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盐县粮食烘干机械的推广应用

2021-03-05郁建中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海盐县烘干机机械化

郁建中

(海盐县秦山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314303,浙江嘉兴)

粮食烘干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是以机械作业为主要手段,采用相应的工艺和技术措施,在一定时间内人为地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在不损害谷物品质的前提下,降低谷物中含水量,使其达到安全贮存国家标准的干燥技术。

近年来粮食的机械化收获技术已经成熟,跨区作业日益普遍,现代机械收获方式与原始的谷物干燥方式不相适应,快速大面积收割作业后,大批高水分的谷物因场地和天气等原因无法及时晾晒,农民眼看到手的粮食,由于堆放时间长,不能及时干燥处理,品质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霉变现象,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加快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加快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发展问题,提出力争通过三年努力,达到6.7 hm2以上种粮大户基本实现粮食机械化烘干的目标,并将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列入“农业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 海盐县粮食种植和粮食烘干机使用情况

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向城镇和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呈现明显减少和老龄化的特点。海盐县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全县从2009 年至今共流转土地13 740 hm2,流转大户(农业主体)1 033 家,平均约13.3 hm2/户。截至2020年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2540hm2,总产量13.82 万t,共拥有粮食烘干机械232 台,总批次烘干能力4 121 t,其中批次烘干能力在30 t 以上的烘干机有17 台,动力265 kW,分别属于37 户经营主体所有,其中36 户是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场主,另外为国有粮食收储公司,拥有烘干机械的大户只占到规模种植户的3.29%。近几年,粮食烘干作业量随着烘干机械的增多而逐年提高,但是到2020 年粮食年烘干量大概为总产量的50%~55%,部分种粮大户的谷物未能及时收储,通常采用晚稻延迟收割、晒场晾晒等方式来保证谷物的干燥度。

2 粮食烘干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布局不均衡

海盐县粮食烘干机械的区域布局不太均衡,全县粮食烘干机主要分布在县域的西南部四个镇,共有134 台,批次烘干能力达到2 257 t,数量占到全县烘干机械的68%,这几个镇(街道)也是海盐县粮食谷物种植的主要地区。而其他镇(街道)的粮食烘干机只有63台,批次烘干能力也只有1 164 t,无论是拥有量还是烘干能力都存在着不小差距。

2.2 管理操作上存在不足

(1)这几年来烘干机的作业量逐年提高,一些烘干机用户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安全意识淡薄。在安装时烘干机线路布置不合理,烘干机安装密度过大;灭火装置设备数量不足且不在有效期内,作业燃料、谷物及杂物等堆放混乱,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机具作业操作安全规程,没有将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

(2)部分烘干机操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参加系统培训和安全教育偏少,对于烘干机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等不太熟悉,比较依赖于自身的经验和工作习惯,在烘干机作业时没有对注意事项引起足够重视,操作上时有疏忽,麻痹大意。

2.3 烘干机质量和性能达不到要求

目前国家对于粮食烘干环节比较重视,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烘干机械设备的生产,因此烘干机生产企业较多,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厂家生产的烘干机质量一般,采用的材料钢板较薄,加工电焊等生产工艺质量不到位,电气设备常出故障,配套热风炉等设备质量不过关;部分烘干设备处理能力达不到标定要求;各类缺陷造成机器使用时间短、烘干不均匀等,影响了烘干机的正常使用,而且烘干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影响人身安全和操作等方面的问题;部分生产厂家还存在着售后服务不及时到位、维修人员实际解决故障能力差、区域的产品配件供应不足等多种情况。

2.4 粮食烘干机投入和使用成本高

粮食烘干中心的建设,不仅需要购置烘干机械,目前市场上批次烘干能力20 t 左右的粮食烘干机售价在11 万元左右;还要建设烘干配套设施,包含土建、基础设施建设、热风炉、升卸粮食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要完成建设一个烘干中心,至少要购买烘干机3 台以上,这样就至少投入33 万元左右,再加上土地及基础建设约110 万元、烘干配套设备(称重设备、热风炉、升卸粮食装置)约25 万元,以及烘干除尘设施5~6 万元,总投入至少在170 万元,除去农机购置补贴和项目补助的资金,农户自己投入资金在100 万元左右。随着各级政府对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海盐县已经不允许烧煤的烘干机作业,原来以煤作为燃料的烘干机均转型升级采用生物质颗粒、蒸汽等作为热源,这样需要购买新的热风炉等相关设备,安装成本也需增加,这些对农户来说都是很大的一笔资金投入。因此,对于大部分的种粮大户和农场主来说,投资使用烘干机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2.5 粮食烘干设施用地较难解决

粮食烘干设备的占用土地相对较多,包括烘干机、生产用房及基础配套设备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建设一个粮食烘干中心需要667 m2以上的占地面积。为保护农业耕地,浙江省要求用户在购买烘干设备时获得相应的农业烘干设施用地的批文,所购烘干设备才能投入使用。这些申请手续必须在购买粮食烘干机之前先行办理完成,需要经过镇和县级相关部门的同意,因此申请手续和过程较为复杂。部分经营规模较小的粮食种植和烘干作业的用户,按规定申请到烘干设施用地相当困难。

3 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几点建议

海盐县要发展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解决粮食干燥环节的机械化烘干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有效节约干燥时间和土地资源,有利于提升粮食的品质,而且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保障。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各级政府和部门结合乡镇农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全县的粮食烘干能力进行合理规划布局。考虑与土地流转后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情况相匹配,选择经营能力强、种植技术相对成熟、机械化水平高的种粮大户优先扶持,对于烘干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的乡镇进行优先扶持发展,切实提高各个乡镇的烘干覆盖率和烘干能力,实现全县粮食烘干能力的均衡发展。同时,提倡粮食产地烘干,确保粮食及时烘干,减少运输成本和转移时间。

3.2 加强培训,安全监管

各级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对购买烘干机的用户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户机械操作的实际水平;在烘干中心申请与安装、调试和使用阶段均要及时跟进,合理规划场地布局,做到进出有序,规范运行,防患于未然。安全管理部门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督促其做好安全规程的制定,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加强日常安全监管,不定期对场所、线路布置、物品存放等方面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机械的正常使用。

3.3 质量跟踪,加强监管

管理部门及时发现烘干机械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次充好、实际烘干能力达不到要求、厂家和供应商“三包”服务不到位、服务态度差等多方面的问题,结合各项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及时督促厂家改进产品、确保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及时解决机械问题。对于问题严重的生产厂家,将情况及时报告上级质量管理部门,建议取消其进入补贴目录的资格。

3.4 出台政策,补助扶持

粮食烘干机械作业可以有效抵御自然风险,减少损失,保障粮食安全,但对于普通的农户、农场和种粮大户,使用烘干机还是需要很大的成本的;因此各级部门要出台地方扶持政策和项目,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设备的购置、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粮食烘干设备的环保节能升级改造纳入补助范围。同时,在保证粮食生产用地的基础上,保障粮食烘干设备的建设用地,加快用地的审批进度。乡镇还可以盘活农业存量土地,鼓励农户充分利用废弃的学校、企业、办公场所等闲置场地用于烘干中心的建设。

4 结语

粮食机械化烘干作业是粮食收获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高粮食品质、有效节约土地、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粮食机械化烘干的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合理配置,通过政府的扶持和技术部门的指导,切实提高区域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在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产业链进一步向后延伸。

猜你喜欢

海盐县烘干机机械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爱吐皮的爸爸
顽强的落地生根
吃晚饭
自动足部烘干机的设计
太阳能藏毯烘干机的研制
嘉兴市海盐县美术教师作品
如何选购粮食烘干机
明阳:瞄准中国烘干机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