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豪华落尽见真淳
——赵文火山水画意境品读

2021-02-25撰文雨时

艺术品鉴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文火物象笔墨

撰文=雨时

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赵文火把视角投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之中。他笔下的山水画,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笔墨程式,在不断地写生与创作中,赵文火将“外师造化”与“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得来的生活素材与内在的精神意象相结合,凝聚成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使作品从物象表达深入到艺术本质的纯粹性。

赵文火 《大江东去》

艺术家简介:

赵文火,1963年生,字友君,浙江桐乡人。宋太祖三十四代孙。花鸟师承著名画家岳石尘先生(已故),山水师承著名画家曹文驰先生。得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舒士俊先生指导。结业于清华美院施云翔彩墨山水高研班、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汪为胜中国画课题研修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研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翰林书画院高级画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嘉兴画院特聘画师。

2019年在北京山水美术馆举办联合展览,2020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联合展览,并多次举办个人展览。2021年成功举办从艺40年个人作品展览。

2009年9月出版《赵文火山水画集》。2011年9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山水画册。《中国美术家—赵文火》。

2017年4月出版《翰墨名家—赵文火》

2021年10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芥子问道——赵文火从艺40年作品汇报展》图文集

丘壑澄怀 风骨清峻

赵文火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时常会外出写生。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方式与西方风景画中常见的聚焦于某一景物的客观描摹有所不同,它需要画家在真实的山水环境中饱游饫览,目识心记,在客观物象的表达中,融入精神层面的理解与感悟,在遵循阴阳辩证、对立统一的法则下,依照顾盼、交错、呼应等形式规律组合排列,形成繁简、虚实、主次、强弱有度的韵律层次变化。王维《山水论》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从王维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体会,凡作山水画,须先立意构思,然后动笔。如不反复推敲、精心思考,便容易形成秩序混杂、凌乱不堪的局面。赵文火在日常写生创作前,总会先将自己所要画的若干物象在脑海中进行统一思考,例如作品的主题立意、景物取舍、气象走势、写物留白等,力求做到胸有成竹,在笔情墨趣中书写胸中逸气。

赵文火笔下的山水气势磅礴、清新质朴、萧飒俊逸。他用笔灵动、用墨洒脱,无论是中锋抑或侧锋、逆锋抑或顺锋,都会根据需要随机应变。在其代表作品《三山五岳》系列创作中,留给我们的印象是,画家用心灵与自然交流、沟通、对话,他以古拙遒劲的用笔,将点、线、面与山水意象交融贯通,为平面化的空间增添了丰富性和流动变幻的美感。这些作品都是从现实中来,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洋溢着诗意的情怀与美感的境界。

烟云缭绕 雾失楼台

烟云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有的创作元素,尤其在山水绘画中,烟云雾气更是无数艺术家十分钟爱的表现对象,它一方面能够增强和烘托作品的气韵与意境,使得画面的视觉变幻更加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也显现出画家扎实的创作功底以及艺术创作始终要尊重自然形态的崇高品质。同时,烟云雾气的描绘,也契合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特征,通过对现实景象的拆分与构建,最终凝结成为山水画的意境和创作者的心境与诗境。

而赵文火笔下的烟云,即是遵循着从实境到意境,再到心境与诗境的完美转化。首先,写生是赵文火寻求创作灵感与营养的重要途径,由“外师造化”来积淀他对于自然万物的认知和理解;其次,赵文火以笔墨来写照祖国大山大水的磅礴气象;最后,从“中得心源”的层面将山水图示化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象征,凸显出不同视阈下的价值观和艺术观,从而演化为穿梭于物像之间的诗情画意。因此,赵文火笔下的“烟云缭绕,雾失楼台”不仅映射着他面对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时内心中无欲无求的坦然和释怀,而且体现着他想要抒写人间仙境的美好愿景和艺术追求。

书写意绪 自成一格

中国画传统笔墨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各种变革,这也促成了不同时期人们对水墨艺术的探索。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的绘画艺术离不开笔墨本身的表现形式。笔墨是任何材料方式都无法替代的,要对中国画进行较为深入的表达,离不开画家对笔墨本身以及其终极精神价值的追求与中华文化精髓的探究。笔墨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下每一位画家在艺术创作时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赵文火以自己的努力与实践,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从赵文火创作的系列山水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既有写生而来的物象特征把握,也融入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因素。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光元素往往依附于笔墨之中,画家通过阴阳虚实等方式来表现物象本源的、内在的光,传达出独特的审美内涵。“知白守黑”便是中国画的典型特征之一。赵文火在山水画创作中,有意识地将光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体系,以层层积墨的方法使刻画的物象之间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令画面层次产生神秘而微妙的变化。在运用光元素作画的同时,赵文火也对审美空间和艺术图式作了新的探索。他的山水画作品中,形是不同空间视角形象的综合体,其所刻画的山水造型,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形象,而是会随着视角的位置变化,产生不同的视觉体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赵文火寻找到了艺术表达的自我路径和笔墨语言的个性化特征。

心画合一 超然象外

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创造对象、升华自我的过程。中国的艺术向来讲求情与景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山水画尤其如此。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山水画归根结底是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体现了中国人对山水世界的感知方式以及对山水境界的精神寄托。它所力图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它所描绘的宇宙世界,既是真正的宇宙自然,又是最高尚化的人格世界。

赵文火的山水画创作,追求的是一种心画合一的艺术。他在不断思索、不断探寻的过程中,将自然物象与自己的心灵互证互生,深深契合。赵文火认为,天地万物并不是一个纯然独立的外在世界。作为一种独特空间意识的精神指向,天地间的山水意境既有着盘桓、流连之后由远及近、由近至远、回返内心的时空意识,也有着心态上的开合意识。赵文火善于自觉地把心灵外物化,外物心灵化,将身心与天地万物联袂一体,协调和畅,在秉持江南人文情怀的同时,汲取北国山水的苍茫峻厚,努力地探索实践使他的作品也在不断地充实与完善中,向着新的境界和审美高度迈进。

下图:赵文火《嘉陵江上》

猜你喜欢

文火物象笔墨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笔墨童年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听蝉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汶火精炖牛坑腩
37℃的男人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