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下高校网络安全研究与应用

2021-03-07汤湘林陈方兵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主动防御切片网络安全

◆汤湘林 陈方兵

(1.深圳技师学院 广东 518116;2.深圳阿塔基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518101)

5G 技术的应用是近年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通信技术的改变对全社会产生深远且广泛的影响。5G 技术在带来更多可能性和便利性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5G时代下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在高校网络管理过程中,网络安全是保障高校正常运作、师生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阐述5G时代下高校网络安全研究与应用,包括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具体优化措施,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专业人士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该领域不断前行。

1 关于5G 技术

“5G 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研发的最新数字蜂窝技术,其本身具有高速率、大容量、少延时等特征,能够全面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速率是4G 网络的百倍。5G技术不仅符合现在各行业的发展需求,也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偏好。随着5G 技术的普及,很多行业将更快地实现落地和推广。

2 5G时代下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不同于社会企业,其本身在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少,起步也相对晚。部分高校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认知仍不够全面,网络管理的意识淡薄,进而导致在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技术更新和管理监督不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常常是出现问题后再被动进行解决,为学校网络的常规运作、教师和学生群体的网络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进而严重影响高校的健康运转;

(2)日常安全防护不足

对高校而言,日常网络安全防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高校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措施,通过全面的日常防护来尽可能避免网络安全受到威胁,并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3)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更新较慢

现代高校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范技术更新仍较慢,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旧技术,已无法满足5G 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变化。部分高校时常出现网络被入侵的现象,导致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被泄露,外部人员非法使用校园内部的资源和数据信息,严重侵犯高校和广大师生的权益。因此,高校还需基于5G 技术的运用更新安全防范措施,并且深刻思考可能存在的风险,积极引入新技术保障网络安全,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3 5G时代下高校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1)了解新技术,融入新理念

5G 时代,高校网络安全的维护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及时更新理念,了解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变化以及对高校造成的各种影响。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增强管理意识,具体工作人员提高安全防护的专业性,才能够更好地应对5G 带来的挑战,保障高校的网络安全,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高校网络安全维护的综合水平。

(2)增强日常防护

高校需根据自身的网络使用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比如选择恰当合适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实行定期杀毒制度,包括全面深入杀毒和日常的快速杀毒等,以有效防御日常病毒侵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项技术引入,建立合适的病毒防御预警系统;另外,高校还需要注重防火墙技术的不断夯实,通过为访问者设置身份IP等方式来保障日常网络安全。

(3)积极引入新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第一,分布式安全认证技术。在3G 网络和4G 网络运用的过程中,均采用二元认证方式,即网络针对用户进行第一次认证,用户和服务再进行第二次认证。但5G 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丰富的衍生品和衍生服务,逐渐融合过去的二元信任模型形成了多元信任模型,满足了更多设备的使用需求,提升了运作效率,并满足用户可能存在的多样化、个性化诉求。在5G 的安全架构之上,运用分布式安全认证技术,能够有效弱化中心服务器认证压力,也能有效避免认证集中风暴的出现。总而言之,5G 时代面临更多的设备接入,高校引入分布式安全认证技术,符合现代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其更全面地抵御安全威胁,并有利于更高效的用户管理[1]。

第二,网络切片安全技术。网络切片是5G 技术及未来通信技术变革的一项核心,其原理可简单概括为:不同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安全属性以及对安全的需求,基于不同的场景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举例来说,类似传感器的终端对于安全的诉求并不高,因此只需要较轻量级的认证和加解密算法。而其他对于安全诉求高的终端设备,则需要更快速的接入认证和强加密算法,网络切片技术即可实现这一目的。针对5G 网络切片技术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为每一个切片提前预设标识,在切片服务器中放置符合网络安全规范的切片安全规则,未来在设备终端运作时,终端设备伴有切片标识来附着网络,附着请求可传达到相应的归属服务器,再基于不同的安全规范采取不同的安全防范措施,选择恰当安全的算法,最终创建设备的认证矢量。设备矢量与切片标识进行相对应的捆绑,通过此种“隔离”方式保障网络安全。此种方式是针对5G 网络切片技术的安全防护措施。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还可能出现更为简单便捷的防护方式。高校在技术引入过程中也需秉持“融合、拥抱变化”的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和前瞻性考虑不断更新技术,保持进步[2]。

第三,关于用户隐私的保护技术。用户隐私的保护一直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问题。无论是高校网络场景还是其他场景,隐私保护均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年由于用户信息泄露带来了各种严重影响,包括非法信息搜集和流通贩卖。同时,人们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在高校网络体系中,教师和学生隐私信息泄漏的现象层出不穷。其一方面不利于高校的日常运作,由于信息泄漏可能直接影响相关的活动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可能被使用在非法途径之中,这会对广大师生群体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甚至带来财产损失。因此,在5G 时代,信息传输效率更快、网络传输带宽更大、终端设备体量更大,相对应的用户隐私保护技术也需要进行更新和完善。在具体应对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让存储和处理用户隐私信息的网络实体和相关操作更加清晰化和明确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密匙、用户许可和匿名保护等方式进行安全防范,从多维度进行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谨防泄漏。总而言之,关于用户的隐私保护,可基于相关技术的夯实不断进行引用和完善,高校网络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也需不断增强相关意识[3]。

第四,主动防御技术。在5G 时代到来之际,不仅需要对已经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还需要从战略角度思考可能存在的风险,将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做到风险之前,实现“主动防御”效果。任何网络均可能在特定场景下受到黑客攻击,并且呈现“网络攻击自动化”趋势。传统的人工防御机制效率相对慢,且需要消耗的人工成本较高,而主动防御机制则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通过智能化算法来主动处理安全威胁,保障网络24 小时安全运行。具体来说,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与5G 网络技术进行融合,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智能效果和运作效用,促使高校网络体系能够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威胁,并自主进行科学处理或最大化降低损失。同时,基于外部网络攻击的变化还需要持续进行技术优化和完善。总而言之,在5G 网络环境之下,主动防御技术已逐渐成为必需品,其是高校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需得到高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以真正建立一个安全有序的高校网络环境,为高校的健康高校运作提供支持[4]。

本文通过阐述5G时代下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意识问题、日常安全防护和新技术等,并提出相对应的安全技术应用策略,尤其是新技术的引入,比如分布式安全认证技术、网络切片安全技术、用户隐私保护技术和主动防御技术等。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关心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并激发更多专业人士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高校网络安全领域的持续进步。

猜你喜欢

主动防御切片网络安全
变电站动静互联式的主动防御小动物入侵系统开发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主动防御飞行器的范数型微分对策制导律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分析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