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傲入画境:冰雪世界里的花鸟

2021-02-25撰文郭瑜华

艺术品鉴 2021年34期
关键词:绢本雪景花鸟

撰文=郭瑜华

宋佚名《雪芦双雁图》(局部)立轴绢本设色原作尺寸:174.6×9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霜雪霁寒宵

唐志契《绘事微言》中说:“雪者有风雪、有江雪、有夜雪、有春雪、有暮雪、有雪霁、有欲雪、凡雨雪又本乎风势之缓急,想其时候方可落笔。”

雪的自然形态多种多样,观古人优秀作品中无不“妙造自然”,而其根本在对实物的仔细观察与揣摩,特别是花鸟画相对山水更加微观,而物种的丰富性又多于山水画,所以雪景花鸟相对山水来说会衍生出更多的表现技法,这往往也更为考验作画者的能力。

为此古人也总结出了一些雪景描绘的程式方法,例如,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提到:

“雪景山石皴法,宜简不宜繁,然有大雪、微雪、欲雪、晴雪之分。大雪则山石上俱作雪堆一片,空白应无纹理可见,但于山石之外,以水墨入胶,随山形石势渍染成雪,而山腳石底雪不到处,不妨见些皴纹。树身上边留白,下边少皴,枯枝上亦渍白挂雪。凡亭屋瓦面、桥梁舟篷皆有雪意,关津道路当无行人矣。若写微雪,则山石中疏皴,淡描于轮廓,外渍墨逼白而已。欲雪则天云澄淡,晴雪则白气仍存,至用粉为雪,加粉点苔亦是一法,止宜用於绢绫金笺之中,于生纸不甚相宜也。”

历代画家也在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雪景,因此也留下了不少传世名作,宋代佚名画家的《雪芦双雁图》,以及元代画家吕纪《寒雪山鸡图轴》虽然都以禽类为主,但却各具特色,前者将落于芦苇之上的雪以粉点出,极具轻盈之致,好似初冬时节;后者则给人以大雪弥漫之感,呈现一派严冬气象,在古树弯曲的躯干上,有几簇稀疏的枝条,而带雪的枝条上还有稀疏的树叶,几乎被雪掩没,山下面岩石,以及岩石中间伸展出来的一束竹子,亦披上了雪装。就直观感受而言,在看到两幅画作时,人们仿佛能深切感受到气温的差异。可见古人心思之绝妙,技法之高超。

但雪景花鸟绝不是仅仅为了表现冬季寒冷、凄清氛围的炫技之作,“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自然中的雪景花鸟被作者绘于白纸之上时,它们也都带上作画者的内心的情感,或是为了表达内心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情;或是为了涤荡心灵,追求解脱;又或是表现对生命坚贞顽强的礼赞,相信每个人见到这些画作之时,都会有所感悟。

明 吕纪 《寒雪山鸡图》轴 纸本135.3×47cm

南宋 徐禹功《雪中梅竹图》(局部)纸本设色 原作尺寸:29.4×926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极不知寒

雪因其洁白、无暇,被人们赋予了高尚的品格,所以在花鸟画中就常常出现被人们誉为“三清”的:梅、松、竹等不畏严寒的植物,文人爱雪,更爱雪中的美景,无论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雪与梅较量,还是“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想象,诗人无一不把花与雪当做自己人格的寄托,诗中如此,画中亦是如此。

雪景花鸟图在五代以前还不算主流画种,直到唐以后才成为兴盛题材。米芾《画史》中就记载了以范宽之画来换唐代僧人梦休雪竹的故事:

元 郭畀《雪竹卷》(局部)卷 纸本 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余以范宽图易僧梦休《雪竹》一幅,巨石倒影,下落叶数片浮水上,旁一枯木亦倒影。……今蔡胜道有六幅,长丈余,奇甚,大屋梁方可挂,森森如坐竹下。”

但遗憾的是,唐代的雪景花鸟画并无传世作品,后人只能在画史的记载中略微窥见唐人画花鸟的技法,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以王维张璪等人为代表,走水墨画风;另一类则以张僧繇和大小李将军为代表的没骨重彩画法。此后,这两种雪景花鸟的画法也由两宋继承,没骨重彩一路为宫廷院体所继承,水墨画风一路为文人士大夫所发扬。

花鸟画的创作,代表了作画者内心的学问与修养,将花鸟放置在冰雪之中则使其境界更上一层楼,例如,徐禹功《雪中梅竹图》与郭畀《雪竹图》就是这样的绝佳之作。前者,塑造了一株老梅,该株梅花自左向右,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横空掠出,凌厉恢弘的笔势大有横扫千军般的豪迈,凝重的墨色刚健遒劲,表现出雪中梅花的坚挺与刚毅。晶莹的花朵宛如白玉雕成,有着一种月色照耀下的静谧光华。许多的新枝冲破层层的积雪,俏然而立,繁星般的花蕾一串串的点缀在梅枝之上,带给观者带来雪后寒山月上时的生机勃勃感受。

后者则以阔笔渲染出背景的空旷和幽远,雪以留白写出,墨笔写竹,掺以赭石使墨色富有变化和层次感。茫茫雪野之中,竹丛由于积雪的重压而倾斜向一边,但却宁折不屈,显示了修竹的高风亮节。

这两件作品虽意在表现雪景,却没有把对于雪的描绘放在首位。而是将其烘托而出,以实衬虚,通过对于竹叶、梅干以及梅枝的细微刻画,显现出积雪的厚度与层次。虽无笔墨渲染,却是意境清幽,有着一派素面朝天般的从容与自在。而梅、竹自古便被视为表现君子清格的典型意象,加上图中有雪这种清爽之物,更给人以清气逼人的感觉,雪中梅竹傲立风雪的姿态也是文人君子清高、脱俗的人格品质的一种暗示。

元以后,梅花这一题材更是表现了作画者内心汹涌的情感,以元代画家王冕最具代表性,他的《墨梅图》中梅花不用色彩来表现,反而仅以墨色描绘,更显隐意清冷,再结合作者所处时代以及画中之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观者便能体会到画家的个人精神世界和不向世俗谄媚、低头的高尚情操。

南宋 林椿《山茶霁雪图》册页 绢本 设色24.8×2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梅花、修竹这类常见的植物之外,山茶也是雪景花中的一种,山茶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小寒二候的代表花,花大多数为红色或淡红色,多为重瓣,且花期很长,陆游就曾发出“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的感叹。

有了诗人的赞美,自然也少不了画家拿来将其入画,宋代宫廷画家林椿就曾作《山茶霁雪图》一幅。画面篇幅不大,仅描绘了三朵山茶,当观者看到此画时,首先被一仰一俯一含苞的花抓住了眼球,再仔细品味花心、花叶上的积雪,红色与白色相映,更显雪之洁白,花之娇艳,作者通过精妙的笔触,讴歌了生命之壮美,不得不令人钦佩。

千山鸟飞绝

诗人柳宗元诗句中,用千山之中都没有鸟儿的影子,来烘托冬季清冷、幽远之感,而在画家笔下,却用鸟儿依然傲立枝头,来加以表现寒冬的冷冽之感,虽手法不同,但也算殊途同归。从马远的《雪滩双鹭图》到李迪的《雪树寒禽图》再到吕纪《雪梅集禽图》无一不是如此。

元 王冕《墨梅图》纸本水墨50.9×31.9cm 故宫博物院藏

《雪滩双鹭图》中,马远以特写式的镜头描绘画面,这也是马远以“一角”之景寄托自己的家国悲痛的典型手法。画中,一对白鹭在水塘枯苇中歇息,其中一只藏在背风的石边苇子中,披着一身白羽,扭头张望,另一只在枯树干边缩颈御寒,虽然图中未见纷飞的雪花,却从老梅枝上的积雪及芦苇中的几处余雪,可见是雪后的河滩边,更显清冷。在梅梢枝头落了一对山雀,一只在俯首瞰视,一只刚落停枝头,发出喳喳叫声,因此引起苇塘中的白鹭昂首张望。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显出“鸟鸣山更幽”之感,凸显自然界生命之活力,可见作者的匠心独具。

南宋 马远《雪滩双鹭图》立轴 绢本 浅设色 59×37.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林椿《梅竹寒禽图》 团扇 绢本 设色24.8x26.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迪的《雪树寒禽图》则与马远表达之情相反,他是宋代宫廷画家,因而他的画风带着典型的精致感,画面开篇,一株枯树立于雪中,树叶已荡然无存,树杈疏落有致地指向天空,旁边留白,以示积雪。浅淡的色调与以墨染暗的天空形成强烈而不刺眼的对比,使人观之第一眼便落在“寒禽”身上。那只栖息于枝干上的小鸟,似乎是倦于飞翔,停在这里暂且休息,它安详地立在枝头上,凝视着微茫的雪色,显得是那么自在、平和,看不到一丝对凛冽风雪的胆怯、畏惧,全然无视自己所处自然环境的恶劣。在意境的塑造上,画家着意渲染冬季寒冷肃寂的气氛,然而在静寂中又透出自然界生命的活力,那在风雪中淡然挺立的、令人怜爱的寒禽,以及雪竹的凌寒不凋,显示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左图:南宋 李迪《雪树寒禽图》绢本 设色 115.7×52.8cm 上海博物馆

中图:明 吕纪《雪梅集禽图》立轴 绢本 设色 192×110cm 天津博物馆藏

右图:明 徐渭《雪竹》立轴 绢本 水墨 119×77cm

雪景花鸟画除了表现画家与世俗抗争的思想之外,雪景亦能催发出作画者内心积极乐观的一面,也就所谓的“兴之所至”。雪是冷的,在雪中画家乐于将花鸟描绘成为傲立风雪、朝气蓬勃的姿态,从万物不畏严寒的风骨中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不屈,这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借以对积极的生命精神的赞颂与向往。雪又是美的,画家身处茫茫白雪中,不免为这种美丽的自然之景所陶醉,雪的美激发了画家无穷的兴致和灵感,他们在雪中吟诗、泛舟、访友、寻梅、远眺等等,并以此题材入画,用以表现他们对冰雪世界的喜爱之情。

花鸟雪景中的即兴之作当属林椿的《梅竹寒禽图》最为典型,在不满方尺的画面上,仅安置一枝虬曲如弓的梅干和几竿挺拔如戟的竹枝,将梅树的老硬蟠结和竹篁拔地丛生的气势依生动的展现出来。主体寒鸴则处于画幅的显著地位,突出了安宁闲和的神态,配以雪天里翠青的竹叶和盛放的梅花,表达出了一种标格清远的意韵。

从技法上看,梅树枝干的用笔较为苍劲,勾、点、皴、染并用,笔画有抑扬、顿挫、断续、起伏的变化,突破了北宋院体花鸟画勾勒工整拘谨的矩度,吸收了南宋李迪较为豪放的树石画法,更真实地表现出老梅的劲拙。同时竹枝和竹叶的勾撇,笔力坚挺,与鸴鸟柔软的笔致构成刚柔的对比,使画幅在整体柔婉中增添一股清拔之气。

雪景花鸟从唐一路发展到清代,经历了观念、材料、技法等方面的转变,也不断被赋予着独特的思想内涵与审美意蕴,它的衍变体现了古人如何感受造化,如何得出心源。正如清人戴熙在《习苦斋画絮》所言:“昔人谓逸人畸士极意画雪,欲藉以自明洁清,予则安能?盖鄙性喜于冷淡中领寂寞之趣耳。”

猜你喜欢

绢本雪景花鸟
写意花鸟
喻天柱作品
折多山雪景
寻找中国最美雪景
雨花·艺术 徐华翎作品
《大坂山雪景》《高原平湖》
《鹿鸣》绢本设色
花鸟卷
雪夜遇熊
丁学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