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人学习歌曲旋律化下的汉语

2021-03-06

戏剧之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声调外国人发音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00)

早在201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引用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刘月宁教授原话:在众多文化艺术种类中,音乐艺术在增进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情感与友谊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随着国家大力提倡“一带一路”建设,传承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汉语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全世界的追捧,不仅建立了文化孔子学院,在丹麦还建立了全球首家音乐孔子学院,在英国和乌克兰也建立了音乐孔子课堂。而在国外开设的汉语课程上,学唱汉语歌曲也是其中一门融合性的课程,形成了以唱带学的独特方式。

汉语歌曲,从歌词的发音与意象,到旋律和唱腔都深藏着中国的“文化符码”。这种“文化符码”不仅是理解中国音乐之美的元素,更是表现中国文化的钥匙。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学习汉语的巨大困难,导致了外国人演唱中缺乏完善的中国基因。要理解中国音乐基因中的“美”,就需要理解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文化符码”,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旋律化的汉语语言发音

对于那些没有学习过汉语的外国人来说,学习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是一项大胆而困难的举动,一开始接触到繁复的汉字和巨大的各地发音差异可能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值得庆幸的是,拼音语音系统在20 世纪50 年代发展起来,它不仅对中国人学习文字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条有利途径。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汉语口语的主要困难在于汉语用来区分单词的声调不同,因为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而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则不是。汉语中有许多单词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不同的音调有助于区分它们(每个单词的字符也都不同)。

例一显示了五种不同的音调,它们都适用于一个单词的同一发音。例二则显示了音高轮廓和五个音调的旋律结构。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词通常由一个或两个字符组成。

例一

例二

以上音乐图例生动地展示了汉语发音与旋律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前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中西歌曲演唱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方面,汉语口语中的每个单词使用正确的声调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使用错误的声调,词义就会发生变化(最多可以有40 个发音相同但声调不同的单词)。通常,四个声调中都有一个单词或音节,同一声调的单词可能有多达25 种不同的含义。但是用汉语唱歌比用它说话更加容易,这是因为,由于旋律线和语境的关系,汉语语言中无所不在的五个发音声调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听得懂。因此外国演唱者不需要太过于关心音调的问题。用汉语唱歌通常被准确地描述为言语性的,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词通常由一个或两个字符组成。中国歌曲的旋律和发音的四个音调非常相似,这也是为什么不需要单独考虑音调,因为作曲家已经有意无意将其写在了音乐旋律中。然而,只有在书面汉语中,明确的含义才变得清晰。事实上,在沈忠军和西蒙的《欧洲歌手与中国歌手学习古典歌唱的比较》中提到,在汉语中,完美的本土发音有时会使歌唱的表现力和旋律变得更加困难。究其原因,既有汉语语音的普遍多声调变化,也有中国传统歌唱的似语音性。而且,在理解了发音模式之后,汉语唱起来很舒服,因为在汉语中,单词以辅音结尾的频率较低,这使得用汉语唱一首完美的连奏曲更容易。在汉语中,完美的语流也是很重要的,有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会加上非语义音节。例如,在一些歌曲中,在句子的结尾加上一个音节“了”(liao),使歌唱更流畅。不过,对外国人来说,有可能在掌握一首中国歌曲的演唱后,仍然存在发音困难的问题。我们以英文为例,其发音中有一些不存在的声母(q,x,r),韵母(ü)和鼻音(ong),以及不同的重音和语调模式。那么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只能选取与英文单词中相近的发音来代替中文的发音。比如y 代替ü,αŋ 代替ang,ən 代替en,əŋ 代替eng,ə:r 代替er,oŋ代替ong,ju:ε:代替yue 等等。分别蕴涵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套曲的最后一首更是对中国的颂歌,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美丽和艰辛。歌词中出现的黄河、天安门广场、昆仑山、莲花等都代表着冬天即将过去,一个新的繁荣的春天将要到来,背后也暗示着中国迎来新的曙光,走向繁荣昌盛。这些歌词背后的含义,就需要精心研究语言组织,这也要求外国人在演唱之前学习中国历史,体验当时那种对新生活的期盼,从而融入个人风格,重新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中外结合的演唱形式。此外,在引导外国人学习汉语歌曲时,必须向他们强调不能仅关注单个词语的含义,而是要注意到整段音乐文中的含义,如果忽略了上下文关联,也会影响音乐的艺术形成,对音乐表达的形象产生偏离。

二、对汉语语境的理解

外国人演唱汉语歌曲,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汉语语音发音,另外也需要学习歌词中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歌词与旋律相结合成为歌曲,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组合而成的艺术形式。因此,歌曲是具有艺术性、音乐性的语言,是具有文学性和语言功能的音乐。歌词是歌曲内容的具体体现,它以文学创作的手法将歌曲所要表达的复杂内容和人的思想感情,通过诗、词的文学形式加以高度概括,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外国人想要较好地演唱出汉语歌曲,就必须深刻地理解歌词的含义,并通过歌曲情绪的传达,融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将声与情相融。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远、博大精深,在诗词歌赋方面有着辉煌的成果,特别是我国的古诗词深奥、凝练、含蓄,了解上下文对于专业的表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熟悉作曲家,作词家的个人信息,知道作品创作的来龙去脉,了解歌词的背景含义,以及歌词之间写了什么等等。很多时候歌词的含义并不是以一种明显的、外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深深的隐藏在歌词以及旋律里面的。只有在完全掌握了上述信息后,才能准确地感知歌曲。

我们以作曲家罗忠镕根据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峨眉山月歌》而创作的同名歌曲为例。李白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为其初次出四川时依恋家乡山水的情景。诗中描绘到的地名有“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那么,这就需要外国人首先了解四川的地理位置,知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背景,之后才能体会到音乐顺流而下的情感,演唱出随江平滑的感觉。诗中还出现了“半轮秋”“影”“夜”“君”等艺术形象,在时间和空间上渗透着诗人江行夜景的思友之情。特别是,在古代出川是一件特别困难的旅途,这些更加需要外国人对诗句意境仔细揣摩,深刻体会,并且反复练习才能真正唱出意境空灵美妙的无限情怀。倘若没有意识到诗中的这些情感,那么音乐的艺术形成可能会受到影响,演唱者甚至可能遇到困难,达不到对歌曲高层次的诠释。以郑秋凤创作的声乐套曲《祖国四季》为例,“春”“夏”“秋”“冬”四首歌曲

三、结语

中国歌曲在乐曲形式与和声运用上虽与西方的例子不尽相同,但也不少见。中国音乐元素最常用的五声音阶也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展示。近年来,外国音乐家演唱中国歌曲已经不鲜见了,不论是在专业的音乐厅,还是在普通的对外汉语课堂上,学习和演唱中文歌曲都是了解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一个途径。但是对大多数外国人来说,他们常常感受到中文语言发音是其准备工作中最艰苦的部分。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汉语发展更是源远流长。在目前国家“一带一路”经济文化战略中,对外汉语的传播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通过让外国人学习汉语歌曲从而进一步推广中国文化则是一种独特的方式。我们在重视汉语正迁移的作用下,让外国人爱上汉语,学好中国歌曲,用正确的方式演唱中国歌曲,让他们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体,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的纽带。

猜你喜欢

声调外国人发音
I’m a Little Teapot
声调符号位置歌
声调歌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街上遇见外国人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Durmiendo en la Muralla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