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园艺疗法的肿瘤患者花园设计模式探索

2021-02-08许景涛赵姗王秋晨

现代园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病患园艺花园

许景涛,赵姗,王秋晨

(1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超过1 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 个人被确诊为癌症,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类疾病,也成为了值得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随着治疗手段的更新,治疗药物的精准化,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较前有了明显提高。但在追求生存率和治愈率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肿瘤康复环境的改善,基于园艺疗法的花园设计,能帮助患者最大限度恢复其生理功能、社会心理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1 肿瘤患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及需求

1.1 癌性疲乏

癌性疲乏,又称癌症相关性疲乏,是由于癌症及相关治疗引起患者长期紧张和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身体、心理、家庭和社会功能及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这是癌症患者的一种主观体验,它会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加强认识和关注,并及早干预。

1.2 皮肤反应

由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一些药物会造成皮肤毒性反应,也就是手足综合征,类似于皮肤的炎症反应,其严重程度与药物种类及患者个体差异而略有差异。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麻木感、脱屑等,以手掌、脚底皮肤多见。发生了手足综合征,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患者的支持治疗也很重要,医务人员的宣教、患者的就医环境、避免过度日光照射等,都可以减轻患者的躯体症状,降低手足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1.3 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化学药物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基本方法,一些化疗药物在取得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出现神经系统不良的反应,例如,从远端开始的双侧对称性感觉障碍,感觉麻木、神经刺痛感等。通常从双足开始,也有双手、双足同时发生,症状可能会长期存在,并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精神和心理状态。

1.4 精神场所的需求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在住院治疗、评估期间,除了采取药物治疗措施,活动和康复空间也尤为重要。花园的景观设计是针对肿瘤患者脱发、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精神心理需求进行设计,能放松患者的身心,保护其隐私。

1.5 活动空间的需求

很多患者因化疗需要长时间卧床,身体得不到锻炼,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也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改善癌症患者和幸存者的身体机能,并减轻疲劳、恶心和抑郁。所以,除在病房窗外设计良好的绿化环境改善患者情绪之外,还迫切需要提供运动场地修复患者的身心健康,可以在花园中散步、冥想、休憩,帮助患者最大限度恢复生理和社会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2 园艺疗法治疗特征

园艺疗法是将以栽培植物为媒介的感觉体验与动作体验的反馈,即园艺活动作为疗法来使用。其主要特征是在满足患者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用植物的色彩、声音、气味、触感等对人的刺激和感受,以及人对植物的种植、加工、艺术化等活动,还包括整体环境营造对人产生的感受等。

3 针对肿瘤患者特征的花园设计策略

根据肿瘤患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及需求,基于园艺疗法及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在肿瘤患者花园的设计及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6 项设计策略:

3.1 声景及设施设计

针对患者癌性疲乏的症状:一方面需要设计水声、鸟鸣声等声音吸引其注意力,或是通过水中游鱼、蜻蜓点水等动物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另一方面需要在园中多设置座椅,使患者在游园休闲中随时随处得到休息。

3.2 避光区域设计

化疗期间,患者经常出现手足综合征的皮肤反应,这就需要在设计花园时设置阴凉区域,可用亭、台、廊架等建筑小品形成避光区域,也可以种植常绿植物形成林荫步道,作为避光空间。

3.3 情感空间、私密空间设计

很多患者化疗会有脱发症状,此时患者会出现不良情绪,需要隐藏自己的个人形象。所以,在花园设计中考虑种植常绿植物,形成半私密、静谧的空间环境,能够起到保护患者形象和疏解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

3.4 窗口视线及运动环路设计

设计花园时要充分考虑患者通过窗口所能看到的景观,尽可能设计多样化、四季、四时变化明显的景观环境,丰富长时间卧床患者的视觉和感受。另外,根据花园条件可设计多条环路,并沿环路设置多个小型休息空间,以满足患者的多种活动和交往需求。

3.5 园艺活动区域设计

花园中尽量安排一定的园艺活动空间给患者使用,可以是菜地种植、花卉栽培、干花标本制作等,疏解住院病患情绪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生活感悟,也使其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相同的生、长、盛、衰的自然规律。

3.6 慎用芳香植物

芳香疗法指通过精油或植物的活体香气等相关物质来刺激、调节人体的相关机体功能,从而达到保健康复效果的一种疗法。很多康复花园都着重应用植物的芳香作为辅助治疗疾病的方案。但在肿瘤患者花园中,患者的化疗可能会引发胃肠道反应,可能对植物香气过于敏感,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肿瘤患者花园中应慎用芳香植物。

4 肿瘤患者花园设计模式探索

4.1 设计场地情况

设计场地为肿瘤医院门诊楼和病房楼间空地,北侧为门诊楼,南侧为病房楼,共形成南北长38m,东西宽45m 的场地,面积1710m2。除去场地内设置的4m 铺装环路,形成了南北长30m、东西宽37m 的花园。

4.2 设计理念

花园设计以满足肿瘤病患的康复需求为出发点,并融入雨水花园、园艺参与互动等理念,旨在营造出能够促进肿瘤患者康复,并减轻其身心压力的生态景观空间模式。

4.3 总体设计

花园设计以中式风格为主,局部融入简约的现代元素,叠山、理水、种植花木,营造以传统山水格局为主的景观空间。全园由内而外分为中心山水池、围绕山水池的游园步道空间、绿地空间3 个部分,其中山水池西北角叠山一座,跌水而下形成小型瀑布,水流撞击景石的自然声响,屏蔽了周边的嘈杂噪音。池水最窄处有小型虹桥一座,引导游人行进,与花园西侧花架入口形成对景,虹桥结合山石和水畔的亭廊形成视线的三角关系,互为对景。

外围的环形步道,主要用于患者及医务人员散步之用,满足锻炼身体和减轻压力的需求。沿环形步道可以通往东西南北4 个出入口,有效地沟通病房楼和门诊楼,形成便捷的流动空间(如图1、2 所示)。

图1 肿瘤患者花园方案设计总平面图

4.4 细部设计

4.4.1 木质座椅及栏杆。服用化疗药物的患者会经常感到乏力,并对凉性物质敏感,所以,在花园步道中多处设置木质座椅,结合亭、廊、花架中的休息设施,形成随时随地可休息的空间环境。步道的种植池边上安装木质栏杆,以备病患扶握(如图3 所示)。

图3 肿瘤患者花园方案效果图

4.4.2 自带植物的摆放花架。花园绿地中设置病患自带植物放置的专用花架,并为病患提供种植植物所需的工具。病患可以从事园艺修剪活动,打理自己带来的植物,减轻身心压力。

4.4.3 私密空间设计。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容易产生脱发的情况,同时,病患和家属也需要讨论一些私密的话题。所以,在花园东北和东南角,用早园竹围合成一个较为私密的座椅空间,由踏步石与外围的铺装环路连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可以独处或谈话的静谧场所(如图4 所示)。

图4 肿瘤患者花园方案私密空间设计效果图

图5 肿瘤患者花园方案亲水空间设计效果图

4.4.4 亲水空间。亲水活动可以减轻病患及医护人员的压力,在花园水池中种植荷花、芦苇、鸢尾、花叶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群落景观,池中观赏游鱼结合水畔亭、廊等亲水小品,形成自然、多彩的亲水景观空间(如图5 所示)。

4.4.5 遮荫空间设计。抗肿瘤的药物会引起光敏反应,导致患者怕见光,需要花园有足够的阴凉空间。因此,步道周边种植以具有遮荫效果的行道树为主,如国槐、银杏、紫叶李等落叶植物,夏天用来遮荫,冬天则为患者提供晒太阳的空间。

5 结语

在癌症发病率日益增高的今天,基于园艺疗法理念的肿瘤患者专类花园的研究和建设也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根据肿瘤患者的特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研究花园,对于肿瘤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辅助治疗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病患园艺花园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奇葩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园艺
夜晚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