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诚信绘就城市底色宁波成功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2021-02-08刘怡然责任编辑胡珊

宁波通讯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宁波市宁波诚信

文/本刊记者 刘怡然 责任编辑/胡珊

(上图/宁波市发改委供图)2021年6月28日,宁波市轨道交通鼓楼站举行“信用宁波号”地铁专列首发仪式。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如何让信用成为诚信者的通行证、失信者的警报器,形成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合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提供保障,宁波市在信用体系建设上下足功夫。2021年11月5日,“信用宁波”建设传来喜讯——宁波市成功创建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靓丽甬城又多了一张“信用城市”的金名片。

站在新的起点,宁波市将承担起国家级示范区的职责和使命,形成更多信用建设的“宁波经验”,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本刊记者邀请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筑就信用建设的“宁波样本”。

嘉宾

宁波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宁波市文明办副主任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鲍佩云沈海东戴建立宋建江李国宏

(上图/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供图)2021年3月3日,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移动端开展检查。

(下图/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供图)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截图。

记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这张“金名片”是对宁波长期以来“信用宁波”建设成果的最好褒奖,能否介绍一下宁波市是如何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

鲍佩云:首先是强化机制保障,把《宁波市社会信用条例》列入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预备项目,并印发实施《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未来五年信用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同时,将“信用宁波”建设列入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区域信用监测体系,将信用监测延伸至区县(市),常态化监测评估各区县(市)信用环境和信用建设水平。

其次是建设信用平台,全面启动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三期建设,实现信息归集、查询、共享、异议、修复等“一站式”服务。平台上联国家、省,下延区县(市),横跨部门,成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总枢纽和信用服务的总窗口。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开通信用查询、异议、修复“线上办、掌上办”,实现信用服务“零次跑”,累计提供信用服务1960余万次。发布《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清单(2021版)》,实现信用主体全覆盖,建立多层次的数据质量管控体系。

再次是率先试点示范,一方面创新“信用+司法执行”模式,推进构建“以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执行工作新格局。另一方面出台《宁波市加快推进信用“531X”工程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拓展“信用+行业监管”应用,积极推进分级分类信用监管。此外,在审批服务、行政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使用信用信息和产品嵌入式应用。目前已应用于公共资源交易、住房公积金、人力社保等8000余个事项,累计实施信用惩戒52万次,信用激励2.6万次,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图/宁波图书馆供图)“天一约书”是宁波图书馆于2017年底推出的新型借阅服务,它以信用体系为依托,以信用借阅柜为载体,开拓了“图书馆+互联网+物流”的服务模式。图为读者在信用借阅柜前借书。

最后是深化惠民服务,落地“信易贷”平台(宁波站),通过平台实现信贷规模1870亿元。在市场准入、户籍管理等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市场主体活力。积极落地“信易游”“信易租”“信易行”“信易住”等40个信用惠民应用场景,为信用状况良好的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车免押、先就医后付费、图书馆信用借阅、民宿信用住等便捷服务,已累计提供信用惠民服务50余万次。

记者:在信用体系建设中难免会遇到“硬骨头”,比如监管难、“信易贷”落地难等,宁波如何破解?

李国宏:一方面做好信用赋能,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双随机任务使用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提供的企业、行业信用风险信息,加大对风险高、信用差的市场主体的抽查力度,实施差异化监管,既实现政府有限行政执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减少对守法诚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应用平台信用风险信息的双随机任务占比达到91.68%,检查问题发现率达到27.06%。

另一方面做好风险预警,有效杜绝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基于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与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互联互通,各级执法部门能及时接收处置平台下发的高中风险预警事件,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的主动性和智慧化水平,实现执法监管前移。截至2021年11月,全市接收平台下发的风险预警事件870个,处置率达到91.72%。

宋建江:宁波市经济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主要难题之一。人行市中心支行积极组织建设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构建“以数增信+智能拓客”模式,为企业、农户、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免费提供信息查询、融资对接、数字风控、企业培育等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一是搭建平台,实现“信易贷”数据有效归集。以信用查询、融资对接、精准获客和数字风控为重点,建设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互联网、政务网和金融城域网分别部署应用,实现资金供求两端零距离接触、银行抢单和双向选择,满足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主体不同业务需求。平台采集的信息内容涵盖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信用评价等七大类321项信息,并引入大数据分析手段和机器学习模式,推出不动产抵押查封即时查询、企业族谱关系、企业风险预警等个性化信息查询服务。

二是创新模式,提供“信易贷”系列产品。持续开展“银税互动”,推动银税互动信息从“线下”转到“线上”,实现企业涉税信息“授权即达”。推出“退税盈”“税易贷”“税务贷”“云税贷”等23项特色化银税合作产品,以税定贷,向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批量授信。创新“信用报告评估”贷款融资模式,打造“政府+银行+保险”三方联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信易贷”模式,推出“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流程。

三是政企合力,构建“信易贷”风险补偿机制。先后推出“助微贷”“惠企通”“复工贷”等新产品,以政府信用为基础构建担保体系,提振金融机构的信心,分担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支行建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缓释机制,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宁波市融资担保代偿基金”,在“信易贷”平台上线“财政+银行+担保”三方联动的“微担通”业务,全力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记者:宁波信用助力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那么“信用+司法”治理有哪些具体举措?

沈海东:先是联动惩戒与联动激励并重。2016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通知》,首次提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此后,市信用办多次发布和完善联合惩戒措施清单,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市40个部门的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工作机制,这为构建政府主导的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合惩戒协同长效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宁波市法院系统在全国率先推广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和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并将联合惩戒参与单位全部纳入联合激励参与单位范围。此后,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发布《关于创新自动履行机制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定》,支持以上两项制度建设。2020年以来,宁波两级法院自动履行25889件案件,发放4015份自动履行证明,发布4194个诚信履行名单。完成2899件信用修复案件,涉案的22.51亿元标的额被执行人在信用修复后已履行5.84亿元,屏蔽2272件失信名单,涉及2911名(家)当事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前述信用修复机制和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融资扩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宁波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持。

再以数字赋能智化共享信用奖惩信息。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助市信用办开发了联合惩戒系统嵌入式应用功能,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和惩戒实施嵌入部门业务流程和业务系统中,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拦截和自动惩戒,实现了联合惩戒发起、响应、惩戒、反馈、监督的全流程闭环智能化管理。同时,宁波市率先将全国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全量落地到信用平台上,实现1200万条未履行生效判决、不诚信诉讼、自动履行、诚信履行等司法执行领域信用信息的有效归集。在“信用宁波”网站开设信用公示栏目,同步全量公示失信被执行人、不诚信诉讼、诚信履行名单等信息,提供近2000万次信用查询服务。

(左图/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2020年1月2日,宁波市江北区法院一名被执行人拿到了法院的信用修复决定书。

(右图/宁波市发改委供图)2020年1月3日,宁波举行城市个人信用分“天一分”发布暨甬派开通信用查询服务仪式。

此外,紧盯重点领域开展“信用+司法”治理。银行金融机构是联合惩戒和联合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参与单位。为此,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信用办专门推动在金融机构建立自动履行正向激励与信用修复两项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市金融办、宁波银保监局以普惠金融创新为切入点,把当事人诚信履行行为纳入普惠金融支持政策范围,作为帮扶优惠条件。而失信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信用修复等民事执行信用信息也被纳入宁波城市个人信用分“天一分”评价体系,实现在金融信贷、行业信用等级评定、社会民生领域的数字化多跨场景应用。

记者: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宁波市在诚信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戴建立:诚信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丈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文明办一直高度重视诚信文化建设,把建设“信用宁波”作为文明创建的一个重要任务,大力弘扬诚信风尚,全力推进诚信建设。

一是开展诚信宣传教育。运用新闻媒体、社会媒介、自媒体等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单位文化活动室,以及各类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阵地,广泛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构建全社会对信用建设的协同宣传机制。把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各方面,做到诚信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努力营造浓厚的诚信文化建设氛围。

二是组织诚信实践活动。把诚信建设作为宁波新时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工作。加强政务诚信、法制诚信、商务诚信、服务诚信等建设,让知信、用信、守信成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基本行为准则。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诚信建设万里行”、“诚信兴商宣传月”、“诚信做产品”、诚信民营企业和诚信个体工商户评选等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单位和个人树立诚信理念、珍惜信用记录、践行契约精神,营造浓厚的诚实守信社会氛围。

三是做好诚信典型培树。结合身边好人、最美宁波人、道德模范选树等活动,加大对诚信典型的表彰力度,一大批诚信好人、最美诚信宁波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脱颖而出。通过集中颁奖、事迹展播、巡回宣讲等方式,树立诚信标杆,讲好诚信故事,培育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

记者:宁波在成功创建信用示范区后,下一步如何继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鲍佩云:下一步,宁波在巩固示范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将以“高效协同、整体智治”信用数字化应用为目标,坚持立法为基、数据为本、场景为王,加快打造“信用宁波”升级版,为全面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强有力的信用支撑和保障。

既要加快信用建设法治化,推动《宁波市社会信用条例》立法进程,规范信用建设各方面内容,确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又要强化信用平台功能,健全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库和信用应用场景库,推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跃阶升级。加快开发优化信息公示、专项治理、信用承诺、信用修复等功能模块,为建立和完善各领域信用应用闭环创造良好技术支撑条件。

在推动数据量质齐升方面,则要根据新版信用信息数据清单,全面实施数据归集,重点补充归集社保、纳税、公积金、水电气、仓储物流、知识产权等特定信用信息及信用承诺信息,提升信用档案全面性,实现行政、司法等领域公共信用信息应归尽归。

除此之外,将进一步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以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信用承诺工作,建立“承诺—履约”监管闭环。大力推进在中介服务、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物业服务、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及电商、保险、托幼、养老、家政等特色领域实施行业信用监管。并深挖信用应用场景,创新“信用+”应用机制,谋划推出一批“信用+”数字化应用场景,根据区域特色,在信用监管、信用惠民便企、信用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信用应用。依托“天一分”推进长三角地区信用信息互通、信用应用互认。

当然还要构建诚信传播立体格局。持续推进信用宣传活动,宣传诚信理念和信用建设典型经验。加强信用制度、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李国宏:下一步,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的实施意见》,聚焦食品、特种设备等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领域,用信用为市场监管赋能,进一步发挥信用在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为宁波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戴建立:2021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开局之年,彭佳学书记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的状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升级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对诚信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下一步,市文明办将结合实际进一步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一是广泛动员,夯实人人参与诚信建设的群众基础;二是深度融合,推动诚信文化融入文明创建各个领域;三是大力宣传,浓厚讲诚信、重信用的社会氛围;四是强化实践,促进各行各业诚信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猜你喜欢

宁波市宁波诚信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喜相迎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