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下《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案例教学过程研究
——以庭院景观设计项目为例

2021-02-22张智勇汪忠浩褚群杰

绿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庭院景观设计

张智勇,汪忠浩,褚群杰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宣城 242000)

1 引言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随机抽取全国范围内高职院校开设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统计出开设率达100%,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是其重中之重,教师一般采用各类园林来进行课程讲解和案例绘制评析,案例占比达到30%-60%不等,本例中《庭院景观设计》是选自宣城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园林技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第六部分,总计8学时。自课程开设以来,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满足现代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

2 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更新较慢

在抽样的40所高职院校中,采用的教材出版发行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总体技术比较落后,难以跟上现代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表1)。

表1 40所高职院校中教材出版发行的时间

2.2 教学手段单一

在长期的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单一,设计理论与设计案例的结合率较低,基本上形成以理论讲授和案例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没有实际参与真实项目,电脑配备不足,很难与当前新绘图软件结合教学。

2.3 学情了解不透,创新不足

教师还是按照老式教学思路应对新时代的学生,没有对学生对象的具体学情分析,无法了解学生们需要什么,什么能够触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生的时代新思路矛盾或者背道而驰。

2.4 课程案例剖析度不高

仅仅就是绘制了一张平面图纸,没有让学生深入体验场景的尺寸空间和设计成果,更谈不上信息化的教学方式。

3 产教融合下的案例教学研究过程

3.1 单元设计理念与思路

3.1.1 教学内容设计

以“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为要素构建知识体系,以培养学生利用景观要素进行庭院景观合理布局能力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原则。

3.1.2 教学模式设计

以培养景观设计师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庭院景观要素空间综合布局能力为培养重点。按照“三步四环节”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课前导学—项目探究—总结提高”的教学步骤组织教学,在项目探究过程遵循4个环节既“理论讲授剖析设计理念—实地参观增强感官认识—合作探究优化设计方案—虚拟仿真体验设计效果”。

3.1.3 课时分配

课时的分配见表2。

表2 课时分配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

3.2.1 任务驱动教学

以学院设计工作室承接的“真实庭院景观设计”项目为教学情境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网络和线上学习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开展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

3.2.2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解决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运用SU软件、lumion软件、360全景软件和VR虚拟仿真技术体验设计效果。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方便教师辅助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

3.2.2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重点运用在学生感性认知阶段。通过对大量优秀庭院景观设计作品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际项目的具体设计流程;进而由案例提炼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巩固提高庭院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2.4 头脑风暴

培养学生的创意,从庭院设计主题的确定、景观元素的选取等内容着手,采取集中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集体智慧,使学生掌握庭院景观创意构思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2.5 实地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地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了庭院景观和现场状况,体会景观效果,感受空间构成。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3.2.6 情景模拟教学

学生完成庭院景观设计初稿后,加入情景模拟教学环节,即模拟设计方案汇报场景,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结合电脑演示汇报设计方案,教师积极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对方案进行点评和讨论。

3.3 教学实施

3.3.1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设计任务:庭院景观设计,同时上传庭院景观设的经典案例等相关学习资料,教师及时关注学生在课前学习动态,及时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3.3.2 课堂理论教学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丰富的庭院景观案例分析、高质量的图片、视频等,对教学重点及难点进行讲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保证正常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试探性引入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有疑问的话题、庭院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等进行开放式交流,在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扩大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3.3 实训教学环节

根据《庭院景观设计》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庭院景观设计实际,通过实地考察增强对庭院景观要素的空间布局的感官认识,在理论和实地参观学习的基础上,筛选优化优秀设计方案,应用SU、lumion、360全景软件将优秀方案生成三维立体效果图,并用VR虚拟仿真技术体验设计效果,再次疏理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最终方案。

3.4 考核评价

课程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实行“两个阶段、三方参与”评价模式;采用课堂考查、设计方案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等多种评价环节相结合(表3)。

表3 课程的评价体系

3.5 教学效果

3.5.1 设计能力显著提升

实施“三步四环节”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前后的对比学生设计能力显著提升,庭院的植物配植、地形处理、水体营造、园路设计、小品布置等设计要素的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3.5.2 行业认可度

2018级园林技术专业通过校、市、省、国家级园林景观设计技能比赛,获得了系列荣誉,学生平时作业也获得了行业专家、校企合作单位一致好评。

3.5.3 考核成绩

从图1中可以看出通过对近5年来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考核情况来看,2018级园林技术专业24名同学平均成绩比往届有明显提高,平均分达到90分。

图1 近5年成绩对比

3.5.4 学生参与度

从图2中可以看出:按照 庭院景观设计单元教学过程中按照“三步四环节”的教学模式,与同期开设其他课程相比学生参与度提升明显,达到100%。

图2 近5年参与度对比

庭院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采用“三步四环节”的教学模式的效果可以看出,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引导学生在景观设计中观察、感受、体验、和思考,从而获得学业水平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4 教学特色

4.1 教学特点

(1)“三步四环节” 教学模式,打破了单一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契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

(2)利用SU软件、lumion软件、360全景软件及VR虚拟仿真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庭院设计中尺度把握的问题,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解决教学难点。

(3)《园林规划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打破时空局限,提供在线学习与交流平台,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成效。

4.2 教学反思

(1)课程高质量数字化资源不足,开放性、共享性不够,需要持续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习领域与职场对接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国家行业标准、职业标准、设计规范的掌握,全面实现学习领域与职场对接。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设计庭院景观设计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回到庭院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新思路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