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倾斜薄矿脉中深孔采矿技术研究

2021-03-08丁家铎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24期
关键词:银山矿体分段

龙 跃,丁家铎

(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德兴334200)

银山矿井下采用留矿法回采急倾斜薄矿脉时,不仅因超采围岩造成矿石贫化,而且由于围岩性质软弱,极易片帮、冒落,影响回采作业安全和资源回收率。虽然可以通过加强关键点位支护,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回采顺序、出矿制度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留矿法安全回采条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矿法开采存在的生产能力低,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顶板下作业,安全性差;作业循环多,作业时间长,难以实现机械化;积压大量矿石,存窿矿易结死,造成矿石损失等顽疾,其作业安全性及回采经济性改善空间有限,有必要对采矿方法进行优化,探讨改用分段空场法的可能性,以彻底解决银山矿软弱岩层条件下极薄至薄矿脉开采面临的技术、经济和安全难题[1]。

1 分段空场采矿法基本特点

当矿体脉幅在小于6m,在矿体下盘围岩中掘进脉外运输巷道,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竖直方向每15m在矿体内布置分段凿岩巷道,凿岩设备在分段凿岩巷道内施工上向平行中深孔对矿体进行回采,底部结构为平底结构,铲运机在出矿进路出矿。这种方法即为分段空场采矿法在急倾斜薄矿脉中的应用。

2 薄矿脉分段空场采矿法的可行性分析

2.1 开采范围及开采技术条件

开采范围:由于受穿孔设备限制,暂对铜采区进行试验研究。铜采区主要位于九区、西山区及银山西区。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矿体及其顶板岩体均属半坚硬至坚硬完整稳固型岩层,矿区断层结构面属禁闭型,破碎带经蚀变胶结,对矿床开采无较大影响。矿区自然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按8000t技改工程设计中薄矿脉矿量占比约7%,根据最新地质资料显示薄矿脉矿量占比将达到15%以上。针对九区、西山区和银山西区铜硫金矿带,当矿体厚度小于6m,倾角大于65°;矿体及其顶板岩体均属半坚硬至坚硬完整稳固型岩层;采场地质品位较高,矿石贫化后,仍可达到设计出矿品位的矿体进行开采。

九区位于矿区中部,矿体主要赋存于3#英安斑岩体南北外接触带及岩体两侧爆破角砾岩、千枚岩、蚀变石英闪长岩及石英斑岩内。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72°~88°,矿体厚度为1m~67m,,垂深超过1000m。

西山区位于西山火山口北东—南东接触带附近,矿体赋存于千枚岩内,矿体平均走向20°,倾向北西,倾角73°~89°,深部倾角变缓。铜硫金矿体厚度多为2.00m~46.00m,最大厚度83.26m,垂深超过700m。

银山西区位于西山火山口东侧1#英安斑岩体内弧接触带外侧,矿脉走向北西西、倾向南南西,倾角65°~80°,为陡倾斜矿脉。矿脉延长50m~150m,最大延长210m,倾斜延深200m~500m,最大至600m,矿脉厚度一般较大,多在5.00m~15.00m之间,垂深超过650m。

2.2 初步技术经济分析

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及矿岩稳固性,九区、西山区、银山西区铜硫金矿体均属于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稳固性属中等稳固到稳固,矿石品位低,由于露天和地下同时开采方案,地表不允许塌陷。不适合充填法和崩落法,适合开采技术条件的采矿方法为空场法,针对薄矿体,浅孔留矿法和分段空场法技术上是可行的。

现用的浅孔留矿法在银山井下一直沿用至今,相对技术更加成熟,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缺点。浅孔留矿法与分段空场法方案在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1对比中可以看出,分段空场法由于机械程度高,回采周期大大降低,减少了因存窿结死而损失的矿石量;人员在凿岩巷道内作业,安全性大大提高,但由于围岩性质较为软弱,采幅不易控制,废石混入造成贫化率增大,但可以通过改善爆破参数等措施得到一定的控制,该采矿法较之留矿法存在更大的改进空间,因此,对于银山井下薄矿脉,采用分段空场法具有显著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表1 浅孔留矿法与分段空场法方案对比

2.3 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虽然现阶段银山矿浅孔留矿法工艺成熟简单,工人熟练操作,但是,采场冒顶片帮严重,平场工作繁重,人员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机械化程度低,矿石损失大。采用分段空场法,不仅采场作业安全环保;机械化程度高,回采效率高,采矿场采矿周期较短,矿石回收率高,采用分段空场法具有如下优势:

(1)采场内无需留矿,有效避免了存窿结死造成的矿石损失,回收率较高。

(2)采矿周期较短,回采效率远远高于现有浅孔留矿法,在采矿效益对等的情况下,采矿周期的缩短将大大减少其他成本的投入。

(3)人员仅需在分段平巷内作业,无需长时间暴露在采矿场顶板下,大大提高了作业安全。

两种采矿方法在技术指标对比见表2,从经济技术分析而言,分段空场采矿法在银山井下的推广具有可行性。

表2 采矿方法技术指标对比

3 矿块布置与采场结构参数

根据银山矿现阶段部分高品位主脉矿体的形态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了针对急倾斜薄矿脉的分段空场采矿法设计。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长度为100m,宽为2m,阶段高度50m,沿垂直方向划分为3个分段,分段高度15m~20m,间柱6m,顶柱高5m。

4 采准与切割

4.1 采准工程布置

4.1.1 脉外出矿巷道

在矿体下盘围岩中沿矿体走向布置脉外运输巷道规格为3.7m×3.7m,通过出矿进路与底部分段巷道联通,服务于回采过程中的矿石运输[2,3]。

4.1.2 分段巷道

分段巷道布置在矿体内,沿矿体走向布置,巷道规格为3.7m×3.7m,通过施工分段巷道将矿块划分为各个分层,并于各个分层分段巷道内进行凿岩作业对矿体进行回采,机械设备通过采区斜坡道进入各个分段凿岩巷。

4.1.3 回风巷道

回风巷道布置在矿块上部,巷道规格为3.0m×2.9m,回采阶段作为回风巷道,矿块回采结束后作为巷道使用。

4.2 切割工程

分段空场切割工程包括底部出矿结构工程及每分层的切割槽(薄矿脉中施工切割天井即可)工程。

(1)出矿进路。出矿进路布置在矿体下部,与矿体走向呈60°,为满足运输、通风要求,设计断面规格为3.0m×2.9m。

(2)切割天井。在矿块中布置脉内切割天井通至上部中段,为初步回采作业提供补偿空间,兼做探矿以及采矿时通风,设计断面规格为2.0m×1.5m。

5 回采工艺

回采作业顺序:落矿→出矿→装药→落矿;在分段分段巷道与切割槽形成后由切割槽后退式回采,为保障作业安全以及矿石能集中于一分段作业面附近,各分段间应同时后退并形成下向阶梯式工作面,即上部分段超前爆破2排炮孔。如图所示。

表3 薄矿脉分段空场采矿法矿块采切比表

图1 回采顺序示意图

5.1 凿岩爆破

分段巷施工后,采用311凿岩台车、向上穿垂直孔,孔径φ=76mm,孔深10m~14m,排距1.5m,边孔距矿岩分界线0.1m,最小抵抗线W=1.5m,如图所示。爆破采用粒状乳化铵油炸药,用装药车装药,将炸药送入炮孔,堵塞长度1.8m,穿孔完毕后以切割井为自由面进行爆破。爆破为分层爆破,上部分层超前爆破2排炮孔,各分层同时爆破。

表4 薄矿脉分段空场采矿法标准矿块矿量分配表

5.2 通风

分段空场采矿法的通风方式简单。从各分段脉外主运输巷道→分段巷道→冲刷采场(污风)→回风巷道。

5.3 支护

采场一般不需支护,分段巷道服务年限长,喷锚支护为主,部分特别破碎地段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措施。

5.4 出矿

爆破后矿石通过各分段巷道或底部出矿进路由铲运机出至溜井(上部分层形成装药作业空间即可),由最底部分层集中出矿。各分段同时落矿,按计划放空采场内矿石,减少二次贫化。

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分段空场法标准采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表5所示。

表5 分段空场法标准采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 结语

根据银山矿九区、西山区、银山西区铜硫金矿体的赋存条件及矿岩稳固性,结合银山矿井下采矿现状。对于连续性较好的急倾斜薄矿脉(小于6m),地质品位较高的矿体。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薄矿脉分段空场法在银山井下的推广具有可行性。能解决银山矿极薄至薄矿脉开采面临技术、经济和安全难题。

相对于浅孔留矿法,分段空场法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回采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通风条件好,人员凿岩巷道作业,无需长时间暴露在采矿场顶板下凿岩,无需平场,大大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坑木消耗少,矿石回收率大大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能提高约1%。

但由于围岩性质较为软弱,采幅不易控制,废石混入造成贫化率增大,但可以通过改善爆破参数等措施得到一定的控制,该采矿法较之留矿法存在更大的改进空间,因此,对于银山井下薄矿脉,采用分段空场法具有显著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银山矿体分段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2018年—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利用3Dmine进行露天现有采场进行矿体建模的探索
分段函数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Chronicle of An Epic War
河南省某铝土矿区矿体特征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例谈分段函数单调性问题的解决
寻求分段函数问题的类型及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