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种除草剂对旱稻禾本科杂草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2021-02-07陈博聪杨军姜绪信彩云马惠

山东农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旱稻禾本科除草剂

陈博聪,杨军,姜绪,信彩云,马惠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

旱稻,亦称陆稻,是生长于干旱生态环境下的栽培稻类,为水稻的变异型。旱稻全生育期内无需淹水灌溉,可比水稻节省约70%的用水,具有耐旱、耐瘠和适应性广等特点[1]。山东是水资源紧缺的省份,常年人均占有量不到全国的1/6[2]。目前山东省旱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丘陵地带和鲁西、鲁北盐碱地[3]。近几年,随着北方持续干旱和玉米产业政策的调整,鲁中、鲁西南部分地区旱稻的种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对稳定和促进粮食安全、节约淡水资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山东稻区属华北单季稻作带[4],种植模式主要为“稻-麦轮作”,播种方式以直播为主。经过连续几年的调查发现,直播旱稻的关键在于杂草的防控。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的改变,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容易向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群落演替[5,6]。李洪山等[7]研究发现直播稻田杂草发生量是移栽稻田的4~6倍,由于播种后旱稻苗期的生长速度不及杂草,播种后若杂草防治不及时,杂草争夺养分的能力强于旱稻,会造成杂草大量生长,旱稻严重减产或绝产的后果[8,9]。直播田杂草防除大多通过播后施用土壤封闭除草剂抑制水稻苗期杂草萌发,以及在杂草幼龄期施用茎叶除草剂进行杂草防除[10,11]。在山东旱稻区杂草种群中,尤以禾本科杂草种群最大。除草剂选择不当,施药时机把握不准确,轻则降低杂草防除效果,重则产生药害,导致旱稻减产[12,13]。本试验选用10种常用的防治稻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开展了其对旱稻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试验,以期筛选出安全有效的药剂,为科学防治旱稻田禾本科杂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山东省泰安市马庄镇平家村,该地常年种植旱稻,耕作方式为稻麦轮作。田间主要禾本科杂草为马唐、稗草和千金子。旱稻于2019年6月10日播种,播种方式为直播。品种为以色列旱稻,播种量10 kg(666.7m2)。播后浅覆土、浇水。

1.2 试验药剂

供试除草剂为4种土壤封闭药剂和6种茎叶处理药剂。药剂详细信息见表1,用量为药剂田间推荐剂量的高浓度。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14个处理,其中10个药剂处理,2个人工除草处理和2个空白对照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20 m2,重复4次。其中,处理1~4为土壤封闭药剂,处理5~10为苗后茎叶处理药剂。

土壤封闭除草剂于2019年6月12日施药;茎叶处理药剂于2019年6月28日施药,此时旱稻3~4叶,杂草2~5叶。人工除草处理分别在茎叶喷雾施药时和各处理杂草防效调查时进行;空白对照不进行任何除草处理,杂草自然生长。

表1 供试药剂基本信息

试验施药使用WS-16卫士牌手动喷雾器(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工作压力0.3 MPa。喷头型号:扇形喷头ST110-015。施药用水量为30 L(666.7m2)。

1.4 调查方法

1.4.1 防效调查 本试验依据GB/T17980.40—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水稻田杂草》进行。调查方法为随机取样,每处理小区取样4点,每样方面积0.25 m2,即每处理小区取样面积为1 m2。药后15、30 d调查记录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计算株防效;药后30 d同时调查杂草鲜重,计算鲜重防效。

株防效(%)=(对照区杂草株数-处理区杂草株数)/对照区杂草株数×100;

鲜重防效(%)=(对照区杂草鲜重-处理区杂草鲜重)/对照区杂草鲜重×100。

1.4.2 药剂安全性 分别于施药后3、10、20、30 d进行安全性调查,目测旱稻长势,调查是否有卷曲、烧叶等药害症状及抑制旱稻生长的情况发生。旱稻收获期,小区实收测产,并折算出每666.7m2产量。

增产率(%)=(处理小区产量-人工除草处理产量)/人工除草处理产量×100。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封闭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

4种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旱稻田禾本科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5 d,株防效均在83.00%以上(表2)。其中防效最好的为330 g/L二甲戊灵乳油200mL处理,为93.94%;最差的为48%仲丁灵乳油250 mL处理,防效为83.03%。

药后30 d,330 g/L二甲戊灵乳油200 mL处理对禾本科杂草整体防效最好,株防效为91.64%,显著高于另外3种土壤封闭除草剂处理。其次是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50 g处理和70%噁草·丁草胺乳油70 mL处理,总草株防效为86.69%和86.16%。效果最差的为48%仲丁灵乳油250 mL处理,株防效为82.51%,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表3)。

由表3可以看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杂草鲜重防效均略高于株防效,说明土壤封闭药剂对杂草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茎叶处理有效防除杂草打下了基础。

表2 药后15 d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旱稻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 (%)

表3 药后30 d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旱稻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 (%)

2.2 茎叶处理除草剂对旱稻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

由表4可知,施药后15 d,对禾本科杂草效果最好的是10%噁唑·氰氟乳油150 mL处理,防效为83.29%,其次为5%嘧啶肟草醚乳油60 mL处理,防效为79.85%。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80 mL处理和30%苄·二氯可湿性粉剂50 g处理防效分别为72.97%和72.48%,显著低于其他4个药剂处理。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千金子基本无效,30%苄·二氯可湿性粉剂对千金子防效也较差,防效均低于70.00%。

药后30 d调查发现,各个处理禾本科杂草均出现部分恢复生长。由表5可知,防效最好的仍为10%噁唑·氰氟乳油150 mL处理,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4.13%、82.49%;其次为10%噁唑酰草胺乳油70 mL处理和100 g/L氰氟草酯乳油70 mL处理,株防效分别为78.49%和77.13%;防效较差的为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80 mL处理和30%苄·二氯可湿性粉剂50 g处理,株防效分别为71.84%和70.48%。10%噁唑·氰氟乳油对马唐效果较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7.37%和83.47%;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稗草效果较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2.63%和82.01%;100 g/L氰氟草酯乳油对千金子效果较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2.36%和83.15%。

表4 药后15 d茎叶处理除草剂对旱稻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

表5 药后30 d茎叶处理除草剂对旱稻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

2.3 不同除草剂对旱稻安全性

药后10 d进行安全性观察,48%仲丁灵乳油和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对旱稻有轻微药害,抑制了部分盖土不严的旱稻种发芽。药后30 d调查时发现旱稻均已恢复正常生长。说明4个土壤封闭除草剂只要使用方法得当,施用剂量合理,对旱稻均是安全的。6个苗后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均未有药害发生,对旱稻安全性较好。

2.4 不同除草方式对旱稻产量的影响

4个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旱稻产量影响不大,产量损失均在5.00%以内(表6)。前期对出苗有影响的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和48%仲丁灵乳油后期也恢复正常生长,且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封闭效果较好,产量仅比人工除草处理减少0.45%。48%仲丁灵乳油封闭效果略差,后期杂草对旱稻生长有轻微的影响,产量比人工除草处理减少4.90%。6个苗后茎叶处理药剂中,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千金子基本无效,造成减产较多,比人工除草处理减少19.05%;30%苄·二氯可湿性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整体防效不到70.00%,杂草较多,对产量影响也较大,比人工除草处理减少19.89%。这两个药剂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4个药剂处理。其他各处理与人工除草处理相比,产量损失在2.00% ~7.00%之间(表7),其中10%噁唑·氰氟乳油处理的产量与人工除草处理相比差别不大。

表6 不同土壤封闭除草剂处理下的旱稻产量

表7 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旱稻产量

3 讨论与结论

科学有效防治杂草有利于旱稻生长和产量提高。因此,筛选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并根据当地田块的优势草相因地制宜制定防控措施尤为重要[14,15]。

通过近几年的连续调查,山东旱稻种植区域最主要的禾本科杂草为马唐,其次为稗草和千金子。在了解草相的基础上,杂草防除可以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的防治策略[16]。本试验结果表明,4个土壤封闭除草剂中,330 g/L二甲戊灵乳油200 mL处理效果最好,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50 g处理和70%噁草·丁草胺乳油70 mL处理效果次之。该结果与刘井涛等[1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苗后茎叶处理可以根据草相选择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马唐为害重的田块可以选择10%噁唑·氰氟乳油进行防除;稗草为害重的田块可以选择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进行防除;千金子为害重的田块可以选择100 g/L氰氟草酯乳油进行防除。此结果与蔡宏芹[18]、郭成林[19]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三种禾本科杂草都较重的地块可以选择10%噁唑·氰氟乳油、10%噁唑酰草胺乳油和100 g/L氰氟草酯乳油进行防除。

随着杂草叶龄增加,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20]。因此,应尽量在杂草出苗后早期(2~3叶龄)施药,以提高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猜你喜欢

旱稻禾本科除草剂
取样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关于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的思考
干旱及洪涝灾害对旱稻产量的影响
干旱及洪涝灾害对旱稻产量的影响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禾本科植物之王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生物除草剂,馅饼还是陷阱?
浅谈除草剂的混和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