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田里到碗里

2021-02-09张晓霏

海峡旅游 2021年12期
关键词:营养学时节花生

张晓霏

在日本作家早川由美所作的《耕食生活》一书中,这样描述对土地的感情:“无论世界如何改变,只要有土地,就会有生存下去的办法。人们都是这么想的,只要有土地,就能耕种、播种、育苗,收获很多食物。土地的力量真是太伟大了。”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就能由衷感受到土地的丰实和包容,也会自然而然想起自己所度过的与土地无比亲近的童年。

记忆却并不那么清晰。种瓜点豆是在清明节前后,是我在查阅资料后才知道的。记忆里只有追着爷爷的身影要跟着他一起下地播撒花生的场景。一垄垄刚刚翻过土的田地整整齐齐,爷爷一边用锄头等距离刨出一个个小洞,边招呼我往每个小洞里放上一小把花生,之后他再覆上一层土壤,半玩半帮忙着把花生种在地里之后,我的“劳作”便算完成。续接上的记忆画面便是享用花生的时候了,水煮花生、炒花生、把花生去了皮煮成花生甜汤、加上糖在铁锅里翻炒成花生糖、炼成花生油……那时候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在变着法子吃花生。

吃花生的时节,我也想不起来了。和我一样已经不分时节的,还有我的父亲。在以前,他是村里人人夸的种植能手。十几年前,家乡也赶上了城市化发展进程,农地一瞬之间夷为平地,之后在这片土地上长出的不再是作物,而是一栋栋工厂。父亲也由此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原先我以为这样的生活会是改善,后面发现,大半辈子依凭土地而生的人,在一瞬之间失去土地,内心是充满不安定感的。两年前,我鼓励他效仿邻居家的叔叔,到离家不远的山上开垦一小片地,种菜种果,在晚年生活回到自然中去。可是他说了一句让我非常难过的话:“离开土地十几年了,我早已忘了四季。”

一个拥有几十年农耕经验的人尚且如此,大多数远离土地的人呢?学者王小伟在《找回被“隐退”的食物》一文中也提到类似的现象。由于对土地的疏离感,我们日常中所吃的食物好像是被“隐退”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食物的来源,现代的营养学标准似乎也并不能全然了解自然食物的本质。他甚至指出,在营养学出现之前,人们往往能够吃得非常健康,原始人甚至一度吃出了健康饮食的模版——因為他们的食物都是天然有机的。他也给出了让隐退的食物现身的方法:“首先,你要走到田里,获取有关食物生长的知识,学会通过照料土地来获得馈赠;其次,你需要步入厨房和餐厅,通过对食物的制作、分配和点评来组织家庭关系;最后,你还要发展出一种细腻的宇宙论节奏,借此把不同的食物和味道和谐地归置起来。”

关于宇宙的节奏,其实充满智慧的东方农人早已作出了总结——即二十四节气。农事之外,生活也可以在这样的节奏下舒缓地展开,依时而食,味道才是真诚的。让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人开始亲近土地,走到田里,从田里到碗里,端出丰盛的生活。

猜你喜欢

营养学时节花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动物营养学报》审稿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