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溪县杂交稻制种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2021-02-27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尤溪县卷叶螟稻飞虱

柯 玲

(福建省尤溪县植保植检站,福建尤溪365100)

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历史悠久,由20 世纪80年代的三系杂交水稻中稻制种,发展到目前以两系为主的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尤溪县把“烟叶—杂交水稻制种”水旱轮作高效耕作模式作为农民增收产业的捷径来抓,全县烟叶面积常年在2 666.6 hm2,海拔500 m 以下适宜水旱轮作的稻田就有10 000 hm2。近年来,尤溪县烟后制种的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高,产值显著增加。从2015 年烟后制种面积200 hm2增至2019 年的700 hm2以上;平均产量从2 250 kg/hm2提高到4 500 kg/hm2,高产田突破5 025 kg/hm2;产值由27 000 元/hm2增加到54 000 元/hm2,高产田达到60 300 元/hm2;“烟叶—杂交水稻制种”耕作制已成为尤溪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杂交水稻烟后制种所处的时间节点和生产技术要求有所差异,使得杂交水稻烟后作制种病虫害的发生为害与一般的连作晚稻和烟后稻的病虫发生为害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特殊性,在相同条件下为害更重。2015—2019 年通过台溪乡清溪村、洋中镇后楼村和溪尾乡埔宁村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田病虫害发生与防控的实践,调查分析了尤溪县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流行规律,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制种户提供技术参考。

1 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主要病虫发生及为害特点

尤溪县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日期根据前茬烤烟的收获期和制种亲本生育期来确定,一般安排在5 月底至6 月初开始播种,9—10 月成熟收割结束,此时段气候条件正处于雷阵雨和台风雨高发期,气温高、湿度大,再加上制种田为获取高产量均采取高密植、高肥力,以及大量使用赤霉酸等,导致田间基本苗多、植株浓绿、稻株高大,造成田间荫蔽、湿度大、通风透光差,因此很容易诱发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1.1 稻飞虱

稻飞虱为水稻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在尤溪县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田的发生为害主要集中在2 个时期,1 个是秧田育苗期,此时期主要以白背飞虱为害为主,在尤溪县白背飞虱一般4 月上旬田间始见,5—6 月为白背飞虱发生为害高峰期。此时正值父、母本秧田期,极易受稻飞虱为害,不仅稻飞虱本身造成危害,若迁入的白背飞虱本身带毒率高,还极易引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常造成父母本不抽穗,尤其是父本严重田段无花粉可赶。另1 个集中为害期为7 月份以后的本田期,主要以褐飞虱为害为主,此时期为台风雨、雷阵雨多发期,冷暖气流活动频繁,造成褐飞虱迁入峰多,迁入量大,此时期必须以防治褐飞虱为主,以避免造成为害严重甚至塌圈。稻飞虱是一种具“迁飞性、隐蔽性、暴发性”的害虫[1],给很多制种户带来严重损失。

1.2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上常发性迁飞性害虫,通过外地虫源迁入和本地虫源的积累,第(四)3代至第(五)4 代稻纵卷叶螟(注:稻纵卷叶螟世代划分采用“双轨制”,用中文数字标出全国统一世代,后面括弧内以阿拉伯数字标出地方代)是尤溪县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为害的主要世代。7 月中旬至下旬为第(四)3 代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期,8 月初开始为第(五)4 代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期,但第(四)3 代和第(五)4 代发蛾期长,世代重叠严重。此时期制种田亲本正处于分蘖到孕穗旺盛生长阶段,稻株高大,叶片浓绿,极易诱发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若防治不及时造成全田白叶,甚至父母本抽不出穗来。

1.3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为水稻常见性病害。虽然杂交水稻烟后制种经历前茬烤烟的旱作,田间水稻纹枯病菌源基数相对较少,但是由于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特点,前期必须重施攻头肥,施高氮肥来促进快速生长,再加上高密植(母本密植16.65 cm×16.65 cm或16.65 cm×13.32 cm),田间较为荫蔽,通透性差,若再遇多雷雨天气,十分有利纹枯病扩展蔓延,防治不及时后期会造成剑叶枯死、稻穗变黑不能授粉结实。

1.4 稻粒黑粉病

稻粒黑粉病是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的重要病害,发生为害轻、重主要与亲本品种特征特性、田间花粉量、气候条件和用药时期关系密切。如果母本柱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大大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2],并伴随着阴雨天气候条件,则受害更为严重。据调查,杂交水稻制种田母本一般田间病粒率5%~10%,高的可达50%以上,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还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及其商品品质[3],该病是花器侵染(柱头)造成已授粉的种子变成黑粉而减产。由于尤溪县制种基地比较固定连年制种,土壤菌源丰富再加上种子带菌极易受到侵害。2016 年尤溪县因稻粒黑粉病危害造成533 hm2烟后作制种均不同程度发病,杂交水稻种子损失51.2 万kg,以12 元/kg 计算,全县共造成损失614.4 万元[4]。

1.5 稻曲病

稻曲病是后期穗部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尤溪县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一般在8 月底至9 月初开始抽穗扬花,此时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雾大露重,秋淋雨频繁,有利病菌侵染。

1.6 稻瘟病

稻瘟病发生与品种本身的抗病性、种植区域的土壤类型和气候因素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来个别防控不及时的制种田穗颈瘟为害较重。由于制种品种(组合)较多,受到区域限制单一品种(组合)连片制种面积不大,稻瘟病没有造成大的流行,只是局部发生。

2 防控技术措施

针对尤溪县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发生特点,在防控技术上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科学安排播插期,合理规划好父母本穗比,全面推广健身栽培技术,科学水肥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病虫情监测,抓住关键时期病虫综合防控技术的措施落实,即重点把好“种子消毒、培育壮秧、本田期关键节点重大病虫害的精准施药”3 个防控关。

2.1 种子消毒

首先要求用清水或10%~15%的盐水清淘种子,去除秕粒、半饱粒及病粒[5]。然后浸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防止病菌带入制种田。可选用三氯异氰尿酸浸种:先将稻种用活水预浸吸水12 h,捞起晾干水分后,再浸入40%三氯异氰尿酸300 ~500倍稀释液中消毒12 h,尔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催芽播种;或选用25%咪鲜胺乳油浸种。

2.2 培育壮秧

俗话说“秧好半熟稻”,培育好壮秧是做好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措施。在秧地的选择上要选择肥力好,排灌方便的田块育秧,不要选择在早稻、再生稻田周边的田块育秧。推广用吡虫啉种子处理剂拌种育秧,最好采取20 ~25 目的白色防虫网育秧,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虫害侵害,又可预防前期南方黑条矮缩病病毒侵染等。同时要加强秧苗移栽前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前1 ~2 d 施好送嫁药,此时花工省、用农药少,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培育无病虫秧苗和壮秧奠定基础。育秧期主要做好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及叶瘟等。

2.3 本田期关键节点重大病虫的精准药剂防控

抓住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等主要病虫监测与防治。

2.3.1 做好“两虫两病”防治从亲本移栽至孕穗期,必须抓住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和纹枯病等为重点的病虫监测与防治。7—8 月为稻纵卷叶螟第(四)3 代和第(五)4 代主害代高发期,在分蘖期凡百丛有稻纵卷叶螟新虫苞60 个以上;孕穗期凡百丛有稻纵卷叶螟新虫苞30 个以上均列为防治对象;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等农药。防治稻飞虱按防治指标,根据田间调查,每百丛水稻平均虫口达800 ~1 500 头,均须及时防治[6];使用药剂有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等。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要根据田间的实际情况把握防治适期,用三环唑、苯甲·丙环唑(爱苗)、井岗霉素等农药及时做好预防。

2.3.2 抓好破口抽穗期关键期病虫害的预防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穗颈瘟是制种田重要病害,特别是破口抽穗期雨日雨量多,更容易诱发病害的发生。应抓准防治适期,及时下药防治,一般使用2 次药基本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第1 次用药应在抽穗前5 ~7 d(即水稻叶枕平后3 ~5 d)进行防治是最佳时期;第2 次应在破口见穗期结合第1 次喷施赤霉酸时连着防治穗颈瘟一起施药。目前用于防治稻粒黑粉病和稻曲病的药剂有醚菌·氟环唑(尊保)、苯甲·丙环唑(爱苗)、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等;防治穗颈瘟可用春雷霉素、稻清等。

2.3.3 穗期的保护加强田间巡查,监控以稻飞虱为主的病虫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避免损失。

猜你喜欢

尤溪县卷叶螟稻飞虱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尤溪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崇明区稻纵卷叶螟历年发生特征分析
爸爸的手提包
不同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的解毒酶活性及对药剂的敏感性
“行贿妙计创新招,撒钱扔地独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