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型企业转型的若干思考

2021-02-24王宝萍

中国民商 2021年12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贫困县

王宝萍

摘 要:我国近年持续重视贫困县的转型之路建设,而资源型企业作为贫困县转型的基础,深入探讨这类企业如何突破限制,将劣势为优势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助力贫困县实现路过式发展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贫困县视角,在说明资源型企业转型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基于研究视角的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策略。期待本次研究为贫困县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思考及合理的借鉴。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贫困县;转型升级

资源型企业依靠对所拥有资源的开发权开展初级加工,即依靠消耗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经济效益增长,这类企业存在着高强度的负外部性,资源在发展过程中持续少,并且不断加剧环境恶化。而贫困县资源型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为其必然途径。

一、资源型企业转型面临的困境——基于贫困县视角

(一)资源日渐枯竭

贫困县资源型企业所使用的资源多为难以再生的珍贵资源,这类资源总量规模有限,因近年企业发展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日渐锐减和枯竭,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形成不利影响,更勿论对于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负面作用。贫困县资源型企业发展多借助加大能源消耗以实现企业发展,这也不可避免地加大资源的枯竭及消耗速度。就现阶段各贫困县可用资源日渐减少的现实情况下,资源型企业发展必然要拓展新的发展思路,以突破现有的发展困境。

(二)资源禀赋较差

资源禀赋也可叫作要素禀赋,即指一国所持有的各类人力、资源、技术、土地等不同种类的生产要素情况。我国资源存储量丰富且幅员辽阔,但各类资源分布不集中,导致部分贫困县的资源型企业所用资源储量较低且禀赋较差,这对资源型企业的生产来说是个难以控制的限制。资源禀赋差造成企业惟有选用小型机械开发这一传统方式方能开展生产、加工,继而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生产成本与费用支出,难以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继而影响资源型企业的日常经营及后续发展。

(三)环境破坏严重

贫困县因为其经济发展落后,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而这类地区的资源型企业发展多以自然资源开发及利用为主,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为推动经济而恶性开发资源,继而对环境的破坏日渐严重。同时资源型企业在开采资源并加以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加工工艺、机械设备等,使环境破坏日渐严重。

(四)高素质人才匮乏

我国贫困县多处于中西部地区,相关多数资源型企业也分布于同一區域,这些企业的生存环境、发展现状及资源可持续性相对较弱,难以吸引高素质复合人才加入。同时,因为贫困县资源型企业多从事资源的开发以及基础加工性产业,这种传统的运营模式,对基层员工需求更为迫切,这也在一定程度地使企业忽视对高科技设备及人才需求的开发,导致人力资源储备短板。加上贫困县资源型企业在发展不重视创新,更不利于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及激励。

(五)产业链不完善

基于贫困县这一特殊视角的资源型企业毫无疑问对于自然资源依赖程度极高,这必然造成此类企业产品的整体低附加值不高,继而使相关产业链条难以具备完善性,资源型产品的高附加值全部向企业外部流出。有的贫困县资源型企业在发展前期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但在当前全国开展产业结构优化及调整的大背景下,部分资源型企业未能把握好延长资源产业链至高附加值发展的大好机遇,因而当资源日渐枯竭之时,企业未来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二、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有效对策——基于贫困县视角

(一)提高资源获取与保障能力,缓解资源枯竭困境

资源珍贵之处在于自身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及垄断性,随着贫困县资源型企业因资源标间导致自身发展受阻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这类企业要结合自身特征及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资源获取与保障能力,缓解因资源枯竭造成的发展困境。资源早已成为贫困县资源型企业确保实现有序、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这要求资源型企业一定要以有效、合理利用资源为出发点,开拓渠道寻找其他替代性资源,充分挖掘并拓展外部资源的利用,使资源储备得以增强,继而使企业生命周期得以延长,为企业顺利转型提供更充足的时间保障。

与此同时,贫困县相关政府要制定产业调整政策,为资源型企业转型提供保障。要借助对包括资源型企业在内的所有传统产业开展优化重组及升级履行,重点培育替代性及创新型产业,帮助资源型企业提升资源的获得能力,继而提升其资源利用效率,在推动贫困县产业结构真正实现调整与优化的同时,促进资源型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化。

(二)强化资源精深加工,提升资源禀赋优势

首先,贫困县要着重发展优势产业,一定要结合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准确把控新形势下的资源利用与发展,深入贯彻相关资源精深加工及利用的全新理念,为资源型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依托保持发展动力,继而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努力帮助资源型企业构建全新的发展理念与格局、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次,贫困县要围绕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作为招商基础,前往与之匹配的区域开展侧重化招商。如面向京津冀地区可以引导资源型企业将重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以实现资源的高效、科学利用;如面向长三角地区,则可围绕着产业梯度转移开展资源的二次投资布局,在争取大规模能源、新型材料及精细资源化工等高附加值项目入驻的同时提升资源禀赋。

最后,资源型企业可借助产业链的拓展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即利用产业链实现资源利用的横向和纵向双向延伸,使自身逐步摆脱对资源型产品的过度依赖,使企业支运营风险得以降低,继而形成独特的竞争能力及优势。贫困县资源型企业在延展产业链要依照资源的特征及所处行业性质综合决定。在此过程中,贫困县政府要完善产业结构及企业战略转型的政策引导,构建起与资源相关的“大型产业链”,将有限资源聚集于核心产业及关键点领域,以发挥出最佳效能。

(三)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近年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渐高涨,环境保护也由此成为经济进步、企业发展必须重视的基础。贫困县资源型企业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拓展发展空间同样要重视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以此为基础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对于资源型企业而言,因為不少资源本身不具备可再生性,因此明确循环资源产品可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的内在效率,减少资源对应的稀缺性及垄断性带上的弊端。

首先,资源型企业要明确环境保护责任,明确绿色转型。资源型企业要以明确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为前提,以所在贫困县政府的引导及监管为前提,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确保自身成为资源型有效利用的典型,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基础保障。

其次,利用好媒介监督,强化绿色发展行为。环境保护需要公众参与,资源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有外界监督,以使自身更好地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只有外部监督、公众监督到位,方能确保贫困县资源型企业真正直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并化压力为动力,以保护环境为根本,激活资源循环利用渠道,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绿色化行为。

再次,贫困县要处理保护与发展、人与自然、资源与企业等方面的内在关系,这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资源型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均要认识并领会此中蕴含的发展理念,在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指导的同时,也要重视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

最后,要重视资源利用,贫困县资源型企业既要全面称量资源利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确保以节约为先,持续提升资源利用的集约性水平;同时也要以满足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为前提对资源加以合理开发,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明确资源开发利用的底线与发展边界,平衡好资源的循环利用与过度开发。

(四)拓展高素质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储备

资源型企业在制定绿色转型及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拓展高素质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储备。即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的人才储备体系,拓展引进复合型人才的渠道。同时,强化现有员工关于企业资源利用与绿色转型方面的培训,使绿色转型思想与企业战略相融合,确保企业全员为企业有效转型与自身发展而奋斗。

第一,强化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引进规划,做好人力资源引进部署,壮大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建立并优化人才储备及激励的制度体系。第二,贫困县要优化高素质人才待遇,主动对外宣传引进优秀人才后可享受的各类政策,以不断吸引人才进驻;第三,建立起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才引进模式,借助通过新兴媒体等以确保人才引进渠道,丰富人才奖励扶持途径。同时可聘用优秀人才及专家为贫困县资源型企业引入人才献计献策,就制度层面持续健全贫困县的人才储备制度体系及环境建设;第四,创新人才储备机制,推动人才储备工作与贫困县域经济发展、资源型企业转型相协调。要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及优势行业,制定针对性突出的人才储备政策,推动县域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及人才结构的持续升级。

(五)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产业链延伸

其一,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包括贫困县在内的全国各地随着自然资源的持续开采与不断消耗,资源型企业均面临着要投入更大规模的人力、物力方能实现后续发展,同时降低资源枯竭带来的不利影响。面对此情况,资源型企业要借助持续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技术运行机制建设,提升自身资源运用的科技水平与创新效率。

其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型企业若真正确保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一定要在发展思路方面完全摒弃重发展速度、轻经济效益的传统,要在重视外延发展的同时关注内涵延展,即要提升产能与收入,也要巩固并强化资源有效利用及生态保护,持续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道路,确保技术水平提升之际,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其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产业转型也是促进资源型企业提升资源利用效能,确保稳定转型的重要手段。产业转型突出“循序渐进”的“非资源化”发展,这对于资源型企业转型最适合,企业据此要在第一时间内借助产业转型升级步入新产业,降低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实现自身健康发展。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部分贫困县的资源性企业在经济发展大潮的推动下,贫困的资源型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主动寻求全新的发展方式,基于发展所在县域经济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骁.数字技术助力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J].山东国资,2021(06):110-111.

[2]张晶,张俊,韩丽红.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扶植机制的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02):42-45.

[3]赵晓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7):143-144.

[4]李春华.关于资源型企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有色矿冶,2019,35(06):56-58.

[5]张毅峰,武素强.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J].山西农经,2012(03):56-61.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贫困县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海南:“智力扶贫”破贫困县人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