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武夷山万里茶道推荐申遗点现状与保护

2021-02-24童丽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4期
关键词:武夷山保护

童丽玲

摘 要:在万里茶道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文章对武夷山万里茶道推荐申遗点的保存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万里茶道;申遗点;武夷山;保护

万里茶道始于福建省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从伊林(现二连浩特)进入蒙古国境内,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是形成于17世纪的重要国际贸易之路。万里茶道不仅使武夷岩茶香飘万里,也深刻影响了沿途各地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武夷山茶叶种植历史久远,宋元时期长期作为贡茶,明清时期武夷山成为红茶发源地和重要的乌龙茶产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武夷山留下了众多与茶叶种植、加工制作、贸易、运输、销售和品饮相关的文化遗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万里茶道申遗的重要实物支撑。2019年3月8日,万里茶道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加强武夷山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必须同步跟进,并按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提高站位、增强保护意识、加大保护力度。

1 武夷山万里茶道推荐申遗点的认定

武夷山市于2014年10月组建调查小组,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专题调查工作。调查内容范围涵盖与茶叶种植、加工、运输、装卸、包装、销售等有关遗址和实物,与茶叶商贸相关的服务设施(商铺、客栈等),与茶事相关的管理机构、民间信仰场所,以及其他与茶事有关的可移动文物(茶具、茶书、茶票等)。万里茶道专题调查完成后,通过组织专家多次审核筛选,最终确定万里茶道推荐申遗点4处,分别为下梅村、武夷古茶园、武夷天游九曲茶事题刻、闽赣古驿道分水关段。

2 武夷山万里茶道推荐申遗点现状分析

万里茶道沿线文化遗产是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但是保留至今已历经数百年,它们的保存状况已不容乐观,亟待保护。

2.1 下梅村

下梅村是武夷山重要的茶叶交易集散地。清康熙年间,来自山西的茶商到下梅采办茶叶,茶商的到来造就了武夷下梅茶市繁荣,使之成为万里茶道的起点。村中有许多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古建筑遗存,各式各样的砖雕、木雕、石雕、彩绘等展现了古代工匠精湛的建筑工艺,是福建省内不可多得的古建民居文化遗存。下梅村主要遗存有邹氏家祠(图1)、邹氏大夫第、景隆号仓库、西水别业、邹家巷、镇国庙等。目前,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如邹氏家祠等保存情况较好,但村中其他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民居的保护情况则不容乐观。部分古建筑因无人居住无人管理,在风雨的侵蚀下年久失修自然性地损毁,加上有的村民保护意识淡薄,为改善居住条件,人为拆旧建新。这些行为都使下梅村的空间格局和整体风貌遭到破坏。

2.2 武夷古茶园

武夷山为丹霞地貌,地形复杂,茶园大部分分布在深坑幽谷之中,依地势垒砌石壁,培土植茶。武夷古茶园主要遗存有蓑衣岭古茶园、大坑口古茶园、佛国岩茶厂遗址、喊山台古茶园、慧苑禅寺等。这些古茶园都在武夷山景区内,属于寺庙或农民所有。近年来由于武夷岩茶热度不断高涨,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茶树采摘过度,盲目开荒扩大种植面积,都使古茶园受到损坏。慧苑禅寺因年久失修,山墙倾斜开裂,木构件腐烂,存在安全隐患,亟待修缮。佛国岩茶厂也因不当修缮失去原有风貌。

2.3 武夷天游九曲茶事题刻

清代武夷山物产以茶叶为大宗,武夷山税赋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茶叶的课银。与茶事相关的管理机构及公告文件也以碑刻石刻的形式保留下来。题刻内容既有官府解决茶事纠纷的公告文件,也有保护茶农、茶僧利益和禁止低价勒买茶叶的禁令,是重要的茶事物证。题刻主要包括按察使司题刻、林翰题刻、建宁府衙门题刻、孔兴琏题刻、杨琳题刻(图2)、清采办贡茶茶价禁碑。这6方题刻位于武夷山天游景区九曲溪畔,因处户外,受风吹日晒、雨水侵蚀,部分刻字已模糊难辨。

2.4 闽赣古驿道分水关段

这条古驿道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地处闽赣交界处,是武夷山至江西铅山的交通要道,向北经分水关连接江西铅山。武夷山的茶叶多数是经这条闽赣古驿道行至江西铅山河口镇装大船再北上,这条古驿道是万里茶道茶叶运输贸易的重要见证。古驿道主要遗存有分水关遗址、黄连坑段古道及卷桥、孤魂总祭碑与祠(图3)、大安亭遗址、大安岭段古道。因现代交通的发展,古道被新建的公路切断或覆盖,丧失完整性,整体呈分段分布的局面。存留下来的古道,大安岭段保存情况较好。古驿道上的附属建筑,分水关和大安亭仅留遗址,卷桥部分桥台坍塌,整体保存尚可,孤魂祠受风吹日晒,略有损毁。

3 武夷山万里茶道推荐申遗点保护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维护文化遗产生态系统完整。万里茶道是文化线路遗产,它不仅包括古茶园、驿道、桥梁等遗存,也通过“茶”展现沿途各地政治、经济、宗教、生产生活方式。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相比,文化线路遗产空间跨度大并呈线性分布,跨地区、跨省乃至跨越国界。文化线路遗产既有个体价值,又有整体价值,保护过程中往往更应该注重整体的综合价值。推荐申遗点只是选取了部分文化遗产作为典型代表进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保护工作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忽略了文化遺产的整体性。在对推荐申遗点进行保护或利用时,不能对其他文化遗产点视而不见,要注重维护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二是深入调查,继续挖掘文物价值内涵。万里茶道文化遗产涉及面广,虽然之前为了准备申遗做了大量调查工作,但由于时间紧、人手不足等原因,对有些茶文化遗存没能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特别是在调查与茶相关的可移动文物方面,力度不够,范围不广,调查主要局限于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可移动文物数量偏少。但实际上,民间收藏着大量与武夷茶文化有关的文物,没有被纳入调查范围。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武夷山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应该重视加强对民间万里茶道文物的调查,对于研究价值较大的可以通过国有博物馆进行藏品征集的方式,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相关文物保存到博物馆里,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文物,也有利于今后对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展示。

三是分类梳理,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如从地理位置上看,万里茶道推荐申遗点主要分布在村镇和山野。位于村镇中的多为古建筑、古民居,如下梅村中的邹氏家祠、邹氏大夫第、西水别业等,而位于山野的则以摩崖石刻、茶园茶厂、古驿道为主。村镇中的古建民居容易受改建和拆迁等影响,位于山野的文物则容易受项目建设开发和交通道路建设破坏。因此,要想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就不能仅仅靠文物部门的努力,当地政府应该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各级领导责任制)。城乡建设项目开发应建立多部门联审机制,并加大宣传万里茶道推荐申遗点,做好保护标志,避免在项目建设中出现人为误拆或损毁现象发生。

四是明确步骤,加快推进联合申遗。万里茶道是一条跨越国界的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道路。武夷山作为起点城市,在万里茶道路线中具有特殊文化地位,要更加积极推动联合申遗的工作。武夷山曾于2014—2018年先后3次承办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为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做了大量工作。但联合申遗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协调沟通的国家和地区多,实现成功申遗必然需要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因此,在申遗过程中,一方面应认真审读和严格对照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梳理、查缺补漏,继续挖掘武夷山万里茶道的文化内涵,做好申遗文物本体保护和修缮工作,加强环境整治等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省份的沟通协作,持续打造和培育万里茶道文旅融合品牌,打出申遗特色,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为申遗加分。

五是优化管理,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冲突。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编制好武夷山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从整体上科学地指导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对于已开发成旅游景点的文化遗产,如古茶园、下梅村,应加强旅游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要做好旅游开发的科学规划,在统一认识、提升理念的基础上,坚持总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科学地做好全市旅游的总体规划。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从短期看,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确实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但长期看,只有保护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才有可能健康长久地发展,二者是能够实现共赢的。如福州的三坊七巷,正是因为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的高度重视,才免遭拆毁。经过保护和开发利用,如今的三坊七巷已经成为福州的必游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武夷山在推进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应多分析各地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因地制宜,拓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方案,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六是加强规划,制定科学保护措施。自2014年万里茶道遗存普查开始后,已精选下梅西水别业、下梅程春皋宅第、崇安江西会馆为第九批武夷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闽赣古驿道与关隘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闽赣古驿道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文物级别的提高,文物保护措施也应该同步提高,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保护措施。如下梅村,村中文化遗产主要是古建筑、古民居,且集中成片。要针对村镇中土木结构的老房子功能落后、不适宜现代人居住的实际,深入现场,分门别类地对每幢老房子的功能进行改造,对旧宅基地建房进行具体指导。对于无法原地的建设,选择在保护区域以外的周边地带建设新村。对于村落内的文化遗产应严格按规划进行科学管理、统一规范,按规范要求修缮、改建,彻底有效解决城村违章建房问题。对于现有违章建筑,以对景观影响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解决当前的违章建筑问题,以规范和疏导村民建房。

4 结语

万里茶道这条闻名于世的国际茶叶商路是中、蒙、俄三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迹。武夷山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作为“双世遗”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包括万里茶道推荐申遗点在内的每一处文化遗产,延续武夷山的文脉。

参考文献

[1]申報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万里茶道(中国段)文本[Z].内部资料,2017.

[2]常浩.万里茶道福建段文物资源简析[J].南方文物,2019(4):249-252.

[3]刘晓航.万里茶道源头—福建武夷山[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5):20-22,82.

[4]陈容凤.万里茶道福建段史迹调查及初步研究[J].福建文博,2017(1):41-46.

[5]陈家康,陈容凤.万里茶道 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考[J].城乡建设,2017(11):77-79.

猜你喜欢

武夷山保护
愿乘长风看武夷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武夷山大红袍:天心禅寺蕴玄机
赣闽两地签署协议:共同呵护“同一个武夷,同一个遗产”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