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

2021-02-17彭中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3期
关键词:公路隧道管理策略施工质量

摘 要:隧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隧道工程的不断增多,工程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本文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隧道工程是建设于地下环境中的工程道路。建设的目的是提供交通工具在地下通行的路径,所处的环境较为恶劣。隧道施工工程量较大、复杂程度较高,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而在施工前需要根据施工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由于隧道的地理位置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在实际工作当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存在。本文对隧道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深挖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做出有效安全管理手段,使得隧道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一、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存在风险因素

1.环境风险

隧道的土层结构不同,层级具备不同的物理形式。通过对自然土层进行分级,能够满足施工地层层次性质差异要求,在对土层施工时根据性质特点选择施工的方式。岩土介质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均会导致一定风险的发生,如流动性、粘性、变形、渗透性、含水量。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设施设置,包括各种建筑构件,管线、障碍物等,也会导致风险的发生。自然风险和环境风险无法预测,需要综合考量实际状况进行对应干预预防。

2.施工风险

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机械设备的质量对施工效果有关键影响。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达标、技术应用不合理等均会导致工程出现问题,爆破的控制不当也会引发施工风险。施工现场中如果未能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也会使得施工风险发生,如工作面塌方、密封漏损、瓦斯爆炸、电源连接不当等。隧道建设过程中挖掘设备备件的安装调试失误也会造成设备风险,隧道开挖过程中原材料的规格不达标或供应量不足等是主要的材料风险形式。

3.工程决策与管理风险

工程施工中人力方面导致的风险主要为管理风险及决策风险,工作人员参与决策时往往主观性较强,缺乏系统科学的决策、管理、组织方法。无法完全客观地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平衡,导致工程决策以及管理风险的产生。

4.周围工程建设环境风险

隧道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复杂,土质状况、生态状况、建筑材料等均是风险因素。所经过的建筑类型结构存在文物风险价值,上方构造、管道年限及地下工程有空间风险关系,生态及社会群体也是间接风险因素。

二、隧道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1.爆破安全工作的严格审查

爆破的安全性对于施工有重要影响,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对爆破装置做好严格检查。认真检查工作面是否存在险情以及支护的牢固情况,如果发现危石需要及时将险情排除,之后再进行加固,完成所有工序后方可进行工作。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装载适量的爆破药品,根据要求进行炮眼的填塞。爆破前做好人员的疏散,将工作人员及设备撤离到安全位置,观察响炮的个数,如果有哑炮的出现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在确定安全后方能进入作业区域。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瓦斯,应该对瓦斯浓度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机械通风以达到稀释瓦斯的目的。

2.加强隧道支护

隧道支护能够强化隧道质量,对于施工结构有直接影响。支护能够影响隧道的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科学的支护设计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隧道在进行开挖时要落实支护措施,包括严格砼喷射工艺,强化支护施工设备机械管理及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设备的规范性。强化对于施工工艺的控制,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操作,最后做好质量检查、执行检查及报验程序,形成对各个环节的优化控制。

3.增强安全组织制度措施

施工单位进行组织安排时,需要完全遵循隧道的实际设计方案,通过对工程计划、组织设计的详细分析计算完成项目的安全组织设计。实际施工时需要对工程进度、工程设计组织现状进行分析,落实好各项安全保护策略。为促进工程安全及整体质量的提升,监督安全措施在各个环节的落实,最终达到完成项目施工目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组织机构及安全制度进行完善,严格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设置安全机构及监管人员。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制定科学的安全责任制度,定期对安全制度进行检查。设定安全目标,通过奖惩制度完善安全措施落实,优化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工作人员按照明确的规章流程操作,确保资质经过审核后才能上岗,防止出现不具资质的工作人员参与施工。定期进行安全规范检查,做好定期检查的记录,防止非特殊工种者从事作业。

4.完善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的管理应该合理有序,事先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时严格执行。现场应该设置醒目的警示牌,在施工现场的危险位置设置防护,如安全措施、安全标志、红色警示灯等。施工设备需要滿足规程要求,其材质、立杆基础、杆柜、扫地杆、杆的连接、外侧防护、脚手板铺设等均需达标。避免通过推倒、拉倒的方式拆除,而是由上到下的逐步拆除,材料放置在合理位置。应用必要的机械手段参与作业,提升整体施工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的水平,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的失误。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装置配置,施工单位具有高强度的安全防护意识,进入现场的人员做好安全管理,佩戴安全帽等设备,小心谨慎规避风险。对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谨慎的风险防范意识,正确的施工管理态度对于工程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因而需要强化保险意识,将保险行业与工程施工各环节相结合。进行技术管理的人员需要强化对隧道设计及施工设计的分析研究,规避可能出现的工程事故,以有关保险的理论为基础,科学选择保险项目,尽量在施工发生时将风险最大程度转移。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失火风险发生的概率。在施工区各个洞口、井口及生活区等配置灭火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

三、隧道施工质量管理的优化路径

1.地质勘探的必要性

隧道工程的勘测过程当中需要用到一定的大型勘探设备,这一设备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的精密性极大,易受到周围的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展开施工,保证得到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在岩土勘探过程当中需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地势地貌的判断做出有效的前期勘探计划。对于一些地势较为复杂的地区,常常需要通过无人机技术对周围环境做出一定的侦查工作,才能展开后续的勘探工作。原位测试是隧道工程勘察过程当中,帮助作业人员了解土质情况,得出勘察数据的重要过程。原位测试上,对于原料的选择需要多加考虑,防止因为偶然性因素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同时在土质的测定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多个地点的土质情况,根据当地地理位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案,在具体的测定过程当中需要多次测量考察选取平均数据进行分析。

2.加强大型机械作业保障

在现代公路隧道建设中,我国普遍运用到大型机械设备参与到施工建设内。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的质量保障工作,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操作过程上要严格保障大型设备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规范其操作流程。同时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测工作,避免在后续的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安全隐患。

3.政府相关保障措施

政府要施工团队进行检查,规范企业自身行为。严查工程当中的贪污腐败的产生,特别是针对利用国家政策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一定要严格查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要存在合理性,考虑在施工的建设上有没有做到科学性,同时要保证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合理性。在政府工作人员方面要做好制度的完善,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复杂程度高,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均有发生事故的可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做好公路修建的统筹,按照科学施工顺序进行组织安排,推动我国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升升.公路隧道施工質量管理重点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4):149-150.

[2]焦斌.公路隧道机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要点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07):251-252.

作者简介:

彭中(1990.10-),男,汉族,重庆永川,本科,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隧道施工管理。

猜你喜欢

公路隧道管理策略施工质量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研究
某黄土公路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方案之得失
甘肃省公路隧道运营防灾及安全保障综合体系研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