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雷器带电测试数据异常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

2021-02-17陈伟丽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3期
关键词:干扰因素

陈伟丽

摘 要:对于电阻电流试验方法(电阻电流基准方法)抗干扰性能差等容易导致避雷器电阻电流试验数据异常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角比较的避雷器负载试验方法最后,现场测量证明,该技术能够有效过滤电流和磁场干扰,准确反映对避雷器的性能状况。本文提供了现场发现技术的成功应用实例,以供参考。

关键词:避雷器带电测试;异常分析;干扰因素;对应措施研究;

前言

电压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在正常电压下运行时的运行参数来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及时报告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方法。对避雷器带电检测是对进入大地的泄漏电流的总电流和阻力电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对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阀门板是否处于退化和潮汐接收等恶劣状态。

一、避雷器及其在线监测概述

1.避雷器概述

对避雷器的结构主要由阀门板、导管和紧固件三部分组成,对金属氧化物对避雷器的质量有重大影响。为了降低成本,或者由于装配过程中工艺控制不佳,一些避雷针制造商一方面影响产品性能,另一方面影响其控制电涌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避雷针本身出现故障,则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对于正在运行的避雷针,必须切断前三个性能数据,通过电压测试和在线监测装置可以检测到交流漏电,这可以直接反映实际运行条件下避雷针的性能。由于现场测试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件没有详细讨论在线监测设备及其数据异常情况的分析、检测和诊断方法。在线监测装置有几种类型和测量原则。

2.避雷器在线监测数据异常分析

指定的值太大。根据测量原理,泄漏表给出的数值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对避雷器的内部阻尼导致电阻电流和总电流增加;避雷针阀的老化和损坏导致电阻电流和总电流增加;漏电表故障,密封不好时,室内须受潮增加或堵塞电流;保护圈与外避雷针接触不密切,保护效果不好,数值过大,且避雷针三相性能指标相差很大,也可能导致三相避雷针不一致。第一种和第四种情况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并可能成为设备事故,第四種情况通常发生在金属氧化物对避雷器作业开始时。漏电距离仪指示的值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底座绝缘差,且在漂移后指针变小;泄漏电压表与避雷器电气连接电路接触不良;小瓷瓶泄漏电流电路绝缘差;漏电表故障,密封不好,内部湿度后电流指示降低或堵塞;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它们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通常不需要紧急处理。

二、避雷器带电测试数据异常分析与应对措施分析

2018年,一家电力公司在多个站进行了对避雷器带电试验项目,并发现了不同间隔的对避雷器带电试验数据异常。多个避雷针的最大电阻电流超过初始值的50%,最大偏差为128%。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对避雷器带电测试数据的原因和干扰因素,并制定减少停电测试次数的对策。

1.阻性电流基波法分析

同时测量各相偶联剂的PT二次电压。傅立叶变换后,得到电压和电流的基本波分量。电压与电流之间的角度是电阻电流的夹角,等于基本波电压方向上基本波电流的分量。目前,许多基于电阻电流基本定律的避雷针驱动探测器具有相位角补偿功能,以补偿相位间干扰引起的误差。除了无相位角补偿外,数据精度由电压和电流之间的θ角度确定。这个测试方法主要有三个错误不同阶段系统和系统电压波动的影响可能导致θ偏差。由于PT信号读取位置不确定,不同时间点的PT信号读取可能基于不同的次PT接线盒,从而可能导致一定的错误。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如果避雷针主体与PT信号位置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由于使用了有线信号传输,信号传输受到环境干扰,发现与工作中的信号线有着密切的联系,无线传输受到电磁干扰的严重影响。以上三个方面是对避雷器带电测试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

2.基于三相电流相角比较法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因此空间载荷主体的干涉相对固定。可以直接测量甲、乙、丙二烯的总电流,并且可以计算乙、丙和乙的角度。总三相电流的初始角度已经包含空间干涉误差。在确认对避雷器正常性能的情况下,测量工作状态下的Ia、Ib、Ie,以获得thab0、μab 0.0 BC 0三相总电流之间的角度。根据《电气设备预防试验规程》的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对避雷器的通电试验。在一年内,同一组避雷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降解概率极低。假设c阶段避雷器的内部劣化,Rb总强度下降,电阻电流增大,导致Ib阶段角度发生变化。此时,相位c电流与相位a和相位b之间的角度变为ac1和θbc 1,相位a和相位b之间的角度变为ac1。

3.红外测温以及局放测试

红外线测温的应用。对避雷器的降解导致电阻电流增大,从而可能导致内部温度升高。红外温度测量可以直接反映对避雷器的降解。目前,红外线测温可以锁定设备的所有部件,误差控制在0.5c以下。由于现场大量测温,每个位置的温度基本上与通常在同一站工作的避雷针相同。应用局部放电试验。当避雷针内部恶化或装置的一部分接触不良时,会产生内部浮动电位器,该电位器的内部浮动电位器会随外部电场的整体电压而变化。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使用对避雷器局部放电检测仪同时检测三相并观察其相位和幅度。如果三个阶段同时存在且极性相同,则为外部干涉。如果其中一个阶段的值较高,而其馀两个阶段不明显,则可能会在避雷针内产生放电现象。由于局部放电测试仪对空间电磁场要求很高,因此该方法被用作辅助判断手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避雷器负载测试方法(电阻电流基波法)中可能产生误差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相总电流相位角比较的避雷器负载测试技术。多维诊断分析是结合红外测温技术和局部放电测量技术进行的。在现场测量后,提高了带电闪电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了闪电探测器的电气故障测试和诊断次数。

参考文献:

[1]严玉婷.避雷器带电测试的原理及仪器比较和现场事故缺陷分析[J].电瓷避雷器,2011(2)∶57-62.

[2]张伟平.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新方法[J].电瓷避雷器,2011(6):112-116.

[3]袁海燕.改进的特高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方法[J].电瓷避雷器,2011(6);76-80.

[4]杨殿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干扰分析[J].高压电器,2009,45(5);130-132.

[5]赵玲艳.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分析[J].华电技术,2009(9):55-57.

[6]宋运平.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方法探讨[J].硅谷,2011(23):36-37.

[7]高树功,沈映.氧化锌避雷器抗相间、空间干扰带电测试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4(12)∶15-18.

[8]王文珍,王志坚.35kV高压电缆头故障对策分析[J].山西电力,2013(1):50-53.

猜你喜欢

干扰因素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TJ—II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浅析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分析
结合科学课堂实践谈谈教师如何选材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常见干扰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浅谈电测仪表测量不稳定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低年级数学动手操作教学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