客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是实践活动的先导,理论的严重缺失不仅会削弱我国创客教育的现实解释力,也极大限制了创客教育进一步的理论开发,还会影响到创客教育深层次的实践发展。因此,完善创客教育理论体系刻不容缓。要使创客教育在我国焕发蓬勃生机,就要依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特点,将创客教育理念本土化、实际化,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客教育理论。

(二)我国创客教育教学整合探索还有很大空间

目前创客教育与日常实践教育教学这两者还存在明显的界限,尚未找到理想融合点。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创客教育与学科融合面较窄。要实现创客教育教学的整合探索,将创客教育运用到全部学科的课程当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现阶段我国对于创客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是基于对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开发,有少数研究者对创客教育运用到物理等学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客教育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探索的建议,但创客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还存在很大不足。第二,创客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深度不够。有学者指出,即使创客教育理念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所融合,但这种融合并没有明显的效果,教师上课依然以传授知识点为主,与创客教育的理念相违背[2]。

(三)使创客教育与现有教育体系融为一体

从现有的研究和实践情况来看,我国的创客教育并未与现有教育体系融为一体,还只是作为现有教育体系的补充,即创客教育并未成为我国完整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创客文化之父”李大维总结道:“创客运动的本质也是教育,可以理解为创客教育是科技、工程、艺术等教育专业的业余化。创客运动并没有向学校提供形成体系的课程,创客空间也仅仅是提供松散组织的工作坊。这些工作坊看起来很像原来已经成体系的STEAM教育和‘做中学’”[3]。而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补充,本应与其他的教育理念相融合。如时下研究的热点创新教育和STEAM教育,这两种教育理念已经趋渐完善。创客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三方面素质中的第三种素质——创新能力大致相当[4]。清华大学服务设计研究所旗下的创客教育实验室,关注如何通过创客模式践行STEAM教学目标与探究式教育理念。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创客教育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创客理念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