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贵州省“千企面对面”企业技术需求调查分析与思考

2021-03-01蒋黔蓉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贵州省机器人企业

蒋黔蓉

(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4)

2014年7月,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启动了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培育工作,旨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为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持续优服务、稳增长、促转型,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贵州省科技厅于2018年3月开启了全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面对面”服务活动,到2019年,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摸清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家底,进一步了解企业在转型发展和产品升级方面的创新需求,进一步摸清高校、科研院所在聚集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和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好做法和制度创新需求,为制定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项目指南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贵州省科技创新水平全面提升,除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企业外,省科技厅将贵州省“双千工程”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重点企业、“12个农业特色产业”骨干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均纳入了走访范围,在全省科技系统开展2019年“千企面对面”和大走访大服务活动。笔者通过调查贵州省847家企业,对各企业技术需求情况、科技部门技术需求征集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于如何挖掘有效的企业技术需求进行了阐述。

1 企业技术需求调查范围及内容

在全省9个市(州)范围内,重点对贵州省内847家企业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名称、行业领域、技术需求类别、技术需求详述、现有基础情况、产学研合作要求等。此次调研共收集需求表580份,企业提交各类需求1 133条,其中技术需求488条。

2 技术需求调查方式

注重倾听基层诉求,与科研人员交心谈心,才能了解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政策机遇,享受政策红利,更好地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调查方法征集企业技术需求:①通过组织座谈会,由当地科技局向企业发放《技术创新需求调查表》,由企业填写后反馈;②进行实地走访或“一对一”上门调查服务,从主要技术负责人那里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并由技术负责人填写表格后反馈;③通过邮件的形式给受访企业发送《技术创新需求调查表》,并让企业主动上报技术需求。

3 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我们将2019年工作中所征集的贵州省企业的488条技术需求,通过征求各行业专家意见,进行了分类系统整理,最终整理出技术需求382条,其中“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307条,“十二个农业特色产业”59条,其他产业16条。由图1可知,在先进装备制造、12个特色农业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3个领域的技术需求尤为旺盛,占到总需求数据的56.28%左右;而在现代化工、优质烟酒两个领域的技术需求相对较少,分别约占0.79%,1.05%。不难发现,技术需求的领域分布,与贵州省重点领域息息相关,同步反映了贵州省的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及发展方向。因此,在收集企业技术需求时,应结合当地特色产业、重点产业有针对性地对特定领域企业进行挖掘,以便提高技术需求挖掘效率[1]。下面对技术需求较为旺盛的先进装备制造、12个特色农业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3个领域进行简要分析。

图1 各产业领域技术需求数

3.1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根据2019年6月《省领导领衔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联席会议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的“贵州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中,贵州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重点为实施“6+6+6”行动,即聚焦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及矿山机械、电力装备、工业机器人等6大产业,依托贵州省航空、航天、电子等军工基础和优势,实施“3+2+1”重点产业提升工程,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汽车3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电力装备、工程及矿山机械2个具备基础和市场潜力的产业,积极培育工业机器人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和特色整机装备。

从图2可以看出,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中,航空、航天、电力设备、工程及矿山机械等技术需求较少,需求最旺盛的是“工业机器人及其特色装备”产业,属于贵州省较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工业机器人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抗疫一线,工业机器人承担了送餐送药、测温消毒等辅助医疗工作,为降低交叉感染,有效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预见,工业机器人在未来新旧动能转换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来看,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相对落后,这个技术瓶颈也并不只存在于贵州省,放眼全国,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起步较晚,核心零件已被国外企业垄断,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总体上“大而不强”。除工业机器人及其特色装备产业外,汽车行业也提出了较多的技术需求,大多与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等有关。

图2 先进装备制造技术需求产业领域分布情况

3.2 12个农业特色产业

2018年,贵州省委决定在全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2019年2月,贵州出台《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成立12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从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如图3)来看,各产业需求分布相对均衡,首先,蔬菜产业方面技术需求较多,其次,是食用菌产业,这两个产业企业主要提出了栽培、选种和精深加工方面的技术需求,需求数量排名第三的生态畜牧业主要存在家禽新品种选育、胚胎繁育、饲料生产、粪便处理等技术难题,其余产业技术需求较少。

图3 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技术需求产业分布情况

3.3 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

作为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正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通信业,完善“一网一云一平台”,着力构建产业培育、政府治理、服务民生的大数据发展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企业反馈的需求信息(如图4)来看,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电子信息制造业,而通信业只有少量需求。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对于关键软件开发和设计、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物联网及云计算都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需求;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在智能终端制造、新型显示设备产业领域、电子元器件等方面提出了技术需求;通信业主要基于北斗定位和5G技术方面提出了技术需求。

图4 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技术需求产业分布情况

4 贵州省企业技术需求征集面临的困难

4.1 技术需求描述不够明确

技术需求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关键和前提,有效的技术需求来源于对所在行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悉[2]。此次企业技术需求征集活动发现,很多企业反馈的技术需求不明确,技术要点不清晰,填表人员专业性不强,无法清楚描述对技术的需求,且技术需求的凝练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有的企业甚至只填写了企业简介,说明企业对于此次技术需求征集活动重视程度不够。

4.2 宣传力度不足,企业持观望态度

有的企业对我们的工作并不十分了解,在企业未从官方渠道了解本次活动时,通过邮件或电话方式收集部分企业技术需求,导致企业对本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不愿配合填报,除此之外,有的企业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选择不公开自己的技术需求。

4.3 调查方式过于传统,有待更新

通过上述3种传统调研方式对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收集,科技工作者一般需要跨越空间障碍,深入企业一线对企业进行详细调研,运作速度较慢,收回问卷后需工作人员对企业各类信息进行手动输入再对相应指标进行分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此过程成本高、效率低。

5 推动企业技术需求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1 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企业明确具体的技术需求目标

组织线上对接会,邀请各行业专家介绍行业发展动态,组织企业报名参加。有的企业对自身技术需求尚不明确,有可能在参加线上对接会的过程中,发现企业某项技术有待提高,从而产生对这一技术的需求。当企业找准技术需求后,当地科技部门要引导企业用文字或图片等多种形式精准描述出来,这样才能有助于寻找技术来源,明确技术需求方向,把握技术需求内容,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技术需求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挖掘自身的技术痛点和技术需求;广泛征集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最新科技成果,分领域梳理相关科技成果,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常态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会;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打通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科技成果供需信息的交流渠道。

5.2 利用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要顺应传媒格局,善于利用媒体资源,做好宣传工作。要针对企业特性,丰富报道样式,拓展传播渠道、传播载体,从厅官方网站单一媒体向多媒体拓展,除省科技厅官方网站外,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等主流媒体以及日常用的社交媒体软件,都可以作为我们向企业传播政务服务信息的平台。

5.3 开发网上填报系统,线上征集企业技术需求

线上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无地域和时间限制等特点,摈弃传统调查中耗时耗力的弊端,展开调研工作。科技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调研、引导企业进入系统线上填报双管齐下,填报完成后便可一键导出企业信息,还能批量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这样,人工操作部分就下降到相当低的程度,既提高了效率,又能保证准确率。

猜你喜欢

贵州省机器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鉴赏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