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树种病虫害防治方法

2021-03-02宫晨光

种子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防治方法自然保护区病虫害

宫晨光

摘    要:针对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相对应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阔叶树种;病虫害;防治方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1-0069-02       中國图书分类号: S725.2       文献标志码: B

1   保护区概况

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凌源市的西南部,与河北省的平泉县相邻,处于燕山山脉的东端。保护区总面积12 045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4 879.2 hm2、缓冲区面积2 760.4 hm2、试验区面积4 405.4 hm2。该保护区处于华北植物区系与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及长白植物区系三者交错地带,植物成分及动物种类复杂,森林群系与树种多。建立该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其面积少受破坏的原生、次生林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好辽西半干旱区的这一水源之地,同时作为滦河水系的重要支流,成为京津唐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基地。

2005年4月,该保护区经辽宁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万hm2;2011年6月,原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重新调整保护区的范围与规划功能区,将保护区一分为二,主要是划出精华部分12 045 hm2,按国家级保护区标准进行建设与管理;2014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

2   保护区植物资源

青龙河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不包括农作物)776种,隶属于112科385属,其中蕨类植物14科16属21种、裸子植物3科7属9种、被子植物95科362属746种。种子植物中含栽培种45种,分别隶属23科31属。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多样,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4种,分别为人参、紫椴、黄檗和野大豆,还有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12种。

3   保护区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3.1   黑斑病

黑斑病是由细菌菌丝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及幼果。叶片感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不规则圆形小斑点;发展后期,病斑逐渐向叶片外缘扩散,感病后的叶片正面为黑褐色,反面带有小绒毛,最终使整株叶片早期脱落,干枯死亡。幼果感病后,果皮表面出现油浸状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状,表面呈黑色,带有绒毛,发展严重时,整个幼果的表皮腐烂,造成果实早期脱落。

防治措施:每年7—8月为黑斑病高发期,发病初期可使用代森锰锌按8∶1比例兑水进行人工喷雾防治,每10~15 d喷施1次。发病严重时,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合使用,按10∶1的比例兑水,每5~10 d人工喷雾1次,可有效控制黑斑病的发展蔓延,控制率可达到89%以上。

3.2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感病后,初期叶面产生褪绿或黄色斑块,继而在叶片正面出现圆形黄白色粉斑,扩大后形成薄片状白粉层(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使叶片扭曲、皱缩。秋季在粉层中产生褐色至黑色小粒点,成粉层消失,只有黑色小粒点(闭囊壳)。

防治措施:白粉病一般发病初期在8—9月,叶片出现该症状时,可选用25%粉锈宁1 100倍液人工喷雾防治,严重时也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900倍液+30%伺服吡唑酯1 000倍液人工喷雾防治,防治率均可达到86%以上。

3.3   溃疡病

溃疡病俗称腐烂病,主要为害植株的枝干皮层,染病后组织干枯腐烂坏死,呈干腐、湿腐两种。发病初期,植株出现灰褐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先隆起、后腐烂,隆起部位用手按压会有褐色液体流出,伴有浓郁的酒糟味。感病严重时,病斑扩大,呈环形,造成整个枝干死亡。

防治措施:每年7月是防治溃疡病的最佳时节,可使用溃疡灵500~700倍液+沃丰素600倍液人工喷雾防治,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或使用根基宝500倍液在每年6月初进行灌根防治,每30 d进行2~3次灌根,防治效果可达到80%以上。使用石硫合剂+5%硫酸铜制成膏状剂,对发生病害的部位进行涂抹,均可有效控制该病害。

3.4   木腐病

该病害主要为害衰老树体。空气中的担孢子落到遭受冻害、病虫危害、水淋而造成树皮局部腐烂处,在潮湿和多雨条件下,孢子萌发向树皮内长出菌丝,形成白色菌丝层,随后生出灰色或褐色粒状子实体。子实体长大后形如人耳,呈褐色或黑色,富有弹性,故称木耳。由于木耳寄生加快了木材腐朽,造成衰老树的死亡。

防治措施:对林内发现的病死树、病死树干,及早地清出林地,并将锯下来的病死树干集中在一起,带离森林内,集中烧毁,在锯口处涂抹硫酸铜进行消毒。

4   保护区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4.1   栗山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3年发生1代,生活史较整齐,成虫体长45~55 mm,体色灰褐色,有棕色短绒毛,头顶中央有1条深纵沟。幼虫体长55~65 mm,体乳白色,头部短小,背板浅褐色。蛹,长椭圆形,体浅黄色,长40~50 mm。该成虫具有群集性,且多在树干1.5 m以下活动,尤其在干基50 cm处聚集最多。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该虫主要以幼虫在枝干部木质层蛀虫道越冬,每年6月羽化,于傍晚交尾,成虫每次可产卵20粒左右。

防治措施:清除受害的病死树。人工捕杀成虫,5—6月为成虫高发期,在林内使用黄色粘板诱杀成虫。使用涂白剂与废机油按3∶1的配比调制药剂,对虫口处进行涂抹或用2%丙溴辛硫磷900~1 100倍液对虫口处用点滴的方式进行滴药,防效可达到92%以上。

4.2   舞毒蛾

保護区1年发生1代,以卵块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羽化为幼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7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雄蛾较活跃,善飞翔,白天常在林间飞舞。卵成块,上面覆盖一层雌蛾腹部体毛。成虫有趋光性。初孵幼虫由于具较长体毛,易被风吹扩散,幼虫蚕食叶片,白天下树潜伏,黄昏上树为害。大发生时,常将叶片食光,并为害多种阔叶林。幼虫老熟时,在枝叶间、树干裂缝处、石块下、树洞里吐丝化蛹。舞毒蛾在本地区柞林常造成局部林分成灾,不仅影响柞树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柞蚕的产量。

防治措施:利用舞毒蛾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舞毒蛾成虫。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内环境质量,放置舞毒蛾天敌等物理、生物防控手段可防控舞毒蛾的发生数量。使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1 500倍液或使用1.8%阿维菌素1 100倍液进行人工喷雾防治,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6%以上。

4.3   栎粉舟蛾

别名旋风舟蛾、细翅天杜蛾,为害柞树叶片害虫之一。属鳞翅目舟蛾科,凌源地区1年发生1代,以蛹在林中树下表土层内越冬。成虫前翅暗褐色,头小,有羽毛状短触角。成虫白天潜伏在树上,雌成虫晚间产卵,每次产在柞树单个叶片背面5~10粒,可同时产在几个叶片背面,幼虫进入暴食期(5—6月),在3~5 d内将幼树叶片吃光,8月底至9月初幼虫老熟,在土壤中吐丝作茧,化蛹越冬。

防治措施:利用该虫的趋光性,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该虫,或在林间内放置粘虫板进行物理防治。可使用1.8%阿维菌素1 200倍液或1.2%苦参碱·烟碱乳油1 500倍液进行人工喷雾防治,间隔4~8 d喷雾1次,连续喷杀2~4次,均可控制该虫害。

4.4   樗蚕蛾

成虫体长20~30 mm,翅展115~125 mm,头部及体背有白线及白点。翅褐色,顶端粉紫色,有1个黑色眼状斑,斑的上边有白色弧形纹,前、后翅中央各有1个月牙形深褐色斑,中央半透明,斑的下端为土黄色,翅中央还有1条粉红色和白色构成的贯穿全翅的宽带。卵扁椭圆形,长1.5 mm,灰白色,表面有褐色斑。幼虫浅黄色,有黑斑点,或全体有白粉,青绿色,体背有6列排列有序的枝刺。蛹棕褐色,长26~30 mm、宽14 mm。茧灰白色,两端尖,常一面黏有叶片,悬吊在枝条上。幼虫孵出后先群集在一起取食叶片,以后再分散为害。

防治措施: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可使用85%敌百虫1 600~2 2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 400倍液进行人工喷雾防治,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6%以上。

4.5   核桃扁叶甲

又称为黑胸扁叶甲、核桃叶甲、核桃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凌源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缝和枯枝落叶层间越冬。成虫体长5~7 mm,背面扁平,较光滑,体色为黑色,头小,头部有两个短触角,足黑色、有短绒毛。卵长1.5~2 mm,橙黄色,长椭圆形。幼虫,白色,头和足黑色,初孵化幼虫有群居性,食量较小。蛹长6~7 mm,通体黑色。该虫主要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产卵后的8~14 d孵化幼虫。8月下旬上树为害叶片,该成虫10月中旬开始越冬。

防治措施:在成虫产卵季,人工摘除带有虫卵的树枝。成虫、幼虫取食时,使用85%敌敌畏1 500~2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2 500倍液进行人工喷雾防治,防治效果可达到86%以上。

5   结语

因近几年保护区内病虫害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树木生长,还使保护区内受保护树种逐年减少等。针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找准防治时机贵为重要,以物理防治、保护天敌等措施为主,还可结合物理防治兼用生物药剂防治,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并控制病虫害发生,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猜你喜欢

防治方法自然保护区病虫害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