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分析”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探索

2021-03-05杨建远查代明王萍兰张炳火

现代盐化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食品分析应用型创新能力

周 凯,杨建远,查代明,王萍兰,张炳火

(九江学院 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1]。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创新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地位[2]。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深入开展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食品分析”是食品类专业中一门化学与生物学科交叉、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 “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开端,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及兴趣的突破口[3]。因此,研究探索契合创新创业时代背景的“食品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食品类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及社会人才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 建设“食品分析”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最能体现教育的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近年来,依据九江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努力总结课程教学经验,探索并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构建实施“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任务”为主线的“食品分析”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1.1 项目化实践教学目标

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强化技能训练为 任务”为主线,通过食品分析实验和食品分析检测创新能力拓展两部分实践教学的项目化形式,激发学生对“食品分析”实践教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扎实掌握“食品分析”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养成严谨的操作态度及标准化意识,增强自身分析问题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2 构建项目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食品分析”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中主要实践项目间的关联,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任务”为主线,对“食品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项目化设计,统筹为食品分析实验和食品分析检测创新能力拓展两个阶段进行,让传统的实验项目变得有创新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学生实践时,各小组可以根据实验条件和自己的偏好选择食品类别、实验原料和实验项目,同组的实验数据可用于对比分析,不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对方实验材料的不同处理要求和实验现象。

1.2.1 建设项目化“食品分析”实验教学

以综合性项目的形式整合“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中的感官、理化及各种成分检验分析的基础性实验。设计合适的项目,将单一、独立的几个基础性实验串联为比较系统的检测分析项目,以检测报告的形式综合评价分析产品的成分。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在设计项目时,一方面将产品中的各种成分分析串起来,另一方面将同类材料进行平行比较实验。产品可分为油料类、果蔬类、畜禽类等。如分析油料类成分时,对同类的几种油料原料(花生、大豆、油茶籽等)系统开展各种成分(水分、灰分、矿物元素、脂肪、蛋白、还原糖及粗纤维等)含量分析。每个优化的实验项目要求小组成员内部分工合作,提前制定实验方案并讨论,指导老师适当讲解细节与操作事项,不同原料可由实验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样品处理和实验操作,将每位成员获得的实验结果放在一起分析比较,各成员的结果将影响每个小组最终实验项目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同时,将各小组总结的实验结果在全班进行比较与互评,体现小组间的竞争性。

1.2.2 建设项目化“食品分析”检测创新能力拓展实践教学

“食品分析”检测创新能力拓展形式以开放性实验为主,将食品分析检测创新能力拓展项目设计定位为课程实验教学项目之后的延续与拓展,部分同学可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课题要求完成,实验材料同样可以选择油料类、果蔬类、畜禽类、果脯类、调味品等类型中的常见产品。在课程实验教学项目的基础上,拓展可以整合食品添加剂、有毒有害物质、农药及兽药残留、致癌物质的检测,腐败变质的动物性食品及食品掺伪中的部分检验项目,给予学生更多机会了解和实践对某一类产品进行检测分析的项目。比如课堂实验选择粮油类时,拓展项目可开展同类的几种油料作物原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油品质、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等。

1.2.3 建立项目化实验教学综合评价体系

依据“食品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的项目化教学特点及要求,改革考核方式,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将实验项目预习、方案设计、组织讨论、分工实施、实验结果、总结分析及组间评价等纳入考核项目。

2 建设项目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2.1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根据“食品分析”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实施需求,一方面,完善“食品分析”实验室教学条件;另一方面,加强相应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2014年以来,九江学院药生学院“食品分析”实验室新增基础性设备投入了40多万元,联合药物分析实验室共同增加了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精密检测分析设备。同时,各类创新实验平台对本科生开放,较大程度地满足了“食品分析”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条件。

2.2 加强师资队伍及素质建设

项目化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每一个项目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较好的研究创新能力。 2014年以来,由3位博士组成了课程主讲教师团队,职称结构为2名副教授和1名讲师。主讲教师团队积极主动地深入高校或企业进修学习,期间有2人到省内外高校进修1年以上。同时,课程主讲教师团队不断努力提升实践及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对接并受聘企业兼职研究员和科技特派员,以保障“食品分析”项目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3 “食品分析”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成效

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调查表明,95%以上的学生认为“食品分析”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考研升学和就业的信心[5-6]。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考研成效也有了明显提升,近两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由2018年的16.67%显著提升到2019年的45.16%和 2020年的48.72%。

4 结语

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项目教学法具有“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显著特点,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食品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不同学生小组选择的项目类别和实验原料不同时,全班实验项目总数较多,某些复杂的项目经常受制于现有的实验条件而进行删减,教师难以顾及每项操作细节,项目化教学课内课时不够,需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提升实验条件的基础上予以解决。但是,多数学生能利用课外时间认真完成相关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和实验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组间实验交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仪器数量上的不足。实施结果表明,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任务”为主线的“食品分析”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严谨的操作态度,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对实现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食品分析应用型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职《食品分析》教学内容的重构与优化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