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21-03-07高静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污水治理治理策略城市污水

高静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的用水量与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由此带来水资源的匮乏以及水资源的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亟需提升城市的污水治理水平。本文基于我国各地区的污水治理數据的分析和实地考察,对各地区城市的污水治理现状进行总结,得到在污水治理中存在污水管网建设、污泥处置、再生水利用等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水治理;治理问题;治理策略

现代社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对水资源的使用需求是日益增大的,不光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水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其中,污水排放可以说是水污染的重要因素,污水排放不单单污染水资源,而且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污水治理问题是每个城市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总结多地污水治理数据,对污水治理的问题与策略进行讨论。

一、污水管网需加强建设

污水管网作为搜集和输送城市中的生活废水、污水,工业上产生的废水,径流污水的载体,其建设不容忽视。然而,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的排水管道总长约为65356km,而污水管道总长仅为 32155km,不足总长的的一半。考虑到城市人口与城市规模,每个人可以拥有的排水管道不足一米。对比西方发达国家, 这项数据是我国的四倍至五倍,由此可以看出差距。大约四分之一的排水管道用途仍然是雨水与污水合流,这类管道设计理念陈旧,仅仅只将水排出去,因此水的比降系数设计较小,在旱季时,污水中所含沉淀物比较多,容易堵塞雨污合流管线,从而形成污水积聚。当季节转入雨季时,此时雨水量会是旱季的三倍到四倍,和污水一起排放就很容易超过管道的排水极限,很容易形成城市内涝的现象。

解决办法在于:对于还未完成建设的新地区,设计排水管线时可以将雨水与污水的排出进行分类设计;若地区已经完成了排水管线设计,需要尽快实行旧城改造、管路改建等,促进雨污分流系统的尽快完成。如果该地区无法进行雨污分流的改造,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截取一部分雨水污水,送进专门机构进行处理,从而帮助排水系统减缓压力。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城市排水管路堵塞,需要定期对排水管路进行检查清理,确保城市排水功能能够顺利运行。

二、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污水处理设施在污水处理环节发挥极大的作用,我国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也是大力推广支持,但是污水处理设施在日常的使用中发挥的效果却未能达到预期。根据数据来看,我国各省份平均污水处理设施的平均负荷率均未达到90%。有的省份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仅为69.06%。以江苏省为例,南京某地95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在运营的一年多的时间中,工厂的运行设备仅占工厂的设备总量的一半,根本无法达到最初的设计目的。而且这样的工厂总数占全部的13.17%。甚至有地区的工厂在建设初期,预计效果为每天处理50吨的污水,然而建成后的运行效果不足预计的十分之一。根据调查分析,形成这种工厂运行效率低下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当前大部分地区的污水管线设计理念过于陈旧,达不到当今政策要求,导致进水量不足,进而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污水处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设计整个城市的排污体系的前期环节,没有充分进行整体规划,忽略了负荷率等指标的预设,只是盲目追求日处理量,导致设计规模过大,建成使用时负荷率偏低。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的要先对城区的排污管线进行改造,必须确保污水在排污管线内不被堵塞,能够顺利进入污水处理厂。其次在设计初期,不可急于求成,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总结旧城区的污水处理问题,改善新城区的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在设计阶段,先参考该城区的地理环境、建筑规划,将雨水量、污水产生量、污水处理量等指标纳入考核,利用层次分析法、秩和比法等科学方法,辅助完成整个排污项目的布局规划。污水处理项目不是一日而就的,要切合实际,不可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处理量与处理规模,否则会导致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低,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三、污泥环保处理未受到重视

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城市年均产生污泥约为539768t,处置量538996t,按照数据看处置率接近100%。然而对于这其中的污泥处置方式,大多未达到环保要求。根据调查,在目前的污泥处理方式中,直接填埋处理占了16.9%,土地利用占6.7%、建筑材料利用占了13.8%,直接焚烧占了62.2%。而根据现实情况,对污泥进行直接填埋与焚烧的处置大多属于随意处置,真正对污泥进行环保处置的量大约占总量的20%。这种情况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对于污泥的处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污泥的处置没有明确的技术路线,缺乏技术要求标准。

通过参考国外城市的污泥处置先进水平,总结出了经过处置的污泥应该具备干燥、稳定、无危害、二次利用的四个特点。按照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尽量采用低能耗的处置方式,并且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当前我国的几种主流污泥处置方式各有利弊:直接填埋过程简单、成本低,但是需要大面积土地,而且在填埋过程中,没有对污泥进行环保处理,填埋后容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焚烧可以去除污泥中的水分,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但在焚烧过程中,若污泥没有进行充分燃烧,则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环境;建筑材料利用是指:将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再通过挤压手段塑形成砖,但是经过简单处理的污泥制成的砖承受力度低,安全性不及一般的黏土制砖,成本却高于一般黏土制砖;土地利用的采用转危为良的思路,将污泥通过有机的方式转化为对土地有益的物质,成本低但处置时间长,是目前最具有发展潜力、最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处置方式。因此,各城市需要因地制宜,将自身条件与上述方法相结合,地少人多但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可以考虑以焚烧为主、土地利用为辅的方式进行污泥处置;土地资源丰富但财力不足的城市可以考虑以填埋为主、土地利用为辅的方式进行处置。这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其中的污泥处置方式都必须对污泥的脱水处理,污泥的含水率只有降下来,污泥才能够得到充分处置。

四、污水净化后再利用效果差

污水净化后再次利用是污水处理方面的较为先进的理念,其不仅可以降低城市的污水排放量,而且可以减少优质天然水的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然而这条污水净化的路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以目前的数据来看,江西省污水年均再生利用量62344×113m3,每天可制造300吨的净化水,仅占污水处理总量的五分之一。其中,工业使用净化水占约三分之二,剩下的净化水主要运用在城市的植物浇灌上。

为了提高污水的二次利用率,可以通过以下办法:

(一)统一制定水质标准并进行全国推广,处理后水质较高的可以使用在植物浇灌、道路清洗之中,水质一般的可用于公共厕所冲厕等途径。

(二)改进水的提纯工艺,研发高效、低价的再生水工艺。目前,再生水的工艺大多采用物理沉降的过滤工艺,其投资成本低、运行简单管理方便,但处理后的水质不高,难以满足需要较高水质的场合。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虽然出水水质较高,但是价格昂贵,成本较高,难以广泛使用。因此,研发新的再生水工艺迫在眉睫。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污水治理工作对于城市环境保护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但在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却极易得不到重视。在当前的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若置之不理,必将会对城市的环保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本文探讨了当前的主要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廷魁. 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 38(11):3.

[2]潘亮. 浅谈城市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9):1.

[3]李彦妍, 关雪. 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存在问题浅析[J]. 经营管理者, 2017(22):311.

[4]李灿. 市政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商品与质量, 2016, 000(026):138-138,139.

3595501908294

猜你喜欢

污水治理治理策略城市污水
城市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中超滤技术的运用
PPP模式下城市污水治理的现状分析
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理的问题与建议
浅析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
关于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探析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常规治理策略
世界银行天台农村及小城镇污水治理项目研究
网络失范言论的治理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