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读书吧”阅读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1-02-27杨延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民间故事名著

杨延萍

(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阅读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始终秉持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这一理念,充分挖掘、创设多种形式的生活化情境,深入研究和探索阅读教学策略,服务于学生的阅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收集、整理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料,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丰盈阅读内容。应用多媒体手段,将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场景以声、光等形式再现,以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把书“搬”到生活中,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也与生活对话,把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投放到生活体验中,交互实践,融合体悟,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扩展了阅读外延。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栏目为例,采用生活化的阅读教学策略,有效落实教材编写意图,充分发挥其辅助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扩展生活化内容,强化阅读理解

在阅读活动开展前,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查找并了解阅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活背景等相关资料,设置生活化的阅读教学目标,具体细化阅读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通过适量的阅读书籍推荐,广泛收集生活中与阅读内容相关联的“故事”,再以文笔整理、口头讲述、相互评议等方式展示,最后让学生带着所读所感回归于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利用文本阅读过程中所挖掘的生活化内容,提高深刻感悟作品的能力。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完成从输入到输出,再由输出到输入的良性循环,实现拓宽生活化内容,强化阅读理解的目的。

例如,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主题是“从前有座山”,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由“你读过吗”引入我国的民间故事阅读。如利用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帮助学生增加中国民间故事的积累。二是“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把民间故事的范畴延伸到世界各地。在阅读生活化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广泛收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民间小故事。课堂上,学生声情并茂地将民间故事中动人的情节讲述给同学听,教师再组织班级学生评议,最后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指点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阅读,同步深化民间故事的教育意义。同时,为了拓宽生活化的内容,教师还应适当地补白,比如推荐一些较为浅易的外国民间故事,为学生概略介绍这些民间小故事创作的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阅读的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具有语言魅力的故事内容,其实都源于生活。通过一些简短的小故事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懂得将阅读中所通晓的转化到生活体验中去,同时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辅助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做到有所读、有所感、有所悟。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加深阅读体验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人们采用两种方式感知信息,即具体的感官与抽象地感知。学习者有四种基本的学习感知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是视觉学习模式。在阅读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正确适度地挖掘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音频、文字、图像、动画等生活化情境,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中已有的场景、知识、经验或能力,渲染与文本内容相应的气氛,并将文本语言镶嵌其中,直接作用于学生心理。增强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完成具体感官与抽象感官的连通。

例如,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主题是“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师创设生活化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边阅读边体验,边阅读边感悟,促进学生主动阅读、积极阅读,提高阅读名著的能力。如在指导阅读《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前,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看过的电视剧中的多幅剧照,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或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猴哥》,或在课堂上放映一些影剧的经典片段,如《三打白骨精》《美猴王出世》等。随后,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并阅读与图像、音频对应的内容。在富有情趣的阅读基础上,再自主阅读书籍中其他内容,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厚,情感体验更丰盈。阅读古典名著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期间,借助网络资源,选择性地为学生推送相应的讲解微课等,拉近学生与古典名著的距离。

三、关注生活化经历,交融阅读感悟

生活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因此,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还需要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因素结合到阅读中来,在文本中找寻生活的影子,形成具有生活气息的阅读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发现生活化的趣闻趣事,在阅读过程中,联系自身生活经历,结合文本深入体会,继而领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真正将自身情感和文章主旨情感深入交融,为感悟文本主旨、实现高效阅读奠定厚实的情感基础。

例如,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寓言小故事,以及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以巩固学生对于寓言小故事寓意的理解,重新梳理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进而将学习方法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收集适合学生阅读能力的中外寓言小故事,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引起学生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领悟做事、做人的道理。如在教学《叶公好龙》这个故事时,教师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将阅读中的所感所悟,关联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类似事件,即自己或他人是否也犯过像叶公这样的错误,加以编创现实生活版的“寓言故事”。再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生活中的“小故事大道理”分享,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结合阅读内容加深感悟。教学中,通过视频展播,直观地呈现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接着,阅读文本,学生自然为寓言故事的“小故事大道理”的能量所折服。再让学生搜集生活所见所闻的真实故事,以此作为素材,创编寓言故事。阅读生活化教学,教师须找准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融合点。

四、注重生活化实践,促进阅读内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了实现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方法,引导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内涵,又要带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阅读知识彻底吸收内化。适当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阅读后实践性作业,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来检验,更直观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主题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为了感悟世界名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围绕书中的主人公、语言表达和人物塑造方式进行评价交流,摘抄积累优秀的语言文本,养成坚持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交流时,以小组合作方式,组内进行阅读困惑的交流、整合见解等,并推荐小老师为其他学生提出解决策略,在互动中学习阅读名著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名著中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或主要情节,通过做手抄报、绘制名著插图等方法,形成可视化的思维,感悟名著的写作背景以及作品的价值。还可以让学生将阅读到的名著内容,讲述给同学和家人听,通过讲解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名著内容。教师鼓励并协助学生,自主开发策划简单的名著阅读主题分享会,发起学生之间的阅读评价等。在分享与评价中,学生在头脑中重塑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构建故事过程,在组织活动过程中,锻炼沟通技巧,实现阅读素养内化。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民间故事名著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