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授课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启发

2021-02-04任思潼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任思潼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理论逐渐被行业接受,使用互联网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也在逐步走向大众化。这对于对外汉语的教学也势必将是在挑战和机遇中寻求新突破的重要时机。沉着积极的探索互联网授课的新型教育教学体制,是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肩负的责任和时代使命。

关键词:互联网授课 对外汉语教师 启发研究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汉语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地学者第二语言学习的选择,来华留学也成为了很多留学生的热门选择。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足不出户的进行线上教学,并推进互联网+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对整个教学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应对该挑战,对外汉语教师不断吸取互联网授课的经验,改进线上课堂,以便更好的服务对外汉语教学。

一.互联网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最早的电脑辅助第二语言教学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那是互联网用于辅导语法和词汇的用法,其编写了大量的机械性练习,并提供正确批改,使得学生在联系中记忆掌握第二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在这期间,该方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依据,注重利用了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教学法。

到了八九十年代, 其理论基础由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变成了认知主义理论。在此阶段互联网像是一个资源库,为第二语言习得者提供相应的资源。随着交际法的盛行,这种资料库的功能也从机械的练习结构变成了解决语言交际问题。

20世纪以来,随着教学法的逐渐成熟,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在第二语言教育中的作用已经是更加全方位和智能化了。截至2000年8月,全世界上网的人数已达3.32亿,而这正是实现网络教学的物质基础。

21世纪至今,已然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教育已经是一个时代的潮流和大方向,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单纯的讲互联网应该到某一个教学法之中,因此这也证明了如今的互联网为对外汉语教学甚至是整个第二语言教学都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而在这些进步的同时,互联网自身的局限性也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其互动性、时空性、反馈程度、接受程度、丰富程度都是一把教学中的双刃剑,这也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考虑,并寻求扬长避短的方法的。

二.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和自身挑战

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变强,对于汉语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变大,且有一定的市场红利。专门的对口专业已经产生,并且在有序的进行运转,也正在培养出一批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

但是因为需求量大,供需不平衡,市场缺口仍然很大,所以很一部分教师并不出自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而是相关的中文或者外国语专业,在基础知识和教学经验中仍有专业性仍具有一定程度上偏差。由于教学功能的特殊性和学生本身、课堂文化的复合性需求,对于教师的标准和要求都更加严格,所以创新的余地和意识不足。在综合互联网应对突发状况时,硬件掌握不足,备课模式有变,适应性和专业性都有待提高。

三.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的启示和建议

基于以上的发展现状和如今特殊时期面临的新挑战,对外汉语教师应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三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1.由单一的板书形式转换为多种的新媒体途径

由于中外的局限网络不同,教师对于相关的软件掌握程度至关重要。在使用视频软件时是否可以将互相屏幕等功能运用自如,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情况。教师在准备阶段应该反复、多次的试验相关课程软件,并减少其对于科技軟件信息的疏离感,避免硬件原因对课堂内容完成度的负面影响。

在课堂组织形式上,网络授课也促使着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拥有运用多媒体进行上课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在非现实环境下运用视频、图片、文字还原情景,弥补不能面对面教学而缺少的动态感官,使得学生在学习汉语要素时能够尽快理解掌握。

2.由自身固有教学模式转换为应变性教学形式

在准备教学阶段,教师的准备应从固有的语音、生词、语法、汉字、文化等模块化内容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新的时代背景之中,例如安全防护、互联网科技等领域,在按部就班的同时要随时做好学生随机提问的可能。另外,由于二语习得的特殊性,留学生和我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时差问题,在相对合理的上课时间,时差可能会是导致学生疲惫、厌倦等问题的关键因素,这时教师的观察素质就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观察到这些情况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上课的进度和效果时,教师应该以游戏的方式,配合全身反应法和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动起来,解放学生的肢体,从而更容易带动其大脑。

适当的将一部分自身固有的“模板”转化为帮助学生了解当下信息,深入时代、走进学生内心,并使其克服诸多不确定因素,继续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是赋予对外汉语教师最大的挑战,也是在特殊时期完成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基础。

3.由固定时间及教学内容转换为碎片化、筛选性

互联网自身所具备的时空性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利有弊,这种条件一方面可以使得学跨越时空限制自由学习,另一方面可能也会因此减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浪费、拖延学习时间而耽误学习进度和质量。对此,教师应该规定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并及时做出检测和反馈。笔者认为利用视频直播教学比录课或回放式教学更好使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直播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白板、课件共享、背景墙等技术手段创造较为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在课堂之余,应寻找有意义的教学资源,通过微信等社交手段,将其分享给学生,缩短其在母语环境下对于目的语的陌生感。

另外,现在互联网发达,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利弊两面同时存在。作为对外汉语教师,笔者认为在准备共享素材、网站时,除了要多元化、实用化以外,更要进行有效的筛选,尽可能的使学生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了解和中国、汉语相关的知识、文化,而不是在众多的链接和资源中摇摆不定、迷失自我学习重点,将时间留在阅览无意义甚至与教学相冲突的内容中。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

1.从以教师教材为导向转为以学生为导向

学生自身的情绪是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态的自身动机。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在不能改变社会距离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缩短心理距离,尽量减少僵化洋泾浜化的现象的出现;在教学上创新学习的方式,适当的调整教学计划,从依照课本讲解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寻找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其心理和身体的状态,使学生感到被关注、被关心,从而适当的减轻学习陌生语言心理的不安感,从而更好的进入课堂学习。对于上课的内容,可以依照团体语言学习教学法的基本内容,询问学生所感兴趣的、适时需要的内容,补充增加到课堂的学习和练习之中,降低学生网课的枯燥性。

2.从教师指导转为教师引导

网上授课存在着比线下授课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因为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均为首次尝试,所以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接受程度为多少都是教学应该考虑到的在教学中,语速的控制、教师用语的使用从来都没有相关的定论,根据学生的国别、性格、接受程度、学习等级,教师用语及其语素更是千变万化。非面对面教学可能会使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的减弱,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能通过一味减慢语速或者将教学用语简单化来解决,更多的要从引导层面解决。根据课堂观察与实践中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显示,更多的2 :鼓励或表扬、3:接受并利用学生的想法比4:提问、5:讲授、6:给予指导或指令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在特殊的时期下,理解程度的多少比完成了多少教学内容更为重要。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互动中,对外汉语教师应精讲多练、实时交流,做到引导而非指导,加强引导、激励、小组合作,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随时更正调整教学计划,更加重视反馈而非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本身。

教师除了引导教学之外,还要对教学做到相应的检测。由于不能面对面的实时监测课堂教学反馈,有效追踪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变得至关重要的,考虑多方因素,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并不等于完全放任,在允许、信任学生可以自我管理的同时,跟进教师的监督,定时定量的安排口语测试(例如:每三课即一周的时间进行一次口语测试),形成线上的反馈意见(如:语音、语调、词汇、语法、进步程度),制作成反馈报告,发送至学生的邮箱之中,并在下一周之中密切关注学生所犯的问题,做到点对点的击破。在学期中,分阶段的进行集中答疑,对大部分学生的共同问题以及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和强调,并解决学生发来的相关问题,以便其更好的做好复习计划,做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通。

3.从教授者转变成协调者

在文化教学领域,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出现冲突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应该采取协调的态度。尽量回避和学生讨论从文化引申出来的相关政治性问题。在学生本身因某种特殊原因提到这一类话题时,教师要有能力辨认,并且做到巧妙地转移话题,将课堂话题拉回正轨。一旦遇到禁忌的问题要采取客观的态度,时刻保持中立,在冲突已经发生的时候不要有任何的偏向性,从而激化冲突。而是应该根据冲突的情况委婉或者直接提醒,并且和学生强调相关的文化禁忌,提醒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到汉语知识,还要在不同的文化当中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做到求同存异,包容开放。在知道本国文化禁忌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触犯的底线,也要学会换位思考,无论立场和文化有何种不同,打赢这场防疫战,都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三)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

相比于行业竞争关系,在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在探索中前行的领域,笔者认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应是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备课时期,应共享资源库,以集体备课的形式,节省时间以确定除去基本教学内容之外的补充选题。笔者认为,适当的课前交流和集体备课,有利于思想的碰撞,使教学的受众范围更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于学期初期的课堂进行录像,并做一定的复盘以及教学互评。这种教学互评,不是对于等级的评价,而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新手教师可以从经验丰富的教师身上学到课堂的应变处理以及内容的安排处理的合理性问题,而富有经验的教师也可能会在新手教师的身上发现一些巧思和不同于经验的灵感。这种双向的互补可以使教学模式更加完善,甚至更新某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或者以经验为第一的评估模式,这不仅对于教师自身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更可能促进大部分国别、大多数教学阶段的对外汉语事业有一定的变革。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正在面临一场巨大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互联网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在网课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二语习得学科本身的特点,反思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从而寻求进步,是所有对外汉语教师共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李景蕙口述;田靓采编.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名师访谈录:李景蕙卷[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11.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赵淑华口述;田靓采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名师访谈录:赵淑华卷. [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4.

[4]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73-81.

[5]高丽娟.“互联网+”背景下美国文化适应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5):52-54.

[6]韩祥生,陈钰.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及外语教学[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51-54.

[7]田颖.试论优秀对外汉还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J].金田,2015,(1):194-194.4

[8]王丽婷,原梅.“互联网+”应用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漫谈[J].甘肃科技,2019,35(24):112-113.

[9]向往.浅谈优秀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戏剧之家,2015,(4):234-234.

[10]张和生,洪芸.简论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6):107-111.

[11]朱勇.基于因特网的南美汉语教师培训与发展模式构建[J].世界汉语教学,2009,23(04):535-541.

[12]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A].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388-401.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