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为市桃园食心虫绿色防控措施

2021-02-21杨小龙叶开云

乡村科技 2021年26期
关键词:食心虫化学防治套袋

杨小龙 陈 洁 叶开云

(1.无为市泥汊镇农业服务中心,安徽 无为 238331;2.无为市森防站,安徽 无为 238300)

桃树是安徽省无为市最为常见的栽培果树种类。据统计,安徽省无为市667 m2以上成片栽培的桃树面积800 hm2,以露地栽培为主,设施栽培桃园仅20 hm2。桃果全部以鲜食果品上市销售,其中早熟(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中熟(7—8 月)、晚熟(9 月以后)品种比例分别为32%、58%、10%。桃病虫害种类多,无论早熟、中熟还是晚熟桃,其全生育期内枝干、叶部和果实都易受多种病虫危害。其中,蛀果危害的各种害虫,被桃农统称为“食心虫”。食心虫直接危害桃果,预防不及时常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桃病虫害防治中的重点。一般早熟桃品种受食心虫危害较轻。中、晚熟桃因为其生育期与桃食心虫的发生期重叠时间长,危害较重,因此,防治难度较大,防治成本较高,进而也对食心虫的防治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无为市桃产业正处于无公害产品向绿色产品升级的过渡阶段,桃果作为鲜食农产品,其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1 无为市桃园食心虫的主要种类

2018、2019年,笔者采用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诱芯(绿色中空橡胶塞、仿雌性信息素500 μg/支),以及该公司配套的三角形诱捕器、黏虫板,对桃园食心虫进行种群调查。每年随机采样100 个虫蛀果,调查蛀果害虫的种类和各虫种蛀果数量、蛀果率。通过性引诱剂种群监测及蛀果情况的田间调查发现,无为市桃园食心虫类型主要有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3种。2 a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种群量和蛀果量以桃蛀螟最多,2 a桃蛀螟的诱蛾量分别占诱蛾总数的66.51%、66.34%,蛀果量分别占总量的54%、56%(见表1)。这可能与无为市梨树、李树等果树栽培面积不大,而玉米栽培普遍有关[1]。

表1 桃园食心虫种类及蛀果情况调查表

这几种食心虫生活史与危害症状的共同特点为:以老熟幼虫在树体、落叶和土壤等各种场所越冬,翌年化蛹出土;成虫产卵于果实表面,幼虫孵化后蛀入桃果危害,造成果实内虫粪堆积、不堪食用;其发生时间、危害程度与湿度、温度、立地条件等生态环境关系复杂,预测和防治难度大。

1.1 桃蛀螟

桃蛀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无为市1 a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桃蛀螟为多食性害虫,除危害桃、李、石榴等果树和松、杉、臭椿等林木外,也是玉米、棉花、大豆、向日葵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1]。第1 代幼虫5—6月危害早熟桃等果树,其余各代幼虫既危害中、晚熟桃和其他果树,又危害玉米、棉花、向日葵等作物。其中,第5 代(越冬代)成虫主要迁飞至玉米、大豆等作物上产卵,以幼虫蛀食危害。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乱石缝隙、被害僵果、向日葵盘及玉米、棉花残株等场所越冬。桃蛀螟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对黑光灯和糖醋液趋性较强,对向日葵花盘有产卵趋性偏好,对雌成虫性信息素敏感[2],可利用桃蛀螟的这些特性开展监测与防治工作。

1.2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在无为市1 a 发生一两代,以末龄幼虫结茧滞育越冬,寄主植物有桃、李、梨、枣等多种果树。随气候和土壤湿度变化,桃小食心虫1 a内出现多个无规律的出土高峰,在不同寄主上其生长发育和繁殖世代也存在差异[3]。无为市区桃小食心虫在桃园内1 a发生1代,6月中旬至8月均见桃果受害,幼虫自果肩蛀入,蛀食15~20 d后病果落地。老熟幼虫在树盘周围土壤内结茧越夏越冬。成虫飞行能力不强,具有集中危害的特点;趋光性不强,但对性信息素反应灵敏。

1.3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在无为市1 a发生5代,寄主植物主要是蔷薇科果树。5—6 月第一二代幼虫主要蛀食桃等核果类果树新梢,并转梢危害;7—9月其余各代主要危害梨等仁果类果实,并转果危害。老熟幼虫在老树皮下、树盘浅土层或果实内或其他处越冬。危害新梢的造成“折梢”,危害果实的常造成落果,或使果实内呈“豆沙馅”。梨小食心虫成虫对黑光灯和频振灯等特定光波有趋性,雌成虫对糖醋液有补充营养的趋化性,雄成虫对雌性信息素趋性极强[4]。

2 无为市桃园食心虫的防治现状

目前无为市桃园食心虫的防治,主要利用化学防治和果实套袋2 种方法。无为市露地栽培、不套袋桃园面积650 hm2,占总面积的81.25%。据调查,露地不套袋中、晚熟桃每年病虫害化学防治次数8~10 次、每667 m2防治费用400~500元,其中用于防治桃食心虫的喷药次数达五六次,费用在300 元左右。防治桃园食心虫的化学药剂主要有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苯甲酰脲类(灭幼脲)、酰胺类(苯甲酰胺)、烟碱类(噻虫啉)及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甲维盐)等。由于桃园内食心虫发生世代多、发生期年季差异大、危害隐蔽等原因,预测难度大,化学防治适期不易把握,造成果园频繁施药,既增加成本,又污染环境。虽然使用的是无公害化学药剂,但过度用药也会给桃果食用安全带来隐患。果实套袋是防治桃园食心虫的有效方法,无为市套袋桃园150 hm2,占栽培总面积的18.75%。一般在套袋前施药一次后即能有效防治食心虫蛀果危害,减少化学防治次数。但套袋、摘袋费工费力,且套袋时间正值农忙时段,随着劳动力的日趋紧缺和成本的逐年上升,无袋化栽培渐成趋势。也有部分桃园采用灯光诱杀方法,但由于灯光诱杀法未能普及,少部分采用了灯诱装置的桃园诱杀控害效果不显著,甚至形成了聚集效应,引来桃园周边其他害虫。

无为市桃园食心虫防治方法落后,防治成本较高,防治用药存在安全隐患,迫切需要构建简便省力、安全有效的桃园食心虫绿色防控体系,为桃产业的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3 桃园食心虫绿色防控措施

绿色防控桃园食心虫,要求从桃园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达到控制危害、提高品质、保障果品安全、农药减量和保护环境等目的。

3.1 农业措施

合理修剪施肥、增强树势、营造通风透光的果园环境是提高桃树抗病虫能力的基础。此外,耕作方式和种植结构对桃园食心虫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防控作用。①梨小食心虫具有转主危害的特点,前期幼虫主要危害桃树等核果类新梢,后期幼虫转主危害梨树等仁果类果实,因此,应尽量避免桃、梨等果树混栽或邻栽,隔断梨小食心虫在寄主间转移,以减小防治难度[5]。②及时巡查清园,剪除枯萎枝条、捡出落果,将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桃蛀螟未脱出的幼虫带出果园杀灭。③种植豆科绿肥和禾本科草种,如紫花苜蓿、三叶草、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早熟禾、鼠茅草等,果园生草、刈割和树盘覆盖,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也有利于害虫天敌的富集和繁衍,从而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6]。④秋冬季结合施基肥,深耕翻土,杀死越冬茧,特别是在树盘下应使用微耕机翻土杀茧。⑤在桃园边缘种植向日葵和圆葱等寄主植物,利用桃蛀螟的嗜食性,诱集成虫产卵并集中杀灭,也可有效降低虫果率[7]。

3.2 生物防治

商品化的生物制剂,如绿僵菌、白僵菌等,对桃园食心虫的防治简便、经济、有效[8]。例如,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或将异小杆病原线虫现配成悬浮液,在越冬幼虫出土初期和盛期对地面喷雾1次,即可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在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成虫发生高峰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一两次,间隔3~5 d,每次每667 m2释放1万~2万头,虫蛀果可明显减少[9]。

3.3 理化诱控

利用频振灯、LED新光源杀虫灯诱杀成虫,可有效降低虫口基数。每2~3 hm2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LED灯1盏。在4—10 月,每日早晚开灯,诱杀具有趋光性的成虫。利用桃园食心虫内雄成虫对雌性信息素的趋性,在桃园悬挂性诱捕器。该技术已广泛用于桃园食心虫预测和防治[2-4]。将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外围开阔处,高度1.5 m 左右,每 667 m2设置 3~5 个,每 30 d 更换 1 次诱芯。水盆式诱捕器要将诱芯用铁丝固定于水盆中央、水面上1 cm处,水盆直径25 cm左右,盆内填加0.1%洗衣粉水,定期加水和清理虫体。黏板式诱捕器的诱芯要安放于黏板中央,适时更换黏胶,清理死虫和杂物。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具有高效、无毒、省时、省力等特点,通过干扰害虫的正常交配行为,可全年度减少害虫数量。杨鹤同等[10]通过试验,在桃园悬挂北京中捷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持效期6个月,当悬挂密度为600 根/hm2时,折梢率和蛀果率均下降至5%以下。李苗等[11]采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梨小食心虫交配抑制剂和释放装置,按每667 m2放置1台的密度均匀放置,定时喷射,其防效与常规药剂防治相当,安装简便,可在靶标害虫雄蛾活动时间段定时定量释放信息素,持效期6 个月,省工省力。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的性迷向防治试验也取得了类似效果[12-13]。利用成虫对糖醋液的趋化性,用塑料罐体或水盆装入糖醋液(按m(糖)∶m(醋)∶m(水)∶m(酒)=3∶4∶2∶1 的比例),加入少量杀虫剂,悬挂在树冠的中、上部无遮挡处,方法简单,取材容易,效果明显。果实套袋可以阻隔害虫产卵,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防蛀果措施,也可减少农药的使用,但由于用工多、成本高,不适合大范围使用。

3.4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法是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为将虫害损失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化学防治必不可少。采取化学防治方法进行绿色防控,要求做到准确预测和科学用药。防治桃小食心虫,应以树下防治为主、树上防治为辅。对连续多年高虫口的桃园,当性诱捕器捕获第1 头成虫时,即开始第1次地面施药,15 d后再喷施1次,压低虫口基数,使理化诱控和生态调控起效见效,做到后期不施或少施化学药剂。在性诱捕器捕获到桃蛀螟、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成虫后,应定时巡园查果,以折梢率达到5%或卵果率1%为防治指标,此时对树体进行化学药剂喷雾;发生严重的,7~10 d后再施药1次。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常用药剂有除虫脲、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螺虫乙酯及辛硫磷等。注意轮换、交替和安全使用农药,控制每种农药的年度使用次数,降低害虫抗药性,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4 结语

农业措施和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方法的综合运用,在低虫口状态下可将虫害损失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持续采用生物、理化防治措施,也可将虫口密度压低,从而实现化学农药的减量使用[14]。但由于地域差异、宿主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及食心虫行为规律的复杂性,这些控害方法必须经多年局地试验,不能简单堆砌,机械叠加,更需要力求简便、省力和廉价。因此,农技推广工作者应当提出符合无为市实际的绿色防控方案。

化学防治可以有效压低虫口基数,迅速控制虫害暴发,也为生物和理化防治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化学防治时如何做到科学用药,关键在于准确选择防治适期。一般情况下,果树上常以卵果率1%或2%作为化学防治指标,但由于桃园食心虫卵粒小,不易识别,普通桃农很难调查计数。如果将卵果率转化为性诱捕器引诱到的成虫数量来作为防治指标,在生产上就变得简单可行[15-16]。

对桃园食心虫进行绿色防控,既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外在要求,也是桃园现代化、省力化栽培的内在路径。研究无为市基于性引诱剂监测的桃蛀螟、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防治指标,对桃园主要食心虫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食心虫化学防治套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不套袋栽培对红色苹果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苹果免套袋栽培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北方大豆食心虫病防治措施分析
套袋加重柠檬虫斑的发生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食心虫真能吃人心脏?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