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择时穴位贴敷对化疗相关性汗证的影响*

2021-02-14周建梅智晓旭刘建红鲍婷婷

西部中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气阴量表疗效

张 萍,周建梅,智晓旭,刘建红,鲍婷婷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 南京210009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近年来,恶性肿瘤总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化疗仍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临床数据显示,化疗后肿瘤患者汗证的发生率高达83.9%[2-3],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治疗的中断[4]。多汗证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会增加其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中医学认为,汗为人体阴液所化,藏于心,源于肾,汗出则是心阳鼓动,阳盛乘阴所致,肿瘤相关性汗证则是由于癌毒加之化疗共同耗伤人体正气,导致机体气阴两伤或阴阳两虚所致。本研究根据肿瘤本虚标实、气阴两虚的病机[5],以“益气养阴”“子午流注”立法,采用中药择时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108例肿瘤化疗相关性汗证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住院接受化疗期间出现多汗证的患者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中男49例,女57例;平均年龄(56.62±12.49)岁;多汗症分型:气虚证22例,阴虚证23例,气阴两虚证61例。对照组中男55例,女53例;平均年龄(57.26±14.06)岁;多汗症分型:气虚证27例,阴虚证14例,气阴两虚证6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恶性肿瘤者;2)无并发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脏器转移和损伤者;3)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者;4)中医辨证为气虚证、阴虚证或气阴两虚证者;5)一般情况良好,KPS评分≥60分,且自愿接受本治疗方案者。

1.3 排除标准排除:1)存在皮肤病变者;2)对本研究中药组方过敏者;3)因脑转移或肢体转移而出现神经压迫征、双下肢生理反射消失者;4)有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者;5)伴有远处转移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批号:210411,规格:250 mL/瓶),每次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疗法。1)贴敷中药组方及制备:北沙参6 g,黄芪15 g,麦冬6 g,五味子6 g,生地黄6 g,白芍6 g,桂枝3 g,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粒径为100~150目的细粉,以8份白醋、2份凡士林调制成膏状,制成直径为2 cm的药丸。2)辨证取穴:神阙;气虚加用足三里;阴虚加用三阴交;气阴两虚加用足三里、三阴交。3)择时贴敷:气虚,辰时至午时(07∶00-13∶00);阴虚,午时至酉时(12∶00-18∶00);气阴两虚证,巳时至午时(09∶00-13∶00),酉时至戌时(15∶00-19∶00)。两组均以治疗5天为1个疗程。

1.5 疗效评价

1.5.1 临床疗效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评定临床疗效。临床缓解:汗止,伴随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汗出明显减少,伴随症状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出汗及伴随症状有所改善,30%≤疗效指数<70%;无效:出汗及伴随症状均无变化,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2 健康状况评价采用身体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每10分为一个等级。根据治疗前后KPS评分,制定临床获益疗效标准。提高:治疗后评分增加≥10分;稳定:治疗后评分增加或减少<10分;降低:治疗后评分减少≥10分。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表明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无法实施。

1.5.3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EORTCQLQ-C30)进行生活质量评分,该量表共30个项目,采用Likert4点评价法,得分为0~100分。功能维度、整体健康状态得分越高,表明功能越好,健康状况越好;症状维度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5.4 药物不良反应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V4.0,评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第5天观察组临床缓解92例(86.79%),显效8例(7.55%),有效2例(1.89%),无效4例(3.77%),总有效率96.23%(102/106);对照组临床缓解12例(11.11%),显效18例(16.67%),有效50例(46.30%),无效28例(25.92%),总有效率74.07%(80/108)。治疗第7天观察组临床缓解102例(96.22%),显效3例(2.83%),有效0例(0%),无效1例(0.94%),总有效率99.06%(105/106);对照组临床缓解18例(16.67%),显效14例(12.96%),有效44例(40.74%),无效32例(29.63%),总有效率70.37%(76/108)。在相同时间点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健康状况评价治疗第7天KPS评分,观察组提高64例,稳定39例,降低3例,临床获益率97.17%(103/106);对照组提高48例,稳定41例,降低19例,临床获益率82.41%(89/108)。两组临床获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生活质量评分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疲倦、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等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腹泻等症状评分及总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第7天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治疗后第7天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106 108角色功能44.48±8.54 42.43±9.98 2.206 0.029情绪功能72.42±8.95 69.81±9.52 2.066 0.040 t P 组别社会功能41.51±7.52 39.42±6.95 2.112 0.036认知功能65.12±7.95 66.61±8.52 1.322 0.188例数106 108观察组对照组恶心呕吐25.96±20.76 34.03±26.02 2.505 0.013气促30.18±6.46 34.43±7.08 4.585 0.000疼痛44.43±7.98 44.18±8.54 0.221 0.825失眠29.21±12.81 31.88±13.86 2.21 0.027总健康水平量表66.24±13.78 66.53±11.23 0.169 0.866 t P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106 108便秘34.43±7.08 37.15±8.46 2.548 0.012功能量表躯体功能67.96±8.06 64.82±5.39 3.356 0.001症状量表疲倦49.42±7.44 51.51±7.52 2.043 0.042症状量表食欲丧失29.27±4.89 28.78±5.41 3.640 0.000腹泻30.78±8.41 29.27±7.08 1.422 0.157 t P经济困难49.46±9.98 50.18±8.54 0.567 0.571

2.4 药物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相关性汗症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不仅与机体气血精液的耗损有关,同时与脏腑的运行也有一定的关系[7]。子午流注理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并对应十二地支,根据人体经络气血循行流注规律,将其与十二正经相对应。并认为机体的气血津液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时辰会流注到不同的脏腑经络中[8-9]。因此根据其病机,在不同的时辰给药,自然会对药效有不同的影响。

根据子午流注理论及脏腑学说,结合辨证,气虚证选择胃经、脾经、心经气血最旺盛的辰时至午时,取足三里、神门、神阙,贴敷扶正益气类中药;阴虚证选择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气血最旺盛的午时至酉时,取涌泉、三阴交、神阙,贴敷扶正养阴类中药;气阴两虚证则取巳时至午时、酉时至戌时,取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神阙,贴敷益气养阴类中药。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健康状态评价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量表、症状量表中多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健康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患者的自我评价标准模糊导致的评分不准确有关。

综上所述,以益气养阴立法结合子午流注理论的穴位贴敷具有益气固本、养阴清热、健脾柔肝的功效,可有效治疗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汗证及其伴随症状,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气阴量表疗效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