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吕后形象探析

2021-02-08王磊平唐梦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吕后形象女性

王磊平 唐梦

摘 要:《史记》居于二十四史之首,也是司马迁的呕心沥血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纪传体通史,更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这部巨著的精准评价,彰显了其在历史与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吕太后本纪》是整部巨著中唯一一篇女性人物专传,并且放在本纪之中,其他的女性人物都是以合传的形式进行传颂,可见司马迁对吕后在汉朝统一天下过程中所做贡献的肯定与赞赏。该传记是司马迁对一代女主吕后从最初的善良刚毅到后来的心狠手辣成长历程的完整再现,有利于后世读者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史记》 吕后 形象 女性

《吕太后本纪》主要以吕后一生的事迹为主线进行书写,代表了司马迁对其人生的独特看法。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是作为附属品或者战利品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她们没有独立的地位,往往被历史所遗忘,但是司马迁却反其道而行,单独给吕后列一篇专传,并放在本纪之中,本纪是整部《史记》的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编撰的主线。由此可知在司马迁的心中,吕后是特别的存在,地位无可替代。本文从《吕太后本纪》文本出发对吕后的形象进行探析。

孙佰玲在《女性生命悲剧的形象展示——〈史记·吕太后本纪〉新解读》一文中指出:“21世纪的今天,对吕后这个历史人物的解读如果还止于重复生硬、刻板的政治形象,未免有失偏颇。她的历史形象无论是辉煌还是暗淡,我们都不应该忘记其生命根基——女人。司马迁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按照人性的逻辑来理解人,描绘人,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讲述历史”,从而揭示事件表象背后的人物精神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从女性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吕后的心灵,通过她的生命体验来阐释事件表象,以期达到个体灵魂与历史形象的整合”。同时,多角度地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历程,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

一、隐忍刚毅的妻子形象

《吕太后本纪》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本名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在刘邦还是沛县的一个小亭长时便听从父亲的安排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刘邦。那时候刘邦就像一个无赖一样整天无所事事,就连他父亲刘太公都认为刘邦不如他二哥,但是年轻貌美的吕雉却听从父亲吕公的安排嫁给了刘邦,婚后替他生下一双儿女,不仅需要耕田劳作还要照顾家里的老小,可谓是一个勤勉持家的女子。后来,刘邦带领着几百人起义,成为一方领袖,但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吕雉和刘太公被项羽抓住当人质,命悬一线,在牢狱之中,她一个弱女子承受了多少屈辱又有谁知道呢?然而吕雉并没有因为受屈辱而自暴自弃,相反,生活的动荡不安让她品尝到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变得更加隐忍刚毅。

当刘邦成为汉高祖时,吕雉就成了皇后,这不仅仅因为她是刘邦的结发妻子,还因为不论刘邦是顺境还是逆境,她都无怨无悔地跟从,她跟着刘邦可谓饱经苦难。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击垮这个隐忍坚强的女子;相反,与秦汉之际的风云人物一起,辅佐高祖定天下,几经历练,锻炼了她处理复杂局面时的谋略和魄力,这也为她后来称制天下打下了基础。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吕雉就是那个在刘邦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作为刘邦的妻子,为了刘邦的统一大计,吕雉为其造势,为刘邦披上神秘外套,神化刘邦的身份,到处宣扬说刘邦隐匿的山中有祥云笼罩。在这里司马迁对吕后是十分赞赏的,看到了刘邦能够打下天下不仅是因为有一群谋士,更重要的是有一位贤内助吕雉,从中可看出司马迁对吕雉聪明智慧的充分肯定。

二、护子周全的母亲形象

一个女人的身份是多重的,是女儿,是妻子,还是母亲,不管是哪个身份,一旦她进入了某个角色,你是无法想象她可以为之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做好她的本职工作。吕后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心中是一个心狠手辣、凶残暴虐的女人,一个女人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称制天下的第一人,没有点手段是不行的;但是通过对她人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她也有其善良温顺、爱子心切的一面,只不过后来她被残酷的现实磨砺成了一个狠角色。

在刘邦未发迹之时,在沛县有一老人预言吕雉是天下贵人,在《高祖本纪》中记载:“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后来刘邦成为汉高祖,身边美女如云,此时的吕后已经年老色衰,虽然贵为皇后,孝惠因是嫡长子立为太子,但是在风云变幻的后宫之中,一个不得丈夫宠爱的女人,想要长久保住自己的地位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祖天性爱好酒色,膝下有八个儿子,一旦稍有不慎,孝惠太子之位就不保,在母凭子贵的时代,儿子一旦被废,吕后的全部希望就会破灭,而在众多美姬之中,戚姬母子对吕后母子的地位威胁最大。从《吕太后本纪》中“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可以看出,高祖对戚姬的儿子如意也是偏爱有加,数次想废太子立如意,都是大臣们的阻止才没有被废,所以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吕后可谓是费尽心机。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她能够放下自己的身段请求张良出策,并跪谢在朝廷之上与高祖据理力争以保太子的周昌。在这里,司马迁看到了吕后作为一位母亲,隐忍负重、冷静聪慧、能屈能伸的一面,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忍辱前行,这和普天之下的母亲又有什么区别呢?

三、丧心病狂的妒妇形象

在允许男子三妻四妾的封建社会,女人是以男子的附属品地位存在的,一般的平民百姓可能是一夫一妻,但是有点地位的男子基本上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妻子。我们都知道刘邦在未与吕后成婚之时就已经有一个儿子,高祖长男刘肥,“其母外妇也,曰曹氏”。在当时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就如此好色,更不用说后面功成名就之时,身边更是美女如云,历史上记载最受宠的就是戚姬。

当年高祖刘邦对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如意备加宠爱,几乎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如意为太子。戚夫人的存在不仅剥夺了吕后享受刘邦宠爱的机会,更威胁到其政治地位,所以吕后便怀恨在心。刘邦驾崩之后,吕后积累的怨恨终于爆发,她先让人鸩杀赵王如意,接着,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名曰人彘。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就是通过以上一连串动作来展示的,暴露了吕后性格中专横、残忍、毒辣的一面,甚至连她自己的儿子孝惠帝也说此事,非人所为。但站在吕后的角度想想,就可以理解她为何对戚夫人母子如此残忍,因为戚夫人母子的存在,对她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致使她变得丧心病狂,这是其人性扭曲的根本。司马迁如实记述了吕后对戚夫人非人的迫害,把她的极端嫉妒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并对这非人的行为予以批判,绝不因其地位之尊而为其曲笔隐瞒,体现了司马迁创作《史记》一直贯彻的“不隐恶,不虚美”的实录精神。

四、临朝称制的政治家形象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主——吕后、武则天、慈禧——之首。在中国皇权继承的问题上首创“垂帘制”,开后代母后独掌皇权的先例,对中国古代皇权继承影响深远。因为孝惠帝的早逝,孝惠皇后年幼无子,吕后便立孝惠帝与宫女生的儿子为“少帝”,然而朝廷大小事务的决定权实际是由吕后操控把握。此时的少帝只有三岁,也根本不可能主理朝政,吕后为此做出了一项重大发明:“太后称制。”“制”就是皇帝的命令,“称制”就是代行皇帝职权。

《吕太后本纪》记载:“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太后称制。”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影响极远的临朝称制。

吕后能够临朝称制和其特殊的地位与手中握有绝对的权力是不可分割的,但是为什么朝廷大臣不敢反对呢?这与吕后的凶狠、暴虐有关,在刘邦称帝后,吕后在诛杀韩信与彭越这两位功臣时所表现出的果断、残酷,便可以看出吕后的心机、谋略,尽管为人所不齿,但是,也显示了吕后的手段。《吕太后本纪》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但是在该本纪中,司马迁有意淡化吕后诛韩信、彭越等描写,而有意刻画其刚毅的性格,足以见司马迁对吕后政治才干的肯定。在封建专制社会,司马迁能够透过封建男权的绝对统治,以敏锐、超前的眼光,将这极具政治才华的女性写进史书,足以见其不以人物身份性別立论,看重人物的实际才华与能力的史官立场。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正如《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所言:“孝惠黄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群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宴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不可否认,在她当政的十五年里,她在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施行上都显示了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堪称治国之名主。在政权相对稳定之后,吕后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恢复经济、生产的利国利民方针政策,使汉初凋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恢复与发展。在对外政策上,吕后从国情出发,不惜含垢忍辱,积极维护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为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稳定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正因为吕后在政治上的审时度势,顺应时代与民意的要求,从而奉行“与民休息”的治国方针,才使得历经反秦战争、楚汉战争,经济凋敝的西汉社会得以迅速修复与发展。这无疑也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司马迁站在天下百姓的立场上,充分肯定吕后的执政功绩,足见其历史记载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综上所述,吕后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主,在她身上固然有着因其人性的缺失与异化所致的阴险、毒辣、凶狠、残忍、扭曲、变态、畸形的一面;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她并没有将自己的狠毒残忍贯彻于治国之中,更没有将毒手伸向在其统治之下的广大民众,而是推行“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因此我们在对吕后的秽政进行强烈的批判与坚决的否定时,亦要对其“稳定汉室,光复汉室”的德政予以高度的肯定与认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将史实与自己的个人评价相结合,是司马迁开创的写作新方法。在《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将吕后这一独特的政治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整体反观人物,客观记载其功过是非,且能公允地评价其一生功过,这正是司马迁的伟大之处。不仅完整地展示一代女主的成长过程,同时也让后世读者对吕后这一人物形象有更深的了解。不管是其作为妻子、母亲、妒妇还是政治家,这都是现实逼她做出的选择,这启示我们应该把历史人物放到其具体历史环境中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韩兆琦.史记通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4] 张克.史记人物辞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5] 张大可.史记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6] 姜和.论《史记》西汉初期的政治女性形象[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 朱媛媛.《史记》中西汉参政女性形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8] 孙佰玲.女性生命悲剧的形象展示——《史记·吕太后本纪》新解读[J].汕头大学学报,2004(5).

[9] 张丽.从吕后的性格特征看其临朝称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

[10] 肖莉.《史记·吕太后本纪》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7(11).

作 者: 王磊平,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唐梦,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吕后形象女性
一个发飙斗狠近乎疯狂的女人——吕后
吕后与审食其关系简辨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陪你一起读历史(4) 大汉女当家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