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 会计专业群建设路径探索

2021-03-08李凌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会计专业证书

李凌

【摘 要】本文基于智能社会对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分析会计专业群建设现状,指出引入“1+X ”证书制度对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意义,论述“1+X ”证书制度背景下会计专业群建设路径,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材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方面提出具体做法,助推会计专业群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会计专业群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9-0077-03

大数据、区块链、智能化等一系列名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财务、会计、审计等财经职业中,如智能财税、财务共享、大数据审计等。2021年教育部新版专业目录中,原有的会计、审计等财经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这意味着会计职业教育需紧跟时代发展,以职业需求、市场环境需求为导向,以产教深度融合为途径,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各级、各阶段的会计职业教育要及时转变思路,调整和改革会计专业群建设内容。会计专业群的发展可以输送大量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形势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而“1+X”证书制度能够有效助力会计专业群建设和发展。“1+X”证书制度,即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会计专业群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深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使会计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会计专业群建设的现状

会计专业群建设以会计专业为核心,以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税收等财经专业为支撑,各专业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学覆盖财务、管理、监督全链条,实现教学体系创新和协调发展,培养复合型职业人才。虽然目前中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会计专业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服务产能不足

由于对产业链、产业集群缺乏清晰的认识,会计专业群建设实践中出现与产业融合不够深入、组织管理机制不顺、专业群内资源短缺等问题,导致会计专业群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能力较弱。

(二)产教融合缺乏深度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各级会计职业教育中被提倡并实施了很多年,有的成立校办会计服务公司,有的与校外会计服务公司合作培养实习生,但鉴于会计专业学生众多、市场中会计人才“基层饱和、高端不足”、真账实操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等特殊性,深度合作一直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难题。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仍需扩大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支柱,“双师型”教师作为会计职业教育的必备条件,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但由于会计专业学生众多和教学任务繁重,导致“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时间难保障、效果难认定、教师数量增长过慢等问题。

二、引入“1+X ”证书制度对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一)专业团队建设专业平台,内容顺应时代发展

2019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教育部公示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里,截至2021年4月,与会计、审计、财税、评估相关的证书有17项。其中,与会计相关的证书有企业財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数字化管理会计应用等3项;与财务相关的有财务数字化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5项;与税务岗位相关的有智能财税、金税财务应用、业财税融合大数据投融资分析等5项;与审计相关的有审计信息化应用、智能审计2项,等等。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平台都由集团化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开发和建设,从证书名称上即体现出大数据、智能化的时代特征,从评价内容上通过真实案例和岗位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呈现了财经岗位职业实景。专业团队打造的专业平台,其背景和内容都契合了时代需求和财经人才培养需求。

(二)共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会计专业群的岗位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鉴于专业特征存在很大的难点。“1+X”证书制度促使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发评价平台,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实时与市场需求相关联。“1+X”证书制度的推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真账实做少、岗位实景还原难、实训基地不足等问题,逐步改变产教融合职业院校“一头热”、企业对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毕业生满意度低的现状。另外,提出的学分银行和学分置换制度,为实现校企双主体教学开拓了思路。企业参与教学和评价,并且通过“X”证书考证的方式增加了评价的比重,使校企合作更深入,进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三)协同助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

“1+X”证书制度要求有配套的师资,“X”证书的培训评价组织有培养师资的任务和目标,对教师集训、评选优秀学员、考核认定等有一系列相关内容和政策。这种制度下,一方面评价组织为试点院校培养了理论和实践兼具的师资,弥补了“双师型”师资的不足;另一方面,各种后续教育也为职业院校教师不断充实和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延续性,使师资培养具有“点—线—面”的持续性,改变以往“点—点”培训的短期效应。

三、“1+X”证书制度背景下会计专业群建设路径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会计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要求更高。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一是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成立了广西第一家行业型职教集团—广西商务职教集团,形成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融合”的校企合作格局,并提出了新商科人才培养的“SPADE”模型;二是积极响应“1+X”证书制度的要求,重构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将会计专业群的培养目标修改为: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北部湾区域经济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广西创新发展“九张名片”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海洋等四个战略新兴产业的需要,会计理论知识学到,审计稽查技能习到,财务分析素质修到,财会职业情商悟到,履行经济业务核算和监管责任的胆商练到,能从事会计、财务审计、财务管理、财税分析等利用大数据工具为财会服务的岗位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商务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该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定位了服务区域、强调了服务产业、明确了具备利用大数据工具工作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让学生更能适应迅速变化和发展的行业和时代要求。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将加快实现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快速普及到会计专业建设,使传统会计专业转型、升级到财务共享中心和各种云工作。为了将这个制度红利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将学生参与“1+X”证书考级中比较集中、热门的证书内容与相关课程内容结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打造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目标转变的直接体现。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群的学生面临10个以上“1+X”等级证书,诸如“到底选什么证书来考试?”“这些证书的实际意义在哪里?”“考这些证书对学习有什么帮助?”等学生关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如何将多个证书的内容进行整合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等问题是会计专业群教师急需解决的。在课证融通的要求下,将现有专业课程和“X”证书内容模块进行整合、重构,在完成现有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满足“X”证书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顺利考取“X”证书。为此,对课程体系进行以下改革。

第一,筛选适合本校的“X”等级证书。按照专业群的定位、服务区域、服务产业、办学特色等内容,由专业群内富有经验的教师团队筛选“X”等级证书。教师最好具有“X”等级证书的授课教师资格,这样教师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中具备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熟悉“X”等级证书的模块内容,由此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出若干项“X”等级证书进行课程体系整合和重构。

第二,研究选中的“X”等级证书模块内容与学校现行专业课程内容的契合度。研究如何将“X”等级证书的模块内容植入学校现有的专业课程并相互融合,实现课证融通,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校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以“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为例,其内容涉及组织体系及参数设置、业财协同管理、涉税业务处理、资金流动性管理、企业管理报表编制等协同应用与管理。这些内容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财务数字化平台协同应用能力与《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契合度较高、核算政策与流程的应用能力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契合度较高、对外协调沟通能力与《纳税实务》《电子报税实训》等课程契合度较高、内部风险应变能力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实务》等课程契合度较高、业财复杂业务数字化处理能力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会计基础》等课程契合度较高。

第三,更新和调整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在更新和调整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时,需要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将“X”等级证书的模块内容分解,而不能简单地按照相符、相似的模块直接替代现有专业课程。例如,在“财务数字化平台财务业务”工作领域中,包括存货业务管理、智能商旅服务与费用管理、薪资业务管理、财务稽核管理等工作任务,可以考虑将其分解到不同的课程中,如“存货业务管理”模块,在讲授《财务会计》课程时,可以讲授完理论部分后利用平台中这一模块的案例和操作演练开展课后实训练习。一是能巩固理论课程的基础;二是案例符合智能化、数字化要求,具备一定的前沿性;三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未来的工作场景跃然纸上,学生的职业规划也更明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会计专业群选择了多个相关“X”等级证书,就需要对多个证书的模块内容分解,逐一按模块研究与现行专业课程的契合度,再研究如何更新和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三)調整教材内容

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现有市售的会计专业群教材比较成熟,但“1+X”证书制度2019年才开始试点,“X”等级证书与课程的融合程度并不是很高,并且理论常规教学教材和“X”等级证书的操作指引出发点不同、依据不同,这就出现了“课书”与“证书”不匹配,甚至有些内容相矛盾的问题。为此,需对教材进行改革。

第一,同时把握专业教学标准和“X”等级证书标准,兼顾必要性和有用性。在前文所述的更新和调整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将“X”等级证书模块内容纳入相关课程的新教材,实现校企融通、联合育人。纳入、融入不是简单粗暴地把“X”等级证书的内容或操作指引照搬到相关专业课程教材中,否则新教材的开发永远赶不上“X”等级证书考试平台更新的速度,另外只针对某一种“X”证书的开发具有片面性,缺乏推广性。

以目前会计专业群涉及的“X”等级证书来看,如财务共享、智能税务处理、企业综合服务等内容的设计理念基本相同,具体业务流程都是按会计准则、国家税法等规定模拟核算、办税、内控等流程。因此,在新教材开发上,可以基于教学标准并结合多个证书的共性,理论内容源于成熟的理论教材成果,使知识体系具备必要性;实践内容源于多个“X”等级证书中业务操作的共性思想和开发理念,使知识体系具备有用性。

第二,校企双元合作,教材修订对接行业发展。教师仍然是学校授课的主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行、企经验丰富的会计师、税务师等专家把握着行业发展动态,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充分发挥校企双元、产教融合的教育优势开发新教材。选择一批行业领先的企业技术人员、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定期研讨,及时了解会计岗位群的人才需求状况,将新规范、新技术、新案例及时引入新教材,使教材具备动态化。

第三,借助行、企资源,结合“X”等级证书的平台,开发“互联网+教材”。如前文所述,现有的“X”等级证书考试平台大部分由集团企业开发,平台已经具备线上和线下教育的功能,也就是说将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予以数字化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的情况,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步更新数字化立体教材,实现行业发展和教材更新同步滚动式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X”证书制度对师资培训和教师绩效有相关配套制度加以保障,这里主要探讨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教师积极转变观念,紧跟步伐,拓展业务能力,提高业务水平。“X”等级证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目前与会计、审计、财税相关的“X”等级证书基本包括“业、财、税、管”等业务模块,内容涉及的专业课囊括了会计、财务管理、纳税实务、管理学等多门课程,这与企业的财务共享、智能化等要求相匹配。另一方面,多个“X”等级证书各有千秋、各有专长,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改变以往“一门课上到老”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的前沿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师的知识新、水平高,才能保障教学质量,实现“X”等级证书的价值。

第二,建立校、企教师流动工作站,定期双向学习。一方面,“X”等级证书的评价企业基本都具备集团背景,资源丰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开展学习;另一方面,面对众多学生报考“X”等级证书,证书的评价企业在师资数量上存在不足,其证书的推广和知识点传授需要有教学经验丰富、前沿专业知识水平的教师协助。因此,建议在学校和“X”等级证书评价企业间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定期开展双向学习,解决企业教学团队数量不足、学校教师实践难的问题。

流动工作站的运作方式是,学校会计专业群组建教师团队,与定向企业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企业承担学校教师“X”证书的业务培训。根据“X”证书出现的新模块、新功能,及时对学校教师定期开展专业知识专项培训,不定期地邀请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引进“X”证书评价企业的行业专家、工程师作为行业教师,定期组织行业教师参加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材的编写等工作,选拔具备良好师德师风和较高教学水平的行业教师安排授课任务或举办讲座,定期开展针对行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

校、企教师流动工作站的优势:一是学校教师能在培训“X”等级证书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考试模块和平台的内容,对平台和系统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流动工作站及时反馈给开发、评价企业,使平台逐步完善;二是学校教师能在流动工作站里学习行业前沿知识,解决教师实践对象难找、时间难保障、培训持续性不强、效果难认定等问题,从而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社会发展智能化急需会计教学理念和实践随之改变,高职院校要根据“1+X”证书制度的目标、考核要求,重设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整合、重构现有专业课程和“X”证书内容模块,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的资源,与企业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助力会计专业群建设和发展,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典.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实施“1+X”证书的课程改革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7).

注:2019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會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GXZZJG2019A041)

【作者简介】李 凌(1978— ),女,四川内江人,硕士,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会计与审计、政府会计与审计。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会计专业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