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成方:护航护渔守安宁

2021-02-11毛思洁通讯员陈佳雯责任编辑姚颖超

宁波通讯 2021年24期
关键词:风浪渔政渔船

文/本刊记者 毛思洁 通讯员 陈佳雯 责任编辑/姚颖超

一年365天,他时刻待命,出色完成一项项巡航执法及海上救助任务;被偷捕人员暴力袭击,执法艇被风浪托起近乎垂直,他临危不惧、镇定处置;连续航行30多个小时实施救援,身体因病痛无法站立,他咬牙坚持……他就是象山县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下属中国渔政33205船大副孙成方。

孙成方在海上护航护渔已整整40个年头了。从1981年参加渔政海上执法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炊事员、水手、水手长、二副、大副等职务。2005年,他任中国渔政33205船大副,承担起象山渔政海上巡航执法和海难救助双重任务。其间,他共开展执法检查4032次,查获违法案件791起,累计航行超过3万小时。孙成方是象山县唯一一位40年来一直奋战在渔政海上执法一线的“先锋将”,用其执着和坚毅生动诠释着“老黄牛”精神。

(上图)孙成方正在驾驶渔政执法船。

孙成方

象山县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一级主任科员。曾获得浙江省“最美公务员”、全国“最美公务员”等荣誉。

保护资源与违法者斗智斗勇

凌晨2点的象山石浦港,海面上没有一丝光亮。检查渔船、点齐队员、穿好救生衣……在石浦渔政码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孙成方驾驶的中国渔政33205船起锚,缓缓驶出石浦港,执行海上巡航任务。“如果没有发现偷捕渔船,一般在17点左右回港,每天至少航行10多个小时。”他说。

这是东海伏季休渔期间孙成方和同事们的工作常态。“今天不吃子孙鱼,明天子孙有鱼吃。”为了保护海洋生态资源,他们每天驾驶33205船在海上、港内以及沿海开展巡航检查,昼伏夜出,打击偷捕渔船,时刻上演着“生死追逃”的海上大戏。

象山渔政人都知道,在多艘渔政执法船中,33205船尤其不好干:巡航时间长、海区间距大、应急任务多、危险系数高。它要求执法人员日夜颠倒、时刻待命,尤其对掌舵的大副来说,要有高超的驾驶技术、丰富的航行经验来驾驭这片海。

“每当这种时候,孙成方总是冲在最前面,将个人安危全然抛诸脑后。”33205船二副徐永明回忆,2018年8月的一天,他和孙成方从石浦港出发执行巡航任务。航行8个小时后,凌晨2点左右,他们在雷达中发现东北偏东方向有渔船趁夜偷捕。为了不让偷捕渔船察觉,孙成方果断关闭航行灯,驾驶执法橡皮小艇接近偷捕渔船。

“快靠近时,他们也从雷达中发现了我们。”徐永明说。当时,偷捕渔民斩断网绳、扔下网具就逃。孙成方加足马力追赶,并不断通过喇叭喊话,要求渔民停航接受检查。不料,对方为了逃避检查,竟然暴力抗法。“三四个渔民用长棍、棒头、啤酒瓶、粗缆绳等作为武器,袭击我们,让我们无法靠近。”

孙成方和同事们一边躲避袭击,一边凭经验瞅准时机大胆强靠。追赶近4个小时、强靠4次后,执法人员终于从船尾跳帮上船,对偷捕渔民进行控制,将10余名涉案人员押解回港,移交公安处理。

“现在想想有点后怕,但那个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把违法人员抓获。”孙成方说。

在徒弟顾理可的印象中,每一次大风大浪里对违规渔船开展执法行动,危急时刻几乎都是孙成方挺身而出,驾驶橡皮小艇进行追捕。“师父不仅驾驶技术高超,还是一个神奇的‘活导航’。”顾理可说,“好几次执法时没有电子海图,他抬手就画,又快又准。只要有师父在,大家的心就很定,他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抢救生命 与时间和风浪赛跑

除巡航检查外,中国渔政33205船的另一个常态化任务是海难救援。

“外海有渔民受伤,情况危急,请中国渔政33205船立刻前往救援……”2016年一天凌晨2点多,正在执行巡航任务的孙成方接到救援任务,立即驾驶执法船驶向事发海域。当时,港内已有风浪,越接近事发渔船风浪越大,海面翻滚起4米多高的巨浪,仪表盘上显示风力将近9级。是冒着生命危险和风浪拼搏还是等风浪稍小后继续前进?孙成方想到危在旦夕的渔民,咬紧牙关、握紧舵盘,与风浪搏击,终于成功和事发渔船会合。将受伤渔民转移至执法船后,孙成方又一刻不停往回赶,连续航行30多个小时,为受伤船员争取到最佳治疗时间。

孙成方发挥“传帮带”作用,示范如何抛缆绳。

每一次救援指令的下达,就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生命安全的托付。孙成方说:“保障一个渔民的安全,就是保障一个家庭的完整。”

2020年9月17日凌晨,孙成方接到信息中心指令,有渔船触礁搁浅,船身已经倾斜,情况紧急。他果断下放橡皮小艇火速赶往事发海域,经过6个小时的救援,12名渔民和搁浅渔船都安全转移。孙成方和同事们回到石浦港,原以为可以休整一番,没想到又接到一起警情:两艘渔船碰撞,船体进水……他们再一次起航实施救援,最终9名渔民和事故渔船都得以脱险。

孙成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信念,无论是突发事故的救援,还是特殊天气的守护,他默默忙碌的身影一直都在。

象山三面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饱受台风侵袭。每次台风来临,石浦港都是风急浪高。不管是2013年的14级台风“菲特”还是2021年的13级台风“烟花”,孙成方总是驾驶着中国渔政33205船,顶着阵风,一次又一次往返港口和锚地,运送抗台保障物资,一遍又一遍对2000多艘避风渔船进行查勘点验,确保安全。

担任大副至今,孙成方救助拖带遇险渔船615艘,救起遇险渔民481人,挽回经济损失超3800万元。

家人眼中 365天24小时随时待命

谁能想到,在海上纵横千里的孙大副,上了岸却是“寸步难移”。

孙成方和妻子东亚芳结婚29年,家里大大小小事情都是妻子一个人操持。“他是不能出石浦的。”东亚芳打趣道。无论是双休日、五一、国庆还是春节,不要说一起出门旅游,就连春节走亲访友,去30公里外的县城姐姐家,他都是稍坐片刻就走,就怕队里有突发事件赶不上。“陪船的时间比陪我还多。”

2020年春节,孙成方和家人们正吃团圆饭,听到新闻里播放疫情消息。当时,孙成方便想,万一疫情从海上突破,那后果不堪设想。正想着,他就接到了值守港口的任务。孙成方二话不说,放下碗筷,喊妻子收拾衣服,匆匆赶回队里。他不舍昼夜,连续5天24小时值班值守,检查过往渔船,全力织牢海上防护网。

天天在海上跑,家里便顾不上。就连岳母生病住院,他都因为在海上执法,没有去看望。说起家庭,孙成方眼眶微湿:“我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愧对他们。”面对丈夫的愧疚,东亚芳坦言习惯了,更多的只是担心和心疼。

“海上执法危险系数高,他好几次回来身上都带伤,看得我心惊肉跳。”东亚芳说。长期在海浪中颠簸,孙成方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至今已经10余年,最严重时几乎无法站立。有一次在海上连续救援10多个小时,上岸后他一头栽倒在码头上。“让他休息几天,他都说队里忙,好了一点就上班去了。”

虽然孙成方不善言谈,但他会在妻子心情不好时,默默地烧好饭拖好地,也会在各个节日、妻儿的生日时,给他们发红包,这些都让东亚芳倍感温暖:“他的性格比较内敛,不会表达,但我和儿子都知道,他是爱我们的,这就够了。”

这么多年来,孙成方一直默默守着中国渔政33205船,无论是性能、设备,还是渔船的“小情绪”,他都了如指掌;巡航海域里的一岛一礁、一山一水,他如数家珍;钻研航行技术、传道授业解惑,他从未停止……这些都只为了在执法时能更快更准更安全。他舍小家为大家,把大半辈子的心血倾注在这条船、这方舵、这片海上,甘愿做渔区平安、渔民富裕路上的“护航者”。■

猜你喜欢

风浪渔政渔船
风浪干扰条件下舰船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
千舟竞发
不怕风浪的小船
East Side Story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举办衡水市渔业执法培训班
日称中国渔政船再过钓鱼岛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