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炳南:力证艺术的“自由”特性

2021-02-25撰文张敏

艺术品鉴 2021年34期
关键词:媒材自由水墨

撰文=张敏

此次对范炳南水墨艺术创作的梳理与展示,原意是以个人访谈内容作为素材的,但是他指定了一篇评论文章(学德Fan:《范炳南:中华水墨画的创新者》)作为文字推介的主体。选择此篇文章的缘由大致有二:一是范炳南信赖此类仅出于对作品认可而作一番推心置腹交流的情谊;二是范炳南认同作者围绕“中华”与“创新”两个关键词展开对自己水墨作品进行解读的立场。

由于缺乏对概念内涵的挖掘和对脉络梳理的诚意,“传统”与“当代”常成为言及水墨画创作时被套用的一堆概念,倘若不深究,“中华”与“创新”从字面看也要增加套用之嫌,然语言的置换往往展露不同的意图,这意图便是:范炳南并非固守传统,而是坚守“中华”二字,所追赶的不是由西方设立游戏规则的当代艺术,而注重水墨艺术在当下的生命力。

范炳南艺术经历之中有两个较为重要的阶段:拜师长安画派与1989 年旅居美国。向长安画派学习期间,他较为清醒地看到了“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真正精髓:置身于历史背景,发挥先锋思想,深入生活,画出当代作品。承接传统的同时便要关注当代,这是一种同步调,其亦与时代背景无关,指向的是艺术思想,甚至相比承接,能够画出符合时代的作品更为重要。基于对长安画派锐意改革思想所具有的深度认识,范炳南在这一时期消解了“传统”与“当代”这一对范畴的边界。唯消解,跨越媒材种类、高于笔墨价值、贯穿时代背景的称之为“中华”的精神才能被探寻到。

范炳南《关中麦黄了》180×97cm 2009 年

范炳南《墨的意向》248×129cm

人物简介

范炳南,笔名老陕。职业画家,古玩鉴赏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曾拜师山水画大师赵望云,后拜师何海霞。1989年定居美国洛杉矶,于1990年创办美国陕西同乡会,任同乡会会长。

伴随着此后漂泊异国的经历,这种精神的面貌及其所蕴含的价值更加明晰起来。范炳南旅居美国期间得以遍览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创变历程,但愈探究,愈无法将自己完全交由西方的艺术体系,无限背离故乡,却在更为自由的状态中触摸到了似书似画的形体结构上所承载的民族力量。范炳南由此做出选择:融会贯通古今、中西,探究如何以水墨为媒介,在当下情境中展现何为体现中华之精神的艺术作品。

至此之后,范炳南的创变陡然转换,成为站在创变的对立面:坚守。坚守艺术家个体性的身份、坚守一种大我的民族风骨、坚守水墨媒材和价值。这些坚守集中体现在他2021 年创作的抽象水墨之中,因此他不认为这批作品是续写,而是颠覆。过往已经可称为痕迹,现在他要考虑的,是当代。

仅靠坚守水墨媒材容易向虚无的民族主义倾斜是共识,然进入当代艺术一定要以终结水墨议题为结局吗?这一论断看似果断,实则有些悲观。不够果断又不甘沉溺悲观之中的艺术家的前进方式便只有一种,即寻找水墨创作在媒材特征与内容之间的平衡与契合。好在,范炳南是一位走得足够快的艺术家,10年前,他于西安美术馆举办的“粗枝大叶—范炳南出关问道”山水展宣告着范式结构的完整性,10 年后,他“無一物”再书写·范炳南水墨艺术展水墨作品中的点、拉、提、按等等运动轨迹则传达出超越抽象、表现形式之上的“再书写”体悟。这种较快的前进节奏意味着他的艺术生命将与中国现当代水墨史伴生很长一段路程,也意味着他的创作能够对中国现当代水墨历程中存在的“时差”议题有更大的贡献。

只是,种种经历和实践都意味着他只能是个例。范炳南旅居美国之时,国内在85 美术思潮热的推动下引入了大量现代图式,在一个还未到回归理性的阶段,另一边,异国探寻水墨画出路的艺术家渐成个例,老陕范炳南是其中之一。

多年以来,范炳南用自己最为熟悉的墨色,将那些时而信心满满、时而暂停、时而苦闷孤独的心路历程设置成为一个个暗语,潜藏在公开性的言论之后。黑色是墨的本色,范炳南善用黑色:铺满整个画面的墨色时能够泛出晶莹剔透的亮度;信仰、梦有关的作品中,呈包围状的墨总是为象征性的图像做整齐的裁剪;夜读、夜渡的黑又似有一丝平和和东方欲晓的期待感。不过,与其说善用“黑”,说他善用“本色”要更恰当一些,这个本色是指,既是主体又是对象的人本体。墨与人,本一不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以墨色带动肢体的行动式的创作都是基于他对本色的熟悉和了解程度;那些极具表现力“再书写”水墨,在看到以精炼老辣的笔墨语言、消解式的思维和图式表达何为中国精神核心时,观众切莫忽视那其中还包含着艺术家多年抗争积攒下来的情绪,似正气,又似怒气。

历史上,新潮美术风向的形成往往有赖于所谓在野艺术家对个人及群体文化权利的声张,范炳南是典型的在野艺术家,不谋官职,自己供养着自己的水墨图式。“养”的指向并非只有温润和趣味性,范炳南的“养”,是抗争式的。谈到此处,似乎应该对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推心置腹交流的情谊”做解释了,那仅仅是一种对个例和在野艺术家贡献力量认可的真诚度。

个例献祭于史观立场,实则是一种偏见和冷漠,范炳南正是在力证艺术家身份中最为重要的“自由”特性。

问:为什么不抱着更大的野心做蛰伏状呢?

答:因为我是斗士,不是潜伏起来的特务

左图:范炳南《夜读》188×145cm 2017 年

右图:范炳南《夜渡》188×145cm 2017 年

组图:范炳南 《再书写系列》 抽象水墨作品 122×120cm 2021 年

猜你喜欢

媒材自由水墨
赋材料以生命一一自然媒材单元课程教学探索
残葵余姿——基于媒材拓展的儿童线性写生实验
水墨
特殊美术媒材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代水墨邀请展
例谈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作业媒材的选择
水墨青花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