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涌风劲正扬帆

2021-02-04钟言

债券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央服务

钟言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体系稳健高效运行的枢纽保障,是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和强化风险防控的有力抓手,是国家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作出“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的重大部署。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着重指出,金融应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进一步阐明,要“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循着“十三五”的时光坐标,作为债券市场核心金融基础设施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乘着飞速行进的时代列车一路行稳致远、愈见风华。中央结算公司以中央精神和国家战略为引领,始终坚守责任担当、忠实履行金融基础设施职能,进一步做深做精做强业务体系,深度服务于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着力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建成了中国债券市场核心运行平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支持平台、中国金融市场定价基准形成平台、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四大核心平台;不断强化债券全生命周期服务内涵,进一步加强中央登记托管结算体系建设和功能发挥;形成了以债券业务为核心,以金融资产登记托管为主体的服务与产品谱系;数据服务不断丰富,风险监测方法不断创新;国际化战略取得重点突破,全球直通入市主渠道优势不断强化,推动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平台成功上线,高标准的京沪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多中心统一运维体系已然成形;信息安全专项建设和IT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集团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专业化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至新的高度;公司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持续深化;多层次智库体系基本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推进卓有成效。

过去的五年,中央结算公司以巨大的改革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坚定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推动金融改革、助力社会融资结构持续优化、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防范金融風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向着建设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一流金融基础设施的目标持续前进。

党建引领,聚焦主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中央结算公司从国债集中登记托管起步,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历经二十四载漫漫征途,一路走来,中央结算公司始终坚守为中国债券市场服务、为金融监管服务、为投资者服务的初心,在债券市场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与创新作用。

攻坚克难成大道。“十三五”期间,中央结算公司党委在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引领各项工作,推动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动态全覆盖,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稳扎稳打,锐意进取,持续聚焦主业,不断巩固和加强业务体系优势,向建成世界一流金融基础设施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服务大局,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在支持货币政策方面,中央结算公司为中国人民银行提供高效的公开市场操作支持,并为专项扶贫再贷款工具、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工具、央行票据互换等创新工具提供系统与操作支持。2020年,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15.1万亿元;支持创新工具投放操作15.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累计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超145万亿元。在支持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结算公司全面助力政府债券市场健康发展。2020年,支持国债发行7万亿元,同比增长75%;支持地方政府债发行6.4万亿元,同比增长47.7%;支持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2800亿元、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操作3.7万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支持政府债券发行超45万亿元。中央结算公司有力配合市场改革创新的推进。支持首次弹性招标、地方政府债首次公开承销与集合发行;支持首单雄安新区债发行,推动地方政府债柜台业务创新试点和储蓄国债随到随买业务落地;启用地方政府债发行窗口选择系统,有效提升发行效率。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我们既见证历史,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正值春节假期,中央结算公司党委领导坚守一线,党员干部、业务技术骨干逆行集结、连续奋战,采取系统日期回退、手工调整、生产灾备系统切换验证等措施,精准完成数据调整和业务验证,奋力确保2月3日债市开市平稳运行,全力支持开市首日货币政策实施传导、债券市场正常运行以及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当日公开市场操作量和付息兑付业务量均创中国金融市场历史新高。

6月,财政部启动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工作。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发行特别国债,不同于前两次主要采取定向方式发行,此次特别国债全部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6月15日,财政部公布第一期和第二期特别国债发行文件,在短短三天里,中央结算公司依托成熟的发行业务服务体系、安全稳定高效的技术系统和专业完善的技术服务团队,在位于金融街10号的办公总部和位于月坛中心及陶然亭地区的备用发行室,双线准备、两地办公,为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服务。6月18日10时35分,第一期抗疫特别国债招标准时开始;11时35分,招标截止,5年期和7年期品种投标倍数分别达到2.50倍和2.76倍。7月30日11时35分,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发行室,随着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按下本次特别国债最后一期“确认中标”的按钮,历时一个半月16场次、总额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工作顺利收官。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中央结算公司忠实履行财政部赋予的政府债券总托管人职责,全面支持财政政策有效实施,为高效筹措财政资金贡献了中债力量。随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基层,“六稳”“六保”迎来重要助力。

迄今,政策性银行通过中央结算公司运行的发行系统发行金融债券累计超过38万亿元。商业银行通过该系统发行各类资本工具以补充资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还发行小微、扶贫、绿色等专项金融债券,定向放贷,直接服务实体经济。

“十三五”期间,中央结算公司累计支持各类债券发行超過1.5万期次,发行规模超78万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129%,实现京沪深三地协同运作,是我国最大的直接融资服务平台;支持储蓄国债(电子式)、记账式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面向柜台个人和中小机构投资者发行,柜台债券发行总量超1.42万亿元,在为各类债券发行提供稳定畅通的零售渠道的同时,也丰富了社会公众的投资选择。

2016年,在金融时报社举办的“金龙奖”评选中,中央结算公司荣获“最佳债券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称号。2018年,中央结算公司荣获“最佳债券市场实体经济服务机构”称号。

支持产业政策实施,全方位提供企业债券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作为企业债总登记托管人及发行审核的第三方技术评估机构,中央结算公司紧扣政策、立足市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下规范、高效开展企业债券服务工作。2015年,中央结算公司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承担企业债券第三方评估职能,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中债企业债券评估中心。2016年,借助数据库优势和市场公共政策服务平台地位,中央结算公司开发建设企业债券信用档案信息系统,牵头完成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融资政策巡讲,组织完成首次企业债券主承销商信用评价工作,有效强化企业债券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约束。同年,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绿色企业债和项目集合企业债的发行创新,支持首只绿色企业债和首只项目集合债成功发行。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授权中央结算公司开发建成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信用信息登记系统,承担产业基金的登记确认、数据保管和统计分析等职责;同年,中央结算公司与国家信息中心签署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备忘录,持续推进企业债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020年是企业债券注册制改革元年,作为唯一的受理机构和指定的审核机构,中央结算公司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扣注册制宗旨,强化信息披露的核心理念,成立中债企业债券服务中心,开展配套制度建设,大幅简化流程材料,为企业债券工作的有序、规范、高效开展进一步创造条件;成功上线企业债券受理审核系统,发布《企业债券注册发行业务问答》,通过京沪深三地协同,主动面向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

积极响应,扎实推动降费让利。自2017年起,中央结算公司通过前期研究、市场调研、量化测算、方案确定、落地实施等步骤积极推进降费工作。2020年1月1日,经监管部门批准,中央结算公司正式调降发行人发行登记服务费,对所有券种的发行登记服务费费率降低20%;对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实行分档计费;为支持脱贫攻坚战和中小企业融资,对涉及扶贫专项、小微企业的券种的发行登记服务费100%全免;为促进存量盘活、流动性提升和市场短期资金接续稳定性,对短期券种(1年期及以下)的发行登记服务费100%全免;为支持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对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开展随买随卖做市支持操作的费用100%全免。

守望相助,心手相连,用实际行动支援抗“疫”。2020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与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中国经济的运行带来巨大的挑战。疫情无情人有情。中央结算公司第一时间全力配合支持疫情防控,在前期降费的基础上针对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进行更大幅度、更广范围、更有力度的定向降费。主动免收本年度湖北省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发行登记服务费以及地方政府债付息兑付费,实际全额减免湖北省地方政府和债券发行人各项服务费用,湖北省委领导对此批示感谢。为湖北客户开辟线上“绿色通道”,支持湖北省招标发行地方政府债2454亿元,支持发行企业债371亿元,鼎力支持湖北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11月1日,在年初降费的基础上,中央结算公司进一步将发行人发行登记服务费的费率降低20%。2020年累计为地方政府、政府支持机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企业等各类发行人降费5.21亿元。

金融基础设施行业的降费方案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同时大幅降费对经营指标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尽管如此,中央结算公司仍克服困难,积极作为,成为国内首家推动落实减税降费的金融基础设施,降费幅度与降费规模均领跑同业,彰显了中央金融企业和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2020年,中央结算公司因在疫情防控中有力保障债券市场稳健运行的积极作为,在金融时报社举办的“金龙奖”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债券市场抗疫复产支持机构”称号。

固本强基,支持债券市场稳健运行。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中央登记托管结算始终是中央结算公司的天职,是中央结算公司的根与魂。以统一登记托管结算为主线,充分利用和发挥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功能和经验积淀,积极推进由单一的债券登记托管向包括债券、理财、信贷资产、信托、政府出资产业基金在内的全方位金融资产登记托管转型;由单一服务银行间债券市场向服务包括交易所市场、期货市场、保险资管市场、离岸债券市场、零售债券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转型,实现债券市场业务与金融资产登记托管工作协调推进,与多层次金融要素市场有效衔接。“十三五”期末(2020年末),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托管量超76万亿元,较“十二五”期末(2015年末)增长120%,品种涵盖国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政府支持债券、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类产品,以及金融债、企业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信用类产品;“十三五”期间,中央结算公司债券结算量超6000万亿元,较“十二五”增长174%,服务机构投资者近3万户、柜台市场投资者近2400万户。“十三五”期间年均登记托管量、结算量比“十二五”期间均实现超额翻番,债券担保品管理余额稳居全球同业机构第一。

科技赋能,引领创新,拥抱金融技术再创典范

三年磨一剑,历经1300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鏖战,凝聚中央结算公司全体心血和希望的中债新一代综合业务平台(简称“新一代系统”)于2020年10月9日正式对外运营,并于11月2日平稳度过了特保期和重保期的“成绩公示期”。

稳步推进,系统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17年,中央结算公司全面启动新一代系统建设。构建全新业务架构、技术架构、应用架构的核心技术框架,进行顶层设计;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新系统,完成技术平台产品验证、集成测试,形成自主掌控技术的体系框架;夯实需求分析基础,保障系统安全、业务连续性、业务数据标准在新一代系统中落地。2018年,新一代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着眼先进性和整体性,搭建“一核两翼五驱动”的组织架构,统筹各方资源,多项工作齐头并进,完成新建生产线、数据线和适配线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2019年,顺利完成先期部署及切换演练;全面落实系统建设各项任务,创新开展迭代开发、多轮测试,有序推进数据迁移、总体投产上线等工作。2020年10月,新一代系统正式上线,完成了对原中债综合业务平台的重构和升级。

重构“梁骨”,全面提升债券市场核心服务能力。新一代系统通过实战验证实施工艺,形成中债企业工程方法。规划设计方面,完成从实现单业务条线需求的软件工程方法到实现企业级架构的企业工程方法的转变。形成业务、技术的良好互动和真正融合,保证系统完整、有效承接公司战略。以统一业务模型、统一技术架构、统一实施工艺、统一管控流程落实企业级工程实施方法的核心理念。科技探索,强化自主掌控和安全需求落地。新一代系统引入微服务、弹性计算资源池等云计算技术,显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统计分析等数据系统引入数据沙箱和大数据相关技术,实现安全、高效、灵活的数据价值挖掘和智能分析;在信贷资产流转和发行领域积极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流转效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自主掌控要求,独立研发10余个模块化工具平台,支持流程高效、质量可控的项目实施管理。应用系统建设采用国际标准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SDLC),通过实战攻防构建完整、具备实战能力的安防体系。深耕业务转型,推动产品创新,强化国际服务能力。业务架构方面,新一代系统将业务流程划分为八個主要业务环节和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债券提供全流程的管理服务;通过引入“产品工厂”理念,充分适应多元化发展需要;对金融产品进行高度抽象概括,实现完善的金融产品服务以及快速产品创新能力。国际服务方面,系统拓宽服务时间,整体具备7×24小时运行能力,满足全球范围的多语言、多币种、多时区、多监管要求,全面提升境外机构的业务处理能力,实现一套系统服务全球。

攻坚克难,“双线战役”彰显中债精神。2020年初春,正值新一代系统即将上线的重要关口,疫情暴发。在中央结算公司党委的统一指挥下,各部门积极协同,迅速组建新一代系统建设防控工作小组,下设疫情防控组、监测统计组、供应商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各小组迅速响应、主动作为,在新一代系统测试现场勇敢逆行,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屏障。苦干实干、氛围和谐、积极向上、目标明确、团结一心,这支优秀的团队用服务国家金融发展的初心,不负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新一代系统建设的“双线战役”,先后完成2轮业务验收测试、2轮业务联调测试、4次投产演练,于6月25日完成系统内部上线部署,8月顺利完成业务跟账运行。最终,新一代系统顺利对外发布运营,平稳度过了特保期和重保期。

北京数据中心建设闯关夺隘。北京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组以目标任务为导向,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在2020年2月11日就组织工程复工,顺利确保8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和测试验收工作。通州数据中心与中债数据中心顺利完成同城备份环境切换。

上海数据中心“实干加巧干”。上海数据中心建设在上海总部的调度下,在2020年3月复工后的20天内取得首路市电开通的关键成果。6月,建设团队排除正值超长梅雨季和连续橙色高温季的重重困难,终将4万平方米数据中心矗立在上海滩。

统一运维体系建设蔚然可观。中央结算公司全面推进京沪主数据中心建设,均获得国家A级机房认证证书,研发统一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平台,支持信息系统平稳安全高效运行。

“十三五”期间,中央结算公司基本建成新的“两地三中心”系统运行体系,并向着更高水平、更高标准一体化运转的目标不断迈进。

新一代系统建设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有关部门多次牵头组织会议,专题讨论相关事项。系统成功上线后,中央结算公司第一时间向各主管部门报告了平稳运行的情况,得到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祝贺。

发挥优势,防范风险,保障金融市场高效安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监管部门对核心金融基础设施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十三五”期间中央结算公司聚焦重点、覆盖全面,进一步完善作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平台的服务功能,为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管理风险提供有效支持,保障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和稳定运行。2019年,中央结算公司在金融时报社“金龙奖”评选中获评“年度最佳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服务支持机构”。

服务监管,有效履行债市风险监测职能。中央结算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要求,建立国债市场价格波动监测机制,有效履行一线监测职能,推进债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建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授权下建设并试点推广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监测系统。

盈盈一水间,脉脉今得语。“十三五”期间,中央结算公司支持监管的作用不断强化,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稳定器”作用。配合多个主管部门的监管要求,提供高频度、定制化统计报表,并持续发布债券市场风险监测报告、运行报告等;持续监测交易结算失败、回购风险、债券借贷及结构化发行等业务,为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提供依据和抓手。2018年,中央结算公司开始建立结算失败预警模型和市场风险指标体系。通过结算预警模型、资金兑付预警模型的开发,逐步实现数据驱动的自动化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反应速度明显提升;配合主管部门妥善完成风险事件处置。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明确使用以中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的中债估值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监测的基准,防范利益输送和异常交易;原银监会推荐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中债国债等收益率曲线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基准和市场风险管理基准,推动商业银行实现巴塞尔协议风险控制的要求;证监会推荐基金公司采用中债估值作为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净值计算的基准,有效防范基金行业资产净值计算偏差带来的集中赎回风险,为基金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原保监会推荐保险机构采用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保险准备金计量基准,支持了利率市场化环境中保险机构的稳健发展。此外,审计和司法判决领域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债估值作为债券资产相关的公允价值度量依据。

寻求市场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担保品管理业务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本世纪以来,巴塞尔系列协议逐步推行,全球资本市场快速扩张,交易结算速度加快,全球市场对风险防范、效率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担保品管理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中央结算公司作为集中托管我国高信用等级债券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担保品管理服务是其职能的自然延伸。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央结算公司将过去分散于各业务系统的担保品管理功能进行了整合、升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统一的担保品管理服务系统。2016年6月,中央结算公司设立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开始搭建京沪两地专业服务团队。2017年12月,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

“十三五”期间,中央结算公司依托专业高效的担保品业务系统,为市场机构提供包括逐日盯市(Mark-to-Market)、自动选择、优化配置在内的担保品管理服务。担保品逐日盯市机制有效规避了风险敞口覆盖不足的风险,提高了担保品使用的效率,有助于防范市场交易中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2019年6月,中央结算公司正式推出担保品违约处置服务,解决了困扰市场多年的痛点;8月,组织的首场担保品处置拍卖顺利完成;2020年1月,组织的首场担保品处置变卖顺利完成。相关实践验证了我国担保品处置的法律确定性和操作实施的有效性。截至2020年末,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管理余额已突破15万亿元,在全球中央托管机构中居首位,服务市场客户超过9000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担保品管理平台之一。

2020年12月,中央结算公司支持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落地首单信托保障基金同业存款担保品管理业务。这是金融保障基金行业首次引入担保品管理机制,是中央结算公司支持金融保障基金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中央结算公司相继支持将担保品管理机制引入保险资金协议存款、银行同业存款、金融机构同业授信、贵金属交易、金融及商品期货保证金等领域,极大提高了市场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有效支撑了市场的创新。

开启信贷资产流转的阳光化之路,银登中心依势而建。长期以来,银行自行开展的信贷资产交易比较分散,市场监管和风险监测的难度较大。在此背景下,助力商业银行盘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开启规范化阳光化的信贷资产流转之路变得愈加迫切。2012年,主管部门在充分考量专业优势、建设效率、系统安全、技术复杂性等因素的前提下,授权中央结算公司搭建信贷资产登记流转平台。接到任务后,中央结算公司紧锣密鼓地利用现有的中债综合业务平台资源,采用“双中心”“双机热备”,保证系统的连续、安全运行;实行多层、异构防火墙(最外层使用国产产品)机制,防范黑客入侵;利用统一授权管理体系实现用户权限的授权和控制,有效防范操作风险;使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数字证书,实现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在短时间内成功建成信贷资产登记流转平台。2013年7月30日,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多功能演示大厅,首批6笔信贷资产流转业务试点暨观摩会在这里举办。2014年,经财政部同意、银监会批准,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简称“银登中心”)正式成立。2015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银行机构考察时指出,要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贷款流转等方式盘活存量资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使金融与实体经济共享发展红利。银登中心的成立为信贷资产及银行业其他金融资产提供了统一的登记流转结算服务平台,有利于促进信贷资产流转业务规范高效有序发展,填补了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安全有效的存量资产流转机制的空白,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流转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和规模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十三五”期间,银登中心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流转市场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助力小微企业信贷资产流转,拓展不良贷款转让;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底层资产集中登记和监测;实现信贷资产流转协议文本标准化与线上签署;提供券款对付(DVP)结算和代理付息兑付服务;与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信贷资产估值与价格指数。截至2020年末,在银登中心开立信贷资产账户的市场成员数量超过3000户,覆盖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型机构,在助力银行业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防范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满足市场与监管的需要,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应运而生。随着理财业务规模的增长与理财业务投资范围的扩大,在打破刚兑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业理财风险管理、投资者教育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早在2012年,中央结算公司就依托其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运作经验和技术优势,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承接了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2016年8月,中央结算公司顺应主管部门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服务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将理财产品集中登记、信息披露和第三方托管业务有机整合形成统一平台——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简称“理財登记托管中心”),建立发行理财产品逐只报告、赋予唯一登记编码的机制,实现了理财产品的全国集中统一登记和穿透式信息报送,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有效提高了理财产品的透明度,使风险得到了充分控制。2019年,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运营管理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银行科技发展奖。

“十三五”期间,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在开展理财产品登记的同时,还致力于推动理财监管数据标准化,加强拓展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系统的直联,规范理财直融工具业务规则,为银行理财产品提供第三方托管,发布银行理财综合能力评价报告等。今天的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已成为重要的理财市场中介服务平台、投资者官方查询平台与教育阵地,对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0年末,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共存续理财产品3.9万只,存续规模超过25万亿元。

责任编辑:徐真  鹿宁宁

猜你喜欢

中央服务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2)
中央结算公司20周年大事记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一张图告诉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响你生活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