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起走过,共迎花开

2021-02-04

家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抗疫病例新冠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突然袭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波及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14亿人守望相助、坚韧奉献,最终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大环境下,我国也成为2020年经济正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

如今,我们已经迎来2021年,除了个别地方出现零星病例,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新冠疫情基本上已经得到控制,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恢复到疫情前,几乎和过去没有两样。本期特别策划,让我们回首全国人民戮力同心抗击疫情的不凡历程,共同感受伟大抗疫精神,共同铭记这段我们身在其中的战斗经历。

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不仅是获奖者个人的荣耀,也凝结着全国人民的感佩与热望,记录着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坚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与新冠病毒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共同绘就了保卫武汉、防控疫情、复工复产的壮阔画卷,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生死阻击:3个月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疫情发生后,我国政府秉持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迅速建立起了应对机制,以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领衔的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争分夺秒地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8天时间确定病原体,16天研发成功检测试剂盒,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这一年我国抗疫历程,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迅即应对突发疫情(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19日)。湖北省武汉市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我国第一时间报告疫情,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阻断疫情蔓延。

第二阶段: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快速增加,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我国采取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一招,是坚决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面打响。中共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中央指导组,全国集中资源和力量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全国疫情防控正式展开,疫情蔓延势头初步遏制。

第三阶段: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2020年2月21日至3月17日)。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均得到遏制,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疫情形势总体平稳,3月中旬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中共中央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工复产重大决策。

第四阶段: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2020年3月18日至4月28日)。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武汉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境内疫情零星散发,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境外输入病例造成关联病例传播。中共中央把握疫情形势发展变化,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巩固深化国内疫情防控成效,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分类推动复工复产,关心关爱境外中国公民。

第五阶段: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2020年4月29日以来)。境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境外输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疫情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生命至上:中国抗疫斗争的鲜明底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以下几个数字,就能简明有力地彰显生命至上正是我们这次抗疫斗争的鲜明底色。

80%:针对超过80%的重症患者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情况,实行“一人一策”,建立感染、呼吸、重症、心脏、肾脏等多学科会诊制度,并制定重症、危重症护理规范,推出高流量吸氧、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等措施。

10多名:一位70岁老人身患新冠肺炎,10多名医护人员精心救护几十天,终于挽回了老人生命,治疗费用近150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1.2万余人:武汉市集中力量将一批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改造成16家方舱医院,床位达到1.4万余张,累计收治患者1.2万余人,累计治愈出院8000余人、转院3500余人,实现“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

94.3%:截至2020年12月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68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1649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551例,治愈率94.3%,病亡率5.6%。

1624亿元:截至5月31日,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624亿元。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137万毫升:10个省份无偿支援湖北省红细胞4.5万单位,血小板1762个治疗量,新鲜冰冻血浆137万毫升(不含恢复期血浆)。

10天:从全国调集4万名建设者和几千台机械设备,仅用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短短两周建成16座方舱医院,共有1.4万余张床位。

92.88万吨:2020年1月27日至3月19日,全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运输方式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92.88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148.7万吨。

科学防控: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一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有效应对百年不遇的全球大流行疫情,目前仍是有待国际社会共同破解的世界难题。中国则从国情实际出发,遵循传染病防控客观规律,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努力在控制疫情和救治病患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法”。

92%:高使用率和高有效率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系统方案成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临床治疗的一大特色。据统计,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

16家:武汉市针对患者数量急剧增长、80%左右是轻症的情况,集中力量将一批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改造成16家方舱医院,床位达到1.4万余张,使轻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减少了社区感染传播,减少了轻症向重症转化。

7版:先后制(修)订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3版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2版轻型、普通型管理规范,2版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方案,1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提高了医疗救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10种:在严谨的体外研究和机制研究基础上,不断总结救治经验,推动磷酸氯喹、恢复期血浆、托珠单抗和中医药方剂、中成药等10种药物或治疗手段进入诊疗方案,获得4项临床批件,形成5项指导意见或专家共识。

2765人次:开展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和临床治疗工作,建立应急储备库,截至5月31日,全国共采集恢复期血浆2765人次,1689人次患者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74万人:加强流行病学追踪调查,精准追踪和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截至5月31日,全国累计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74万余人。

举国同心: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基于对防疫形势的理解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文化价值,结合2003年抗击SARS的经历,人民群众以切身感受和实际行动自觉推动形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基层社区、志愿者群体以及家庭和个人为一体的全民抗疫大局,是中国抗击疫情的重要经验。

4.26万名:自2020年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人民解放军派出4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承担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任务,空军出动运输机紧急运送医疗物资。

400万名: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奋战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中,监测疫情、测量体温、排查人员、站岗值守、宣传政策、防疫消杀,守好疫情防控“第一关口”。公安民警及辅警驻守医院、转运病人、街道巡逻、维护秩序,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勇挑重担,130多人牺牲在工作岗位。

180万名:全国180万环卫工人起早贪黑、不辞辛劳,高标准做好卫生清扫、消毒杀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垃圾清理清运。

881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到881万人,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6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9亿小时。

3900多万名:在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危难关头,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

14亿:14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坚韧团结、和衷共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浴火重生:中国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和旺盛活力

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99%:截至2020年4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99%,中小微企业复工率达到88.4%,重大项目复工率超过95%;湖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员工到岗率分别达到98.2%、92.1%,整体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1.63亿名:全国分批分次复学复课,截至 2020年5月31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部分学段均已开学,共有1.63亿学生(含幼儿园)返校。

4665.6亿元:2020年“五一”假期重新绽放活力,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1.21亿人次,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內旅游收入475.6亿元;国庆、中秋8天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经受住了疫情和假期的双重考验。

命运与共:我国人民具有和衷共济的道义担当

铁肩担道义,大爱写春秋。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我国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5000万美元:我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

29支医疗专家组:截至2020年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指导长期派驻在56个国家的援外医疗队协助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向驻在国民众和华侨华人提供技术咨询和健康教育,举办线上线下培训400余场。

104种期刊: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联合搭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供全球科研人员发布成果、参与研讨,截至2020年5月31日,共上线104种期刊、970篇论文和报告。

200个国家: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口罩706亿只,防护服3.4亿套,护目镜1.15亿个,呼吸机9.67万台,检测试剂盒2.25亿人份,红外线测温仪4029万台。

120万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在研新冠疫苗共有214个,其中51个已进入临床研究,14个来自中国;14个进入Ⅲ期临床,6个来自中国(4个为灭活疫苗)。我国疫苗试验显示安全性良好,未出现1例严重不良反应,不管是研发速度还是质量,都实现了“又快又好”。当地时间2020年12月7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宣布:收到中国首批120万剂新冠疫苗,明年(2021年)1月将接受另一批180万剂疫苗。

【编后】2020年在新冠疫情中走到了尾声,随着新冠疫苗的投入使用,我们可以预见,2021年的生活将渐归平静;但持续做好常态化防疫不能松懈,大考仍在继续,我们必须同担重任,以一场彻底的胜利、以繁花似锦的春天,告慰已经离去的和还在奋战的英雄们!

猜你喜欢

抗疫病例新冠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病例”和“病历”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