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卫河流域径流年际年内变化的量化分析

2021-02-25

治淮 2021年1期
关键词:漳河径流量台站

河川径流是地表水资源量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漳卫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人类改造建设活动,例如地下水的开采、修建水库和灌区等,使得漳卫河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影响流域蒸散发,对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漳河观台站、卫河元村集站1953—2017年共65年的资料,基于Mann-Kendall 法、集中指数等方法,进行径流趋势、突变和年际年内变化分析,对全面准确掌握漳河流域径流变化情况,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和延长预见期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区概况

漳河为漳卫河的北支,漳河上游有清漳河、浊漳河两支流,于河北省合漳村汇合为漳河干流,自观台入岳城水库。卫河为漳卫河的南支,支流繁多,于徐万仓与漳河交汇,进入卫运河。观台站为岳城水库的入库控制站,元村集站为卫河的出口控制站。

二、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评价指标

1.Mann-Kendall 法

Mann-Kendall 法(以下简称M-K 法)可以定量的识别连续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及显著性水平,被广泛地应用在分析降水、径流、气温等水文要素中。

对于年径流序列x1,x2,…,xn,M-K 趋势检验的统计量如下:

sgn 为符号函数,其定义为:

S 为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方差为:

其中,ti是第i 组的数据点数目。

标准化统计量:

在趋势检验中,对于给定的置信水平α,若M-K 统计值|Z|≥Z(1-α)/2时,拒绝零假设,即在置信水平α 上,时间序列数据具有上升或下降趋势,Z 为正值表示上升趋势,Z 为负值则为下降趋势。|Z|≥1.28,表示通过了α=0.1 的显著性检验;|Z|≥1.64,表示通过了α=0.05 的显著性检验;|Z|≥2.32,表示通过了α=0.01 的显著性检验。

(2)突变检验

为确保“双联”工作扎实开展,常委会在4月份召开了全县“双联”工作推进会,并研究制定了“双联”工作意见建议办理流程,对人大代表在“双联”工作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实行分类办理机制。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优势,认真尽责履职,积极投身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环保治理、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全县各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点共接待群众600余人次,在联系群众、汇聚民意、服务发展等方面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年径流序列x1,x2,…,xn,Sk为第i 个样本xi>xj(1 <i <j)的累计数,构造一个秩序列其中:

Sk的均值和方差为:

其中,UF1=0。引用此方法到反序列,把反序列xn,xn-1,…,x1重复上述过程,并且令UBk=-UFk。取显著性水平α=0.05,临界值U0.05=±1.96,将M-K统计量序列曲线UF、UB 和±1.96 两条直线绘在一张图上,若UF 和UB 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线之间,那交点对应的时刻是突变时间的开始。

2.集中指数

CI 指标通常被用来研究各月降水的不均匀性,本文将其引入径流的年内不均匀性分析。

式中:wi为第i月径流量,w 为年径流总量,亿m³。

表1 两站径流变化趋势检验表

图1 两站径流突变分析检验结果图

图2 两站径流集中指数年际变化过程图

三、径流的趋势检验及突变分析

1.趋势检验

利用漳河观台站、卫河元村集站1953—2017年共65年的径流资料进行M-K 趋势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观台站、元村集站的Z 值为负,观台站的M-K 统计量|Z|=5.58,元村集站的M-K统计量|Z|=5.09,均远远超过了0.01 显著性水平的2.576,说明其年径流量的下降趋势十分明显,观台站尤其是在1978年以后径流量已下降至接近于0的状态。元村集站的径流量1965年开始急剧下降,1968年开始缓慢回升,但一直没恢复到1965年的水平,1978年径流量再次减少,之后趋于平稳。

2.突变分析

对漳河观台站、卫河元村集站的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观台站1956年之后,UF 由正值转为负值,说明径流量开始呈下降趋势,1973年开始,|UF|大于0.05 置信水平的1.96,说明下降趋势十分显著。1974年UF 线与UB 线相交,可知观台站的年径流量发生了突变。造成突变的原因是:第一,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降雨量减少;第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第三,漳河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元村集站的UF 值于1967年后由正值转为负值,说明径流量开始趋于下降,1976年UF 线与UB 线相交,交点处于0.05置信水平临界线的±1.96区间之内,此后UF 曲线下降到临界值之下,说明通过了0.05 的显著性检验,径流量发生突变。观台站与元村集站的径流量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趋于减少,且均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突变,说明漳卫河流域在“63·8”大洪水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其径流发生变化。

四、径流量的年内分布情况

观台站、元村集站的径流量年内分布十分不均,1—5月径流量较少且差别不大,6月开始增加,7—8月达到峰值,9月再次回落。径流量集中在主汛期的7月、8月,其中1950—1990年,最大径流量稳定在8月,2000年之后则提前到7月。汛期6—9月径流量占多年平均值的比例在70%~80%,总体上,漳卫河流域径流量各月差异十分明显,呈现“单峰型”,分配比例则差异较小。1950—2010年径流量由丰转枯,最大月径流量出现时间提前。

对漳卫河流域径流量进行集中度年际变化分析,见图2。由图2可知,观台站的WCI各年波动较大,最大值为1996年的56.34,最小值为1983年的7.89,极值比7.14。其多年平均值为20.90,说明径流量月际变化显著。年代变化上,径流量集中度呈现降低—上升—降低—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径流量的年内不均匀度逐渐增加。元村集站的WCI各年虽然也有波动,但波动程度较观台站低,最大值为1966年的45.28,最小值为1961年的9.1,极值比4.98。其多年平均值为14.47,说明降水量年内季节变化显著,但不呈现月际变化。年代变化上,各年代径流量集中度差异较小,但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元村集站的径流量年内不均匀度减少,各月径流量趋向平均。

五、结论

(1)漳卫河流域的径流量呈下降趋势,漳河观台站M-K 统计值|Z|达到了5.58,卫河元村集站M-K统计值|Z|达到5.09,均超过了α=0.01 的显著水平,说明漳卫河流域的径流量下降显著。两站的径流量均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突变,除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外,大规模的人类活动是造成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但两者的影响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未来应加强对两者贡献率的研究,以更有效地为流域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2)漳卫河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各月差异明显。观台站的径流量呈月际变化,未来径流的分布的不均匀性将增大;元村集站的径流量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各月径流将趋于平均。两站的最大月径流出现时间将提前,这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文预测预报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猜你喜欢

漳河径流量台站
漳河轶事
漳河三棱镜
漳河有一水库群
寂静的漳河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工作回顾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一种适用于高铁沿线的多台站快速地震预警方法
长江大通站径流量的丰平枯水年划分探讨
基层台站综合观测业务管理之我见
MDOS平台台站级使用方法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