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BC 国际合作模式在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中的应用

2021-02-27那丹红邓龙照岑学徐

中国港湾建设 2021年2期
关键词:科伦坡码头集装箱

那丹红,邓龙照,岑学徐

(1.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7;2.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30)

0 引言

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中部,是南亚地区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科伦坡港是斯里兰卡最大的港口。2009 年2 月,科伦坡港扩建项目——南集装箱码头(即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项目公开招标,恰逢全球金融危机,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CMHI)(现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港口”)经过专业判断、审慎分析,坚决跟进投标;7 月,招商港口联合斯里兰卡当地企业Aitken Spence(CMHI-AS)成为该项目的唯一投标方;2010 年9月斯港口航空部和港务局代表斯政府向CMHI-AS联营体发出中标函(LOI);BOT 协议最终于2011年8 月签署,特许经营期35 a,总投资逾5.6 亿美元,是当时斯里兰卡国内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同时也是招商港口第一个海外BOT 项目。

项目于2011 年12 月正式动工,仅耗时18 个月,至2013 年 7 月即实现首期 440 m 岸线投入运营,于2014 年4 月实现工程整体竣工。项目总工期28 个月,比BOT 协议工期提前32 个月完成建设,工期缩短53%,创造了海外版“中国速度”。国际知名项目咨询管理公司(美国AECOM)+ 国际先进技术标准(英国标准)+ EPC 总承包(中国港湾)组合而成的ABC 国际合作模式(美国管理+英国标准+中国速度)的应用是本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 项目概况

科伦坡港位于斯里兰卡西南沿海凯拉尼河口南岸,濒临印度洋北侧,是斯里兰卡最大的港口,由于其优越的区域位置,已发展成为南亚地区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随着吞吐量的快速增长,科伦坡原有老港码头利用率已上升至95%,吞吐能力不足导致其在印度次大陆中转箱市场份额下降,影响业务稳定和拓展。

为提升竞争力,斯里兰卡港务局计划在原有老港西侧开辟新港区,通过建设双环保防波堤形成掩护水域,掩护水域内规划东、南、西3 个集装箱港区。其中南集装箱码头为第一期开发,建设1 200 m 码头岸线,陆域纵深439 m,年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为240 万TEU,码头结构按照18 000 TEU 集装箱船进行设计,码头面高程3.0 m,设计底标高-18.0 m。

项目位置如图1 所示。

图1 科伦坡港扩建规划图Fig.1 Colombo port expansion plan

2 项目实施模式的推进方案

为保证工程自BOT 协议生效日(即35 a 特许经营期生效日)始能顺利进场施工,提前达产运营,前期的策划和准备工作显得至关重要。CMHI-AS 在获得斯里兰卡当局授出的中标函后,迅速于2010 年12 月成立筹备委员会,下设的工程建设小组立即开展项目实施模式的策划和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2.1 项目管理模式

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项目是招商港口第一个海外BOT 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参与方众多,受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多方面影响大,另外协调合作各方利益、当地政府部门程序要求和设计、承包商之间关系的难度大,造成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复杂多变。

为减少业主方的项目管理人员数量,同时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本项目管理采用了目前国际上较规范和成熟的管理模式,委托予具备雄厚实力的国际咨询公司,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大型国际项目管理经验,熟悉国际设计标准和相关规范以及当地法律、法规,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强,由其组建项目管理团队代表业主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合同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管理,业主不参与具体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进行决策和确认[1-8]。

2.2 项目发包模式

工程建设小组对国际上常采用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和DBB(设计-招标-建造模式)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见表1),从工期、工程特征、交叉作业、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合作伙伴因素考虑,为减少现场干扰、责任不清事件,做到人、机、材等资源的统筹分配,选择了工期短、责任单一、索赔风险小、管理简单的EPC 模式。针对此模式的风险点,工程建设团队在招商港口总部和旗下码头的配合协助下,对操作、工程、IT 及信息等业主需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制定了明确、清晰的定义条款,有力地强化了风险防控。

表1 EPC 和DBB 模式对比分析表Table 1 Comparative analysis table of EPC and DBB modes

3 ABC 国际合作模式的应用

为优化施工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干扰现象,缩短工期,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本项目根据建设内容主要分为3 个合同,即码头主体、疏浚回填及房建工程(码头操作系统由招商港口指定分包以便和现有码头的营运接轨)合同,QC/RTG 采购合同和其它流动机械设备采购合同。项目组织结构见图2。

图2 项目组织结构Fig.2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3.1 项目管理公司

确定项目实施模式的推进方案后,项目管理公司于2011 年5 月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国际工程咨询公司AECOM 作为项目建设管理的咨询工程师,并于12 月正式签署了项目管理服务合同。合同业务范围包括EPC 总承包合同、QC/RTG 采购合同和码头操作系统采购合同,分为合同前阶段和工程建设阶段。与国内普通监理方式比较,AECOM在合同前期对项目整体介入程度很高,此阶段职责包括审核码头总体规划和施工总进度计划、招标图纸的设计和成本估算,准备招标文件和履行招标程序;合同后期即工程建设阶段,包含现场监督、项目管理及完工审核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所有业务往来均通过AECOM 书面下发指令,所有的指令变更均附有书面文件,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进行项目管理。

本工程项目是按照BOT 要求的英国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在工程验收时,AECOM 也是按照此国际设计标准进行完工审核,审核报告显示工程建设质量完全达到设计要求。2015 年初斯里兰卡政府换届之后,执政联盟曾质疑中方投资建设的科伦坡集装箱码头存在工程质量问题,AECOM 专业的验收报告为工程的合格质量提供了科学证据,有力地保障了招商港口的在斯投资。

3.2 EPC 总承包商

码头主体建设的实施采用了EPC 总承包模式,以先招标再议标的方式选择了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港湾”)作为本项目工程建设总承包商,于2011 年12 月签署了总承包合同。合同采用FIDIC 条款,具备国际性、通用性、公正性和严密性,合同各方职责分明,合法权益得以保障,问题处理机制严谨。

中国港湾结合本项目特点采用了总承包管理、切块分包的实施模式。项目设立总经理部,施工图设计单位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航院”),由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规院”)负责第三方审核;码头结构、后方堆场及道路、护岸分包商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航局”),港池疏浚与陆域吹填商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航局”),附属建筑群由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公局”)负责实施。项目组织架构图如图3 所示。

图3 码头主体建设组织架构图Fig.3 Organization chart of the wharf main body construction

本项目的设计要求高,全面执行BOT 及EPC合同条款要求,采用最新的英标、欧标、美标等国际规范、标准以及国际通用的软件进行设计。四航院按照项目部的统一部署开展设计工作。本项目包括40 个设计包,内含69 本设计报告,20本规格书以及1 481 张设计图纸。项目工期紧,因此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合理安排设计计划,并推动包括码头结构等级、堆场、闸口、码头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裂缝宽度沉箱配筋、轨道梁和桩基配筋优化设计、重箱堆场等的优化设计,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保证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中国港湾以及各分包商四航局、广航局、三公局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紧密配合、统筹安排资源并积极探索,进行施工创新,典型的包括采用耙吸船虹吹工艺,吹填一次成型,同时降低了吹填料含泥量;基槽爆破采用乳胶基制备站及混装技术,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施工能耗;码头胸墙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运用透水模板,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沉箱陆上出运采用高压气囊搬运,沉箱下水和拖运采用半潜驳,沉箱安装采用精安方法。通过这些创新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减低了工程成本。工程所有分项均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英国或美国的相关标准执行,经AECOM 监督及检验全部符合要求。

4 项目成效

根据BOT 协议,项目总工期5 a,其中第一阶段:自BOT 协议生效之日起30 个月内完成600 m码头建设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并投入运营;第二阶段:自BOT 协议生效之日起48 个月内完成1 200 m码头岸线结构;第三阶段:自BOT 协议生效之日起5 a 内完成全部1 200 m 码头的建设并投入运营。项目实际总工期提前32 个月竣工,提前6 个月开始运营,创造了海外版的“中国速度”。采用ABC 国际合作模式,在降低BOT 协议工期违约风险、减少设计变更、减少设计方和施工方的矛盾、缩短工期、规避施工中突发事件责任、减少业主协调以及总价控制等方面起到了保障作用,充分体现了国际合作,成为中资企业合法合规的典范。

5 结语

1)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提前32 个月完成工程建设,为提早达到营利状况创造了有利条件。2013 年7 月投入运营,较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前半年投产,运营第5 年2017 年即达到了设计吞吐量。开港运营以来,业务增长迅猛,带动科伦坡港在世界航运市场中逆势上扬,吞吐量年均保持10%的高速增长。

2)本项目是招商港口首个海外绿地项目,采用ABC 国际合作模式建设对加快工程进度、保障项目提前投产盈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缩短投资回报周期,为输出招商港口先进码头管理经验、打造企业品牌创造了条件,同时有利于推进海外投资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其它海外项目的开拓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借鉴模式。

猜你喜欢

科伦坡码头集装箱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放了我
环球图说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爆炸过后
“大众”日
我家住在集装箱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