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翼:我想把文物的美分享给大家

2021-02-07彭叶青邹雅婷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博文物博物馆

彭叶青 邹雅婷

黄翼被人民日报“点名”了。“点名”的原因,是因为他拍的50万张美轮美奂的文物图片。不过,一个问题来了:黄翼是谁?

八年来,他的镜头中记录了国内外200多家博物馆近50万张文物照片,不仅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还吸引了不少人走进博物馆去一饱眼福,并因此爱上了博物馆。

当初拍文物,黄翼纯粹就是觉得好看,于是在微博上记录和分享了一些精修的文物照片。后来时不时有人发私信问他,“你的工作室在哪里、团队还招不招人”?“我哪有什么制作团队,从拍照、选图、修图到发布出去,所有流程都是自己完成的。”

其实对黄翼来说,他从没想要成为网红,他称自己只是一个喜爱博物馆的普通游客,是一个爱“发照片的”人。

“做喜欢的事,不需刻意坚持”

织有花卉纹、蝠纹的蓝色布料上,以盘金、打籽等多种绣法绣着亭台楼阁、花木山水,画面排列密集匀称,色彩丰富,晕散细致。这是黄翼在浙江杭州的中国扇博物馆拍摄的一对清代挽袖。他发布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将古代女装细节装饰之精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网友赞叹。

很多人以为他是文博领域的专业人士,其实他拍摄博物馆文物纯粹出于爱好。

黄翼多年前就对文博、历史感兴趣,去过不少博物馆,但那时只是走马观花地打卡参观。2012年12月,他和朋友去西安旅行,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何家村窖藏展时,华丽精美的金银器带给他极大震撼。“我好像突然领略到从未体会过的文物细节之美。”他将自己拍摄的唐代鸳鸯莲瓣纹金碗发在微博上,收获了不少好评。自此之后,黄翼看展和拍照更加投入,经常在博物馆一泡就是一整天。

有一次,黄翼拍了一张青釉缠枝莲纹小罐,他最喜欢盖子上的那朵花儿,由于釉水的沉积而浸润在颜色略深的青釉里,他描述那个盖子像是一朵倒扣在春水里的莲花……

这个器物的小盖子在黄翼的镜头下,清新雅致,形象至极,有人说好像还能看见花瓣随水波轻漾。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看到这张照片后留言说:“我在这个馆讲解好多年,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欣赏这件文物,看了你的图片和描述,有了新的视角,感觉这件文物更美了。”

随着作品的增多,黄翼的微博有了近400万粉丝,在文博摄影圈小有名气,粉丝们看了他的微博“动脉影”之后,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动大”。对于网友们的留言,他一有时间就会回复,他喜欢这种互动,也和许多粉丝成为了朋友。不过在黄翼看来,自己只是在记录和分享美好,做着很平常的事。“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其实对我来说,这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我从不觉得辛苦。做喜欢的事,不需刻意坚持。”黄翼说。

拍文物也是在感受传统文化的美

黄翼认为自己只是摄影爱好者,谈不上是发烧友。和一些专注于器材更新,一出好相机、好镜头都要去换,追求器材的高级、高端的摄影爱好者不同,他关注更多的是摄影对象,是文物的光线和线条,是别出心裁的角度和构图。

可是博物馆图录里的文物大多是“证件照”,通常是摄影师在棚内拍摄完成的,照片的大小、角度、完整性等,呈现的是文物的基本信息,而黄翼通常聚焦于文物的局部和细节,追求的是一种美的视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黄翼总会为博物馆里的灯光而苦恼,因为有的博物馆里的灯光很昏暗,有的博物馆里的灯光拍出来又总是显得很诡异。但后来他发现,无论当时的照片拍得怎样,回去后,还是得用修图软件调一下色,尽可能还原文物该有的颜色。

在他看来,摄影靠的不只是设备,专注比技巧更重要,因此每次拍摄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在取景器中,不过他的专注力偶尔也会被身边的游客打断。后来他再去博物馆时,会尽量避开人多的时候。他解释说:“在拍摄时,我要看文字介绍,还要构思怎么拍好看,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所以不想被打扰,这样也能让我快速找到好的状态。”

拍过的所有文物照片,黄翼除了储存在电脑的文件夹里,同时也在自己的脑海中备了份,有时候朋友需要一些文物照片找他时,只提供了三两点特征来形容,他便能从几万张没有命名的照片中快速搜索出对方想要的那一张。“也没有刻意去记什么,对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大概就会到这种程度吧。”黄翼说道。

在一次次的拍摄中,黄翼不断学习,吸收、沉淀出自己独有的风格。2015年,武汉博物馆邀请他去拍摄馆藏文物,那是他第一次以非普通观众的身份走进博物馆,“他们希望我从美的角度出发,拍些和传统资料图不一样的照片。”这些照片现在还在武汉博物馆的展板、电子屏展示。

2018年,黄翼受邀参加新浪微博举办的人文艺术领域博主的交流峰会,和很多名人一同领奖。颁奖完毕,工作人员叮嘱“还是加个V比较好”,从未想过加V的他,这才被新浪微博认证为“博物馆摄影师”。

虽然被冠上了“博物馆摄影师”的名号,其实黄翼也很喜欢拍其他题材,比如微博上不定期更新的“我家楼下”系列,盛夏的粉嫩荷花,初秋的红叶黄昏,冬雪下红彤彤的南天竹,春日阳光里格外晶莹的梅花。“我还喜欢拍先民用过的日常用品,我觉得能了解到古代人是怎样生活的,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黄翼曾分享过一张敦煌守卫长城士兵用过的锅刷照片,许多人觉得既不怎么好看,也不值钱,但黄翼却有自己的看法:“我很喜欢一些有烟火气的东西,因为它是有故事的,我能从这个东西里面见证到过去的一段生活。这个2000年前的锅刷虽然只是用麻绳扎起的一捆枝条,但跟我们现在用的锅刷结构很像。”他想用鏡头提醒自己,今天用的许多器物都是从古代一步步演变过来的,这不仅是一种审美,也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模样。

从普通游客到博物馆摄影师,黄翼依然还是那个乐于记录和分享美的博物馆爱好者,如果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去感受文物的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黄翼觉得他做的事情就很有意义。而看着自己拍的一幅幅文物作品,黄翼觉得照片虽是无声的,但画面中文物的感染力,正在讲述着它的故事。

把我感受到的美分享给大家

“很多人觉得博物馆是一个高大上的场所,展览的文物看不懂。其实我认为大家也可以抛开那些深奥的背景知识,直接从美的角度去欣赏文物。我在微博上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我感受到的美分享给大家。”黄翼曾经发过一张器物盖子的照片,描述它像一朵倒扣在水里的莲花。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留言说:“我在这个馆讲解许多年,从来没从这个角度去欣赏这件文物,看了你的图片和描述,有了新的视角,感觉这件文物更美了。”黄翼的微博里有时会讲讲文物的来历和故事。有的粉丝原本不是文博爱好者,被他的照片打动,对博物馆产生兴趣。“不少网友跟我说,原来两三年进一次博物馆,现在一年至少要去三四次,这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他说。

现在,他还在微博上开设了专题“本周看啥展”,定期向大家推荐国内博物馆的精品展览,“希望我的作品能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物的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猜你喜欢

文博文物博物馆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文物的栖息之地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博物馆
文博扬帆起航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文博学院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