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3+3”全过程多维度 学生成长质量诊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21-03-08陶艳玲麦秋玲张淑芝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多维度毕业生满意度

陶艳玲 麦秋玲 张淑芝

【摘 要】本文以提高学生成长质量建设为根本,以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论述“3+3”全过程多维度学生成长质量诊改体系的构建措施及实施成效,旨在对学生入校、在校成长、毕业就业和职业发展全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和诊断改进,通过该体系从生源质量、过程质量到结果质量的全面人才培养质量监测评价,用数据为学校管理构建人才培养的真实画像,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问题诊断,倒逼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3+3” 全过程 多维度 质量提升 诊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9-0118-04

“双高”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教育现代化等文件精神要求,高职院校健全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质量监管评价机制,开展第三方机构评估,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质量监控只侧重教学质量的评价监控、学校信息化建设对质量监控的支撑不够等问题,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多维度、多方位监测学生成长状态,实现大数据精准分析和支撑管理决策,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3+3”全过程多维度学生成长质量诊改体系的构建措施与实践策略。

一、“3+3”全过程多维度学生成长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概述

2019年以来,学校着力将学生入校、成长、就业3年在校成长和入职后3年职业发展的成长全过程纳入质量监测、评价、诊改体系;依托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国家职业教育诊改平台、学校诊改平台3个平台和学校战略规划、“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人才培养方案3重建设目标,多维度构建学生成长质量诊改体系,即“3+3”全过程多维度学生成长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如图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利用KPI卓越绩效考核工具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强化学校战略思维和总体规划,持续推进质量监测、诊断与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3+3”全过程多维度学生成长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瞄准招生竞争优势评价指标,把好生源入口关

1.招生生源指标、目标和标准

把好生源入口关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办学基础。生源诊断指标从单纯追求“规模大”向“质量高、结构优”转型。学校根据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国家职业教育诊改平台、学校诊改平台、学校战略规划、“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人才培养方案等多维度确定诊改指标和目标值、标准值。

根据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和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双高计划”,从招生竞争、生源特征、招生效果三个维度构建择校因素、招生完成率、招生规模等生源招生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重点监测择校因素指标中的学校品牌、专业爱好、就业优势、技能培养占比等关键质控点。为实现学校向国家级示范校和“双高”校的跨越发展,将诊改指标质控点的目标值设定为“全国示范校中位数”、标准值设定为“国家骨干及省示范中位数”,以确保生源评价与诊改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结合第三方机构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为确保指标数据的真实性,学校委托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公司通过招生竞争、生源特征、招生效果等多维度考察招生工作的有效性。包含综合分析生源质量、不同招生口径和不同专业的质量差异,重点对招生竞争优劣势、志愿填报情况、招生宣传渠道以及新生学历目标、职业期待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依据麦可思对招生情况、新生跟踪提供的评价数据,对照生源招生评价目标、标准不断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为确保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持续有效性,制订年度招生目标任务完成的KPI绩效考核标准,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招就处、二级学院绩效考核相结合。每年通过不断修订KPI绩效考核指标,促进学校生源招生质量循环提升。

(二)聚焦学生在校成长能力提升,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

1.在校成长指标、目标和标准

学生在校成长期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以“第一課堂(教学课堂)+第二课堂(课外课堂)”的形式,围绕学生在校三年的表现,从“思想品德、专业技能、身心健康、文化素养、实践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和评价,形成学生在校成长各维度综合评价指标(如表2)。

同时,根据国家职业教育诊改平台等三个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等三重建设目标,多维度确定学生在校成长诊改指标和目标值、标准值。在“双高计划”建设、职业教育诊改平台及状态数据中,重点监测“学生技能竞赛获奖”“订单培养”“获得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及“科技文化作品获奖”等核心指标,按“全国示范中位数”“国家骨干及省示范中位数”确定目标值、标准值。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先优荣誉、体质测试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所有课程考核考试成绩、实践活动时长等作为学生能力养成的关键指标,按学校文件、规范标准动态确定目标标准值。“教学满意度”是衡量教学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保证该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根据中国高职生就业年度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分别将国家“双高”校均值、全国高职院校均值确定为目标值、标准值。 

2.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平台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依托学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信息化平台,实时采集职教云平台、青果系统、易班平台、到梦空间等教育教学业务系统中的在校成长指标数据,结合职业教育诊改平台、第三方评价数据,对照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成长能力要求指标点,实时对学生在校成长过程进行监控、评价和考核。以学生成长核心指标、全面发展需求为依据,每年制订学生学业发展标准、个人发展标准、团队发展标准、学生评先评优标准等在校成长系列目标标准,同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及二级学院,纳入相关部门KPI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和“双高”绩效考核指标。KPI年度绩效考核时,依据诊改平台监测、诊断任务完成情况的结果反馈,形成学生在校成长诊改报告,将未达标指标数据作为下一轮诊改重点监测指标,持续推进学生成长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紧盯学生毕业评价“指挥棒”,把好就业质量关

1.毕业质量评价指标、目标和标准

为科学地监测和评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构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实施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项目。同时,基于平衡计分卡中的“客户维度”视角,根据学校发展战略、聚焦“双高计划”、职业教育诊改平台、质量年报等文件精神,将用人单位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家长满意度、政府评价(政府对学校的认可度)这三个方面设为客户维度的二级诊断指标,以适应社会需求、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及提高社会评价为目标,从培养质量、服务贡献、在校管理服务成效及社会评价等维度构建毕业质量评价体系(如表3)。重点监测就业率、月收入、就业满意度、轨道类岗位就业比例、母校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质控点,从结果的角度分析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及其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教学培养质量、综合能力素养。“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对标“全国示范中位数”“国家骨干及省示范中位数”确定为质控点的目标值、标准值。其他指标对标中国高职生就业年度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按国家“双高”校均值、全国高职院校均值确定目标值、标准值。

2.目标标准考核

坚持发挥就业质量评价“指挥棒”作用,建立内控外评机制,健全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通过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就业质量数据反馈,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匹配度,注重反馈信息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通过对照职业教育诊改网、中国高职生就业年度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从培养质量、服务贡献的指标诊断结果分析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及其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从母校满意度的诊断结果,反馈学校管理服务成效。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对标诊断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将培养质量、服务贡献及用人单位评价诊断结果反馈至招就处、二级学院,督促其将就业率及其他未达标指标作为下一轮诊改的重点,并纳入部门KPI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将母校满意度诊断结果反馈至学校办公室,督促其不断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改善管理服务成效,并将母校满意度纳入该部门KPI绩效考核指标。对接用人单位需求,制订优秀毕业生、合格毕业生等毕业生标准,把任务分解到二级学院,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招就处、二级学院绩效考核相结合,确保毕业质量目标的实现。

(四)追踪毕业生职场晋升状况,把好职业发展关

推行3年在校培养职后3年跟踪服务的“3+3”全过程多维度学生成长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如图2)。通过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对毕业生毕业1—3年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综合素质达成情况,反馈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将评价结果反馈至招就处、教务处及二级学院,为学校及专业定位和教学改进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举证、招生宣传提供依据,推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等工作,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市场适应性。

学生毕业第1年,学校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公司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围绕社会服务贡献、就业发展质量、教学培养反馈及校友工作维度,主要了解毕业生服务区域发展、产业及企业情况,了解毕业生能力、知识、素养培养达成情况,反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效果。重点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教学培养质量、能力素养、学生服务质量、学校主要指标趋势分析等进行评价,通过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反馈,为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提供建议。

学生毕业1—3年,学校培训学院与企业联合举办新职工岗前培训,结合企业对岗位技能需求,聘请企业教育科室技术员对学校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从职业发展角度对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课程结构、通识教育、能力培养等继续进行学习指导,重点加强毕业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构建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与职业发展评价体系。

学生毕业第3年,学校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公司对毕业3年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其职业行业竞争力、岗位职称晋升、薪资提升、能力达成等数据,衡量学校对社会的服務贡献情况以及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反映毕业生的中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同时,由校领导带队开展“寻找柳铁骄子”行动,走访毕业生就业主要企业单位,寻找优秀毕业生,为在校生树立优秀毕业生典型和学习榜样。

经过持续不断的职后3年跟踪服务,学校毕业生在服务贡献、职业发展、能力达成、课程教学、校友评价等方面整体反馈较好,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升较快。

三、“3+3”全过程多维度学生成长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实施成效

自2019年学校五个层面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以来,学校对学生成长全过程质量评价工作起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作用,形成质量提升的动态循环,有效推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发展。

(一)招生竞争优势足,生源选拔质量高

1.招生竞争力增强

在学生成长质量持续诊断与改进推动下,学校招生连续两年成为全区考生报考最热门的学校,有68%的新生在同批次中优先考虑本校,高于同类院校(61%)。最热门专业报考比例由2019年的25∶1上升至2020年的30∶1,招生竞争力持续增强。2020年新生综合报到率(92.06%)较2019年(91.79%)继续提升,在广西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2.新生录取成绩不断提高

2020年,学校文史类在广西高职高专普通批第一次最低投档分数线位居广西同类院校第一名、理工类位居第二名。铁道机车专业文史类及理工类平均分分别以419分、409分双双夺得广西第一名,在广西同类院校中,生源成绩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二)在校培养成效好,学生全面发展素质高

在“新时代柳铁精神”引领下,学校实施“三融四化五维六培”文化育人模式,践行“四种文化”培养“六个意识”,将铁路文化基因根植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1.技能大赛获奖名列广西前茅

学校创建“学、训、赛、节、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显著,共获得各级各类竞赛一等奖200多个,获奖1000多项。学校连续十年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区内参赛项目最多、人数最多、成绩最好的高职院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

2.“第二课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学校以第二课堂为平台,将社团建设与美育结合,成立大学生艺术团,与柳州市艺术剧院签订广西首家剧院与高校共建“美育教育实践基地”。2020年,在广西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共获31项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获奖作品质量、数量创历史新高,在全区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戏剧作品《像您一样》获推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

3.创新创业教育成效良好

学校积极打造“轨道交通专业+”创新创业育人模式,通过各类专业化创新创业支持平台,入驻孵化团队共50支,累计孵化入驻科技创新团队注册创新型企业12家,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铜奖2项、省部级金奖5项、银奖12项、铜奖49项,被评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三)毕业生竞争力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高

1.毕业生就业率继续领先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各高校就业率呈现下滑趋势,而学校2020届就业率为93.83%,与2019届(93.29%)基本持平,均高于全国高职院校水平(分别为91.9%、90.9%),在广西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就业前景”成为新生选择本校的首要因素(63%)。

2.毕业生薪资水平提升较快

学校近两年毕业生月收入呈上升趋势,2020届毕业生的月收入(4980.47元)较2019届(4705.29元)增长275.18元,均高于全国高职院校水平(分别为4295元、4253元),毕业生竞争力持续提高。2017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6861元,与2017届毕业初期月收入相比,涨幅50%,与全国高职院校2017届毕业三年后(6680元)相比具有优势,毕业生薪资提升情况较好。

3.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断增高

学校2019—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大幅度上升,从2018届的72.18%增至2020届的80.48%,均高于全国高职院校水平(分别为66%、69%)。学校2017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就业现状满意度(70%)高于全国高职院校2017屆毕业三年后就业现状满意度(68%),毕业生职业发展态势良好。

4.用人单位满意度稳步提升

用人单位对学校应届毕业生各项能力、素质、知识的满意度较高,总体满意度为98%。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较好,反映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较高。

5.社会服务贡献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2020届毕业生留在广西区内就业比例为72.86%,其中广西轨道类企业就业人数占广西区内年轨道类岗位总数的84.62%。毕业三年后有近八成(77.0%)毕业生在广西就业。截至目前,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员工中,学校毕业生占比50%以上,学校成为支撑广西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四、建议

(一)持续完善“3+3”全过程多维度诊断指标体系

在学校层面诊断指标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将根据教育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新政策、新文件,结合学校“双高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继续推行“3+3”全过程多维度学生成长质量诊改体系,不断调整、更新质控点及其目标值、预警值的设置,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层面诊断指标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诊改与KPI关键考核指标联动

KPI关键绩效考核是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工具,最终目标是激励学校所有的管理者和教职工都能够按照要求贯彻学校发展战略。部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学校将在后续工作中利用KPI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将每个部门内的关键工作流程和考核指标加以分析和细化,使其工作过程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大数据精准分析和支撑管理决策,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注: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大数据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多维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021KY1379)

【作者简介】陶艳玲(1988— ),女,壮族,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麦秋玲(1969— ),女,汉族,广西宜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张淑芝(1983— ),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多维度毕业生满意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