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推动力

2021-03-05顾顺晓

红豆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沂蒙临沂新旧

顾顺晓

临沂启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以来,抓住机遇系统谋划,不断淘汰出清落后动能,提升改造传统动能,推动新动能迅速发展,基本实现了“三年见成效”的目的。但是,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更为根本的是要催生壮大动能转换的内在推动力。

一、临沂新旧动能转换情况及问题分析

临沂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以来,不仅促进了临沂经济结构和产业层级的优化与升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求变求新和政策及服务创新。

(一)临沂新旧动能转换情况

1.淘汰落后动能。厘清遴选落后动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淘汰一批设备工艺、生态环境标准不合格的企业,2018至2020年,以“小散乱污”为重点,清理1.3万余家该类型企业;关停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工企业四百余家;针对产能过剩,压减260万立方米的板材产能,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压减350万吨。

2.改造传统动能。将传统产业列为新旧动能转换重要组成部分,想法设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用数字化、集约化等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产业赋能,采取退城入园、整合重组、技术改造等手段,使低端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同时做好产业集群化培育工作,在全市层面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集合布局、资源和功能属性。

3.培育新动能。根据“十强”产业培育导向,将先进装备制造、建筑建材、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等十大优势产业纳入“十优”产业倍增计划,通过规划的落实带动项目的落地实施,并通过优势产业的培育,构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实施“名企倍增”计划,扩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标杆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全市有4家进入中国民企100强,7家企业入选省两批“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9家企业入选山东民企100强。

(二)临沂新旧动能转换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下,临沂新旧动能转化仍然存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创新型市场主体占比低和生态、社会问题压力增加等问题。导致临沂市新动能转换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维度的,但归结起来不外乎政府政策、经济结构、创新能力、营商环境、要素制约等几个方面。

1.政策设计不够完善

经济社会的变革中,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旧的体制机制的惯性和自身政策失灵等原因,政策设计的过程往往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新旧动能转换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发展模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果会更加严重。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政府从顶层设计一套包括产业的结构、组织、布局以及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体系。就目前来看,临沂的政策设计仍未达到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

2.结构优化多维制约

临沂经济60%以上的工业是传统产业,结构优化的工作量巨大,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另外,产业结构优化是一项触及利益的经济改革,特别是对传统的两高企业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它们升级改造或者被淘汰,但是由于经济利益、企业实力以及认识不到位等原因,抵触或者拒绝升级提升,导致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

3.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总体上看,临沂市场整体创新活力不强,缺少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检测平台支撑,尤其是中试环节缺失。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足,企业大数据融合意识差,应用不足。生产型企业由于智能制造基础薄弱,研发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规模不大,尚处于低端发展模式。

4.营商环境有待提升

在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临沂位列经济活跃城市的营商环境前二十名,集中显示了临沂这几年在改善营商环境中取得的成果。但是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金融服务、政务环境和普惠创新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5.要素制约尚未解决

资金方面,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压力增大;全市大型骨干企业偏少,企业金融承载能力较弱,直接融资水平偏低;基金门槛高,基金可投项目偏少。用地方面,土地指标紧张,部分项目落地难。

二、沂蒙精神:临沂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推动力

1989年“沂蒙精神”提出后,诸多专家学者将理论研究视角聚焦于这一红色精神,取得了众若繁星的研究成果。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以来,沂蒙精神一度成为学界研究的显学。纵观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产生条件、基本内涵、精神特质等沂蒙精神本体的研究,另有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性教育、党群关系、红色文化等其他社会意识层面或现象的研究,而与其所由产生并发展的社会存在——沂蒙这一特定区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交叉研究则鲜有涉猎。沂蒙精神应该是临沂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推动力,将沂蒙精神与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同框研究,用沂蒙精神解决转换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对于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对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顺利有效实施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沂蒙精神包含遵规守纪、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沂蒙精神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具体体现。从根本上讲,它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包含政治属性、价值取向和约束规范,这些价值取向和约束规范是与正式规章制度并行的非正式制度。继续弘扬沂蒙精神,构建以沂蒙精神为底层逻辑的顶层设计规则机制,无疑能够保障新旧动能转换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沂蒙精神包含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新旧动能转换,淘汰落后動能,培育新动能,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新旧产业的博弈,政府企业的交锋,也包括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权衡。旧的落后的产业不会主动退出市场,新的产业业态也不会自动产生,这需要市场、社会、政府三者的共同努力。在战火硝烟中产生的沂蒙精神,已经支持沂蒙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获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沂蒙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将会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新的战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沂蒙精神包含开拓奋进、敢为人先的价值意蕴。新旧动能转换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等。这种对创新的要求与沂蒙精神勇于创新、敢闯敢干的内涵是互相符合的。改革开放以来,从西郊大棚底到现在的临沂商贸物流城,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所以,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发展沂蒙精神,对新旧动能转换创造创新必然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弘扬沂蒙精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对策分析

1.弘扬沂蒙精神,推动完善顶层设计。

发挥沂蒙精神软的规范约束作用,构建完善的顶层政策设计体系。建立督查淘汰机制,解决市场经济外部性问题。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在一般意义上是不愿支付成本升级设备和技术,也不愿意主动关停和淘汰。所以,需要建立有效的督查淘汰机制,利用法律法规、行政等手段,针对两高企业严格督查,坚决淘汰出清落后产能。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解决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由政府主动汇集披露信息,减少盲目上马新项目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带来的损失。

2.弘扬沂蒙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沂蒙精神的宣传与弘扬,提升了临沂城市美誉度。发挥沂蒙精神的影响力,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与山东大学、临沂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建立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科技合作平台,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到临沂大学相关学科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技术水平。鼓励企业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提供实习机会,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不断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释放大众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3.弘扬沂蒙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中,会发挥汇集人心、促人奋进的巨大力量。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围绕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智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人才平台建设,培育和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杰出人才和学科技术带头人。结合企业改革改制,加强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现代企业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运用企业端和人才端双向调研的方法,建立人才引进数据库。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采取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周末办公室等多种途径,引进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沂蒙老区特色,出台更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做好人才引进资金支持,解决好住房、教育、晋升、奖励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吸引人才安家就业,解决后顾之忧。

4.弘扬沂蒙精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临沂是山东省农业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市,现有乡村人口912.5万,耕地面积1268万亩,其中商品粮基地600万亩、优质花生基地100万亩、高效蔬菜基地100万亩、优质果品基地100万亩,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油料、蔬菜和果品生产基地。乡村振兴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战场。将现代科技融入农业生产的乡村振兴,用科技创新带动乡村振兴工作,用新动能展现出对农业农村发展强劲的推动力。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临沂针对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生长的工作核心。

5.弘扬沂蒙精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做支撑。只有持续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加公平宽松的竞争环境,为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首先,要优化政府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建设运行高效、包容创新、法治规范、审慎监管的服务型政府,厘清政府职能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次,要优化营商生态。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国家关于放宽服务业准入政策,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减不必要的行政制约,剥离冗余的监管环节,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深化“一窗办理、一次办好”改革,推动投资项目立项审批联审联办,建立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6.弘扬沂蒙精神,破解空间要素制约。

在诸项制约中,最根本的是空间要素制约。要充分发挥沂蒙精神激励作用,凝聚千万老区人民建设家园的强大力量,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方法创新,破解发展要素瓶颈制约。在全国层面,强化对外协同,放大临沂特色农业、山水生态、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全方位对接长三角,把临沂打造成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在全省层面,强化省内对接,积极融入鲁南经济圈发展。加快消除证件办理、审批备案、税款缴费等方面的地域、户籍限制,加快人流循环。强化路网连通,实现市与市之间、市县之间快速到达,促进物流循环。在全市层面,实行倒逼机制,构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规范准入制度。对企业做好全面调查,将“经济密度”作为招商引资新要求新标准,给予真正符合条件的企业以服务支持。强化退出机制,把那些经济密度低,能源消耗多的企业转移,将优质的土地和厂房优先供给高产出的项目或者企业。扩大物理空间,从平面的空间转向立体,向空中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打造一个地上地下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沂蒙临沂新旧
山东(临沂)糖酒商品交易会定档7月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人间最美半新旧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透析
当NSX遇上NSX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傅有田
傅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