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的技术差距在哪里?

2021-02-02

中外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牙签洗手间公寓

■ □

日本人十分注重房屋的“抗震性”

2009 年夏,我来到北京工作,租住一间建于2005 年的公寓。但是,住了还不到一个月,我就渐渐地感觉到这栋公寓和日本公寓的不同。

有时,我打开房间的门,门板竟然会从门框上脱落;打开窗帘,窗帘竟然会掉下来;窗户的拉手貌似坚固,可用不了多久就会坏掉,窗户怎么也打不开;淋浴喷头有时不出热水,有时热水直接向四周飞溅而不是向下流;房间的隔音效果很差;公寓还会突然停电;报警装置偶尔会莫名其妙地响起;3 台电梯经常只有2 台能够正常使用。

虽然号称是一栋建成时间只有4 年的“新公寓”,但是墙壁和楼道的天花板已经出现裂缝。按照日本人的感觉来判断,这栋公寓应该有50 年的历史了。

2012 年夏,我回到日本,准备在东京买房,所以实地考察了大约20 多套房子。看着眼前的房子,我越发体会到中国和日本在技术方面的差距。

日本人十分注重房屋的“抗震性”,尤其是在2011 年3 月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人在建房时更是将“如何增强房屋的抗震性”放在了首要位置。通过“耐震构造”技术和“免震构造”技术的同时使用,即使再发生剧烈地震,日本的房屋也能“岿然不动”。

当然,日本的房屋建筑技术并没有停留在“应对地震”的阶段。比如,在盛夏时节,当您还有5 分钟就到家的时候,可以遥控房间里的空调按钮,打开冷气。您一进家门,房间里就已经十分凉爽了。

另外,当您快要到达公寓一楼大门口的时候,钥匙会自动发出指令,您不必将钥匙插入锁孔,大门就会自动打开。电梯也会自动设定到您居住的楼层,并提前打开电梯门迎接您。走出电梯,房间的钥匙会再次发出指令,房间会自动打开。房间里也有很多全自动设备:窗帘会自动打开和合上;厨房洗碗池下方装有自动分解机,可以将厨余垃圾分解成细小颗粒。

房间内部的装修和中国有天壤之别

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办公室搬迁。当时,我们向两家日本的装修公司和一家中国的装修公司索要了报价单。

对比了3 家公司的报价之后,我们发现,如果中国公司报价100 元,日本公司报价一般会在120 元或130 元。不过,两家日本公司都略带警告地说:“我们公司的报价的确比中国公司高二三成,但装修质量是中国公司望尘莫及的。”最终,经过办公室5 位领导的投票表决,我们最终选择了稍微便宜一点的中国装修公司。

我不想说别人的坏话,但这次不得不说,这家中国装修公司真是太过分了!自从他们交工之后,电灯不亮、地板松动等情况就接连出现。向他们投诉,每次都要争执很久,有时甚至要恶语相向,他们才会来维修。另外,按照合同规定,我方会在装修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后分3 次付款。结果,他们又旁生了不少事端,造成了很多不愉快。

一年半之后,我在东京买了一套二手房,准备请装修公司做内部装修。和上次一样,我也索要了一份报价单。看完报价单我不得不承认,再没有比这更详细具体的报价单了。而且在协商好的为期两周的施工时间里,这家装修公司会在每天傍晚通过邮件向我详细汇报当天的装修进度和第二天的装修内容,并附上当天装修位置的细节图片。房间装修结束后的样子也和我的预期分毫不差。

工期结束前一天,当我去验收的时候,装修公司的人发现墙上有一个直径大约两毫米的污点,他诚惶诚恐地对我说:“我对我们公司的技术有绝对的信心,但是出了这样的问题,真是太对不起了。我们明天为您重新粉刷。”“就这么小一个点,算了。”我回绝了他的请求。与此同时,我再次深切地感受到日、中两国技术方面的差距。

在日本,装修费一般都是装修完成后才付。这意味着如果客户对装修效果不满意,客户可以要求重新装修。

日本的“自动水洗坐便器”

事实上,中国的很多写字楼都在使用日本的技术。走进北京新建的高层写字楼,您就会发现,大楼的电梯一般都是日立、三菱、东芝等日系品牌,洗手间的便器上也印着“TOTO”的商标。“TOTO”(东洋陶器)是1917 年于福冈创立的日本最大的水洗机器制造商。该公司于1980 年推出的“自动水洗坐便器”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销售了3000 万台,如今主攻中国市场。

“自动水洗坐便器”的发明,使洗手间变成了一个舒适的空间。坐便器可以设定温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通过按键调整冲洗臀部的水流速度、流量以及温度,甚至可以用水给臀部按摩。羞于被人听到如厕声音的女性可以通过“音姬”按键播放流水的声音。

在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日本馆内展示的日本最新科技成果之一就是“TOTO”公司的“未来型洗手间”——当感应到使用者靠近时,坐便器会自动打开盖子,然后提供一系列无微不至的服务。我也采访了几个刚刚走出日本馆的中国游客,他们都说:“里面的洗手间真是太棒了!”

再说一个听上去特别“假”的真事吧。最近,在到中国旅行或者出差的日本人中流行一种“便携式自动水洗坐便器”。据说因为中国的大部分酒店没有配备自动水洗坐便器,日本人“忍无可忍”之下,只好带着这种小型的坐便器来到中国。

通过这样的反差,来到中国之后的我体会到了很多日本的“细腻的技术”。

关于“牙签”的谜团

另外,我解开了一个2009 年我刚来中国时一直无法解开的关于“牙签”的谜团。我一直有饭后剔牙的习惯。不过,每次在中国餐馆打开装牙签的小纸袋时,我都会发现,里面必定装着两根牙签。

一开始,我觉得一定是工作人员在包装的时候弄错了。可是,后来每次都看到一个牙签袋里装着两根牙签,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每个人都只有一张嘴,嘴里都只有一口牙,在日本一个牙签袋里肯定只有一根牙签。终于有一次,我在剔牙的时候,突然听见“咔”的一声,牙签断了。在那一瞬间我恍然大悟,可能是因为中国的牙签容易断。

日本的牙签质量过硬,不论怎么剔牙都不会断;为了防滑,用手指捏住的一端凹凸有致;剔牙的一端虽然细得不到1 毫米,但是依然很难折断。相比之下,中国的牙签不过就是一根细木条,两根牙签中的一根是“备用品”。

猜你喜欢

牙签洗手间公寓
爱“吃”糖的牙签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洗手间里的“小书屋”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神奇的牙签
牙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