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中国船级社“十三五”成就巡礼之非传统业务篇

2021-02-23

中国船检 2021年1期
关键词:非传统十三五绿色

随着全球国际贸易的增加、全球市场的形成,船级社的传统海上业务领域向非传统业务发展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在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过程中,非传统业务更是逐渐发展为现代船级社的标志之一。中国船级社(CCS)一直高度重视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十三五”期间,CCS始终坚持“安全、环保、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宗旨,坚持以独立、客观、公正的价值理念推动非传统业务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及高质量发展。五年来,CCS非传统业务规模达到历史性高点,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

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非传统业务是CCS业务的重要构成部分,规模已占全社业务规模的40%,其规模化发展是CCS实现国际一流船级社建设的重要一环。“十三五”期间,CCS继续发挥在体系认证、无损检测、第三方检验等领域的传统优势,以品牌效应和质量品质为先导,强化工程监理、监造、评估和公正检验、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继续扩大在陆上产业、风险防控、安全监管等领域的服务能力,还积极拓展了“两化融合”评定、安全技术服务、检测等多个新领域业务。

经过五年的努力,CCS的非传统业务延伸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网点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及专业服务机构。业务种类涵盖审核、培训、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并在服务认证、铁路行业标准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等新领域取得新突破。服务规模及能力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国内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其中,CCS监理业务实现了由单一现场监造向全过程管理转型、由以钢结构为主向市政和交通工程拓展、由以制造监理为主向业务链上下游业务延伸、由主体结构的修造监理向专业设备的咨询监理拓展。风险评价与管控业务从交通运输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中标成都市民政局养老服务领域安全风险源辨识评估服务项目。工业产品检验服务新拓展了在役管道开挖质量排查、焊接工艺评定见证监督、底片数字化扫描、底片档案系统建设等方面业务,实现了在油气管道领域首次且首家开展焊接工艺评定见证监督的突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咨询服务向互联网企业扩展,为滴滴公司提供咨询,协助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体系。助力智能交通发展方面开展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行业智能交通产品认证服务,向ETC龙头企业金溢科技公司生产的电子收费车载单元颁发了我国首个认证证书。单一产品服务向提供系统工程服务转变,在“白洋淀船舶清洁化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项目中,CCS将服务领域拓展至码头测绘、方案设计,景区的景观规划、水工规划设计、配套工程设施规划等领域。

在助推行业绿色发展转型方面,CCS通过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建设和市场开拓,参与了多个省份的绿色制造第三方评价工作,参与的多个项目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以及省级“绿色工厂”,参与了绿色数据中心的第三方评价工作,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华为集团的数据中心开展第三方评价工作;完成了安徽省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耗煤管理节能检测和诊断工作,开展了第一家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业务,为企业提升了节水效益。完成了多艘绿色智能船舶的监造项目,积极开展新能源(如海上风电、光伏等)及绿色港口相关业务,有力推动了相关行业的绿色发展转型。

新业务领域开拓方面,五年间,CCS拓展了多个高新业务种类,并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开启了非传统业务新纪元。例如,CCS所提供的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服务助力企业技术融合,促使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企业运行效率,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目前两化融合评定业务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自身能力建设是为业界提供更优质服务、助力行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十三五”期间,CCS的业务资质得以进一步扩大,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CCS陆续获得工信部批准的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机构资质;获得了国际铁路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RIS认证资质,成为首家取得IRIS认证业务资格的中国机构,也是欧洲铁路行业协会(UNIFE)认可的第十六家IRIS认证机构;获得了国家认监委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和国家认可委(CNAS)的实验室认可;获得了多个试点和非试点地区碳核查资质,成为目前为止国内地区碳核查业务覆盖省份最多的机构之一;获得国家认可委温室气体审定/核查业务资质,扩展了轨道交通产品认证资质;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产品认证及实验室认可资质等等。除了自身的资质建设外,CCS还加强了与科研院校、社会机构的合作,例如与厦门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中远海物流及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等达成合作意向,助力CCS实验室板块的建设。

服务质量更新升级

经过多年发展,CCS的品牌效应凸显。在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桥梁及市政工程钢结构的监理检测、港口设备设施的制造与安装监理、无损检测、第三方检验等众多非传统业务领域,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CCSI)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CSC)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之一,是我国认证领域的著名品牌。在《2018年认证机构发展报告》中,认证质量、创新、社会责任、信誉、品牌、效益六个方面的评价结果排名均在前30位的认证机构只有两家,CCSC便是其中一家。

“十三五”期间,CCS非传统业务的能力得到了专业机构的认可,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CCSC于2018年顺利通过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评审,正式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持续保持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工业产品检验、产品检测业务、节能减排业务新获得了CNAS的认可。其中,风电产品认证业务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认可,测试结果实现全球互认。2019年CCSC成为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核查机构,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备案的民航飞行活动碳排放核查机构资质,入选国家节能中心公布的“首批国家节能专家库机构成员名单”,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企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

五年间,CCS全程参与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极地科考破冰船、地球物理科考船、首艘万吨海巡船的设计咨询和建造监理工作;参与了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设备的监理;承担了港珠澳大桥SB01和SB04标段钢箱梁制造和安装监理工作,为该桥的顺利通车提供了保障;2017年,完成了当时在建的全球最大2000T风电安装平台“龙源振华叁号”的监理工作,该平台是集海上打桩、吊重运输、工程安装和风电场维护于一体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是我国海上风电从潮间带,浅海走向深海的又一利器;完成了中石化册镇海底管道KP7-KP15海底管道的后挖沟沉管监理项目,保证了中石化沿江炼厂的原油供应,创造了大口径海底管道后挖沟沉管作业6米的新纪录;2018年,成功实施中马友谊大桥钢结构无损检测和钢结构制造安装技术服务项目,完成了援乌兹别克斯坦挖泥船第一期项目管理工作,并被授予“中乌友谊25周年杰出贡献奖”。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CCS紧随国家重大战略和部的决策部署,在船舶、海工及能源装备制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资源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领域,相继承接了一批重大项目并高质量实施完成。海洋资源开发方面,中标了全球最大的首个风电单桩的无损检测项目;完成国内海洋牧场“百箱计划”之首座坐底式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养殖网箱“国鲍一号”的第三方检验。“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标了我国援菲律宾两座桥项目中钢结构制造质量管理技术服务、制造和安装阶段焊缝无损检测第三方监督抽检项目、援密克罗尼西亚客货船监理项目,完成了援孟加拉挖泥船立项可研等项目。雄安新区建设方面,完成白洋淀交通船和国事接待船船舶选型和动力方案专家论证和白洋淀清洁化改造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项目。在军民融合业务方面,优质完成了陆军冲锋舟、55马力舷外机和班用橡皮舟的比测项目。

规范研发方面,CCS积极参与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为检验检测和认证行业规范化、标准化贡献了力量。主持编写了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统一规范UR W 34:Advanc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materials and welds,这是IACS首个关于先进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将对使用绿色、环保和高效的无损检测新技术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我国水上运输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课题预验收,形成了《水运企业船舶碳排放核查技术规范》等十项核心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承担完成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船舶及海洋工程制造缺陷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围绕相控阵超声和衍射时差技术的应用,开展系统性的研究,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完整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船用厚板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技术(TOFD)及相控阵超声(PAUT)联合检测技术指南》等多项技术规范;参与起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办法》;参与《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随机”抽查管理办法》《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等多项安全标准、管理规定的编制;参与制定了《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编写指南》《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分类指南》《综合客运枢纽服务认证技术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系列行业标准》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承担公路水运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管理暂行办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诚信体系研究等多项政府政策性文件的编制和课题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支撑贸易便利化的港口设施设备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小微企业质量提升项目》等NQI课题;积极参与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各项岸电标准的编制工作,参与部长江流域低压岸电接插件调研,协助部开展港口码头岸电专业人员培训;协助交通运输部进行危险货物运输大调研,并独立承担了其中的液化天然气(LNG)可移动罐柜调研,形成LNG可移动罐柜多式联动专题研究报告;配合交通运输部牵头的中国加入ADR缔约的前期研究工作,编制ADR和中国标准体系对比研究报告;参与了工信部的公益性节能诊断工作,参与的省份数量和企业数量居服务机构首位,并协助工信部调研统计了2019年诊断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参与制定了《自动相控阵超声技术的应用》国家标准。此外,CCS还在2016年作为中国认证机构的唯一代表参加了《ISO/IECTR17028服务认证方案指南及示例》的编制工作,成为该标准的主要起草成员之一。

技术能力不断加强

优质全面的服务,离不开技术力量的支撑。“十三五”期间,CCS聚焦优质服务,按照“开放、创新、共享、引领”发展方针,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履职能力得到大力提升,在某些重要领域甚至开始扮演引领者角色。例如CCS承担完成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船舶及海洋工程制造缺陷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承担完成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我国水上运输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而这些,使得CCS非传统业务方面的技术实力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

绿色、环保已是行业趋势。CCS始终贯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投身到服务行业的绿色发展中,努力拓展绿色服务业务,积极开展和推广绿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在无损检测技术方面,专注于新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新技术及数字化检测技术的研究应用,减少了耗材的使用,降低了废水废渣的排放,推动了绿色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大型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数据,从而为基于风险的检验和资产延寿提供了技术基础。在行业标准方面,承担并完成了《船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和《集装箱制造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两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为促进相关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五年来,CCS非传统业务在创新技术方面持续发力,成果喜人。首先,深入广泛参与科技研究、标准制定,并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CCS参与标准制修订研究79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36项。牵头参与、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研项目以及科技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下达的科研项目,部分项目并获得专业奖项。出版各类书籍11部,在60余种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40余篇。取得软件著作权44项,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11项,授权外观专利1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还有1项发明专利已经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其次,以智能检验检测为导向,加强智能检验检测与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的对接,加大检验检测技术在交通、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将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检验检测深度融合,初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船舶、桥梁检测等领域,在检测准确性、效率和成本等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同时,以智能检验检测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运维也将为无人船舶等新型装备的研究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第三,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促进新兴技术在行业的应用落地。大力推进实验室试验能力建设的专项工作,开展了远程检测、在线监测和射线底片数字化等技术的研究,参与了工信部“船舶建造焊缝质量数字化检测技术研究”项目。在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以建立智能检验检测平台和标准规范体系为目标,开展了项目及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平台、自动爬行器、数据自动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加大检验检测新技术的研发和在桥梁、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基于上述研究,完成了艉轴管检测数据自动分析,榕江大桥、南京二桥、三桥等U肋焊缝熔深检测及疲劳裂纹检测等应用试验及现场检测工作,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和检测效率。签发了第一份IECRE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功率特性检测报告,成为了第一个签发IECRE整机检测报告的国内风电检测实验室,为中国海装风电机组顺利出口保驾护航。

第四,开展先进无损检测技术标准规范和应用体系的研究,推动船舶行业的检测技术升级,推动绿色环保的新技术应用。CCS完成了以数字射线、相控阵超声和衍射时差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行业应用标准体系,为检测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标准支持和技术指导,极大地推动了检测新技术在船舶行业的应用。同时,为推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与检验检测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发基于协作机器人的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艉轴管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和超声C扫描数据自动分析软件等功能模块,逐步形成围绕智能检测的完整解决方案。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CCS将进一步梳理传统业务和非传统业务之间的定位,不断完善非传统业务的企业治理结构,加大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推动绿色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服务行业的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

猜你喜欢

非传统十三五绿色
绿色低碳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
依托国际组织 保障我国非传统安全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