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林区云杉梢斑螟综合防治方案研究

2021-02-21徐辉业

乡村科技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云杉林区幼虫

徐辉业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昌岭山自然保护站,甘肃 武威 733104)

天然林在生长发育、演替的进程中,各种植物群落之间已经逐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协调的生态环境。而处于上述生态环境当中,多样性的植物群落使得天然林对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是,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天然林也会面临严重的病虫害问题。通过对外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灾害性气候是引发天然林病虫害的主要因素,风折、风倒问题不但会影响周围林木,还会引发天窗问题,为各种蛀干害虫、病菌繁殖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人类各种经营活动,也会引发严重病虫害问题。从当前天然林常见的虫害来看,主要包含干部害虫、树梢害虫、叶部害虫、果实种子害虫等。病虫害防治历来是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中之重。云杉作为我国特有树种,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其面临的最大虫害威胁为梢斑螟。近年来,云杉梢斑螟在我国多个天然林区中频繁暴发,不仅导致云杉严重受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然林区的生态平衡。对于云杉梢斑螟的防治,北美、亚洲、欧洲等地区均进行过相关的研究[1]。例如,从印度的防治措施来看,其主要是选择内吸性杀虫剂进行处理,如久效磷、甲拌磷、呋喃丹等,通过在土壤、树木根部位置施药,能够获得一定的防治效果。北美的佐治亚、佛罗里达、内布拉斯加等区域,采用氟虫腈、虫酰肼等对云杉梢斑螟进行防治,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整体来看,上述防治措施均以药物为主,对云杉梢斑螟的整体防治效果不够理想,尚需进一步优化调整。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来解决林业病虫害问题。因此,为进一步强化云杉梢斑螟的防治,本研究采用综合型防治措施防治云杉梢斑螟,为云杉梢斑螟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云杉梢斑螟简介

1.1 云杉梢斑螟生物特性

云杉梢斑螟隶属于鳞翅目螟蛾科(见图1),成虫灰褐色,翅展为24.0~26.0 mm,初孵幼虫呈红褐色,等到老熟阶段呈黄白色,体长为12.4~17.6 mm;蛹呈赤褐色,近羽化期呈黑褐色,体长为11.0~13.0 mm;卵为椭圆形,初产阶段为乳白色,后期逐步转化为桃红色,长径为0.7~0.8 mm,短径为0.5~0.6 mm[2]。

图1 云杉梢斑螟

根据林间观察统计数据,云杉梢斑螟约1 a 发生1代。1龄幼虫在当年存活于云杉新梢位置,通过取食中空针叶之后顺利越冬,第2 年5 月上旬开始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啃食叶肉,5月中下旬,幼虫开始转移,对新芽造成危害,6 月上旬进行化蛹,6 月中旬进入到化蛹盛期,6月底始见幼虫,7月上旬则进入到羽化高峰阶段[3]。一般来说,成虫羽化后3~4 d即开始产卵,7月中旬为产卵期,卵期约为10 d,7月下旬幼虫开始全部孵化,8月上旬进入到孵化盛器,孵化出来的幼虫开始爬至树梢位置,潜居在针叶内部,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期[4]。由于云杉梢斑螟的成虫个体相对较小,在风的作用下,能够进行远距离传播,且扩散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

1.2 云杉梢斑螟的发生特点

综合参考林间调查数据,云杉梢斑螟在幼虫阶段的危害期,相应天敌主要包含蜘蛛、红蚂蚁、鸟类等;进入到卵期,有七星瓢虫可以取食其卵粒。云杉梢斑螟的发生与区域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林区对应的坡向、海拔、降水、温度、立地以及林分等相关因素的差异性,云杉梢斑螟所产生的危害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完全相同的天然林区,低海拔地区梢斑螟的发生率通常要远高于高海拔地区,坡峡部位置的梢斑螟危害程度要明显高于中、上部地区,半阴坡位置的梢斑螟危害程度要明显高于阴坡,同时半阴坡位置的梢斑螟越冬幼虫通常都会提前3~5 d进行活动。

1.3 云杉梢斑螟的危害症状

梢斑螟是云杉面临的主要虫害。幼虫会对云杉新生树梢嫩叶、球果、花序等造成危害(见图2、图3),导致新的树梢无法顺利抽出,亦或是发生弯曲、下垂、干枯问题。在连年梢斑螟的影响下,云杉会出现树冠秃顶、枯梢密布的现象,生长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植株表现为灌丛状态。尤其是对于天然林区来说,云杉梢斑螟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大,严重阻碍云杉生长,如何针对云杉梢斑螟进行防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图2 云杉梢斑螟危害

图3 云杉梢斑螟危害导致枝枯

1.4 影响云杉梢斑螟的环境因素

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发现,云杉梢斑螟发生危害主要受气候因子、地形地势、林分因子及人为因素等影响。一般纯林重于混交林,低海拔重于高海拔,阳坡重于阴坡,坡下部重于中、上部,林缘及郁闭度较低的林分发生较重,越是人口集中的地段虫口密度越大,少雨干旱年份明显重于多雨潮湿年份。

2 云杉梢斑螟防治原则

云杉梢斑螟综合防治需要全面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促进健康的基本原则;坚持天然林区保健从基础抓起、全面提升控灾能力的基本原则;坚持生物控制至上、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科技支撑的基本原则。

基于天然林区的特征,云杉梢斑螟的防治需要从生态学角度着手,将综合治理作为防治的突破口,将防灾控灾作为主要目标,综合利用生物、营林、生态等多元化的防治措施,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防控体系。将常年监测与适时防治进行有效结合,轻微区域选择生态控制措施,重灾地区选择集中除治方案,推动生物防治、无公害防治、营林生态等方案的有效整合,同时充分结合梢斑螟各个虫态的最佳防治时期,科学合理的引入人工除虫方案,统筹协调阶段性防治、整体效果,才能够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5]。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措施

结合各地区云杉的生长习性,综合参考云杉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综合利用专业化的培育技术、管理技术对云杉幼苗进行保护,并在整个苗期强化维护管理,使苗木在初期具有理想的抵抗力,避免苗期受到梢斑螟的危害[6]。在此基础上,改善林地立地条件,适当密植,营造针、阔混交林,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林分本身的抗病能力,促使幼林提早郁闭减轻危害。

3.2 生物防治措施

对于天然林区的生态保护,需要全面宣传鸟类在虫害控制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元化的宣传工作,号召社会整体参与益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促使天然林区生物链平衡得以有效恢复[7]。在此基础上,严禁在天然林区周边使用化学农药,在保护区设置人工鸟巢,致力于为鸟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实际上,通过长久坚持生物防治,天然林区的鸟类往往只需要短短数年时间就能够快速增长,能够针对云杉梢斑螟扩散进行全面的防治,兼顾防治需求与生态需求[8]。此外,结合梢斑螟整个生长阶段,应当高度重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卵期有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取食卵粒;幼虫期有红蚂蚁、蜘蛛、鸟类捕食及白僵菌感染;蛹期有多种寄生蜂。注意在寄生蜂出现的高峰期避免用农药防治[9]。

3.3 化学防治措施

根据梢斑螟的生物特性,幼虫最为理想的防治期为5—6 月。此时,90%左右的梢斑螟幼虫均处在2~3 龄期,食量相对较小,同时抗性相对较弱,大部分幼虫这个阶段还没有转移到新叶上,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这个阶段可以选择Bt 混悬剂200 倍液或者1.8%阿维菌素乳油,也可以选择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3 000倍液或者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上述农药均属于无公害农药,不仅能够针对梢斑螟进行有效防治,同时可以对梢斑螟的天敌进行有效保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对较小[6]。对于已经采取郁闭的天然林区,可以选择森得保林业专用型粉剂,采用喷粉的方式,选择在多云或者阴天的清晨,从山下朝着山上进行间隔喷洒,不仅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也能够节约成本[10]。也可以根据林业部门实际情况,引入无人机技术进行喷粉(见图4)。无人机能够针对天然林区进行针对性地喷粉,保障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图4 喷粉无人机

3.4 物理防治措施

对于越冬期幼虫的处理,应当提前制订计划,开展人工作业规划,将被害的云杉树梢剪除,同时击落已经枯萎的树叶,并对林下存在的各种枯落物进行全面清理,集中烧毁,尽可能消灭越冬的梢斑螟幼虫[11]。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上述工作以后,需要落实林木、林地卫生工作,以便来年开展幼虫喷药防治工作,为后期进一步防控梢斑螟奠定基础。

云杉梢斑螟具有非常强的趋光性,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进行防治。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高频自动控制杀虫灯对梢斑螟进行诱杀,通常选择在6 月中旬时间进行设备的铺设。根据实际情况将对应的设备放置到开阔区域,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统计杀虫的具体情况,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12]。对于面积相对较大的天然林区,也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在成虫羽化盛期,选择适合放烟的时间段,通过释放敌敌畏烟雾、敌马烟剂等进行熏杀处理。

4 结语

对于天然林区云杉梢斑螟的综合防治来说,需要全面了解梢斑螟的生物特性,同时兼顾天然林区需求,基于防治原则,科学合理的设计综合防治方案,通过强化幼苗维护管理工作、幼虫期防治措施、成虫期防治措施、越冬期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等,保障综合防治方案的针对性、规范性、生态性。

猜你喜欢

云杉林区幼虫
不同药剂对2 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大兴安岭云杉的抚育方法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云 杉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塑 模
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