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5 年蒋介石为何迫不及待地想促成重庆谈判?

2021-02-02

中外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电报斯大林八路军

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和蒋介石举杯共饮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日,蒋介石即给毛泽东发去电报,后又连发两封电报,催促国共在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一次比一次急切,表现出少有的热情。

蒋介石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是因为当时国内国际大背景下的历史必然。

蒋介石真的措手不及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后,美英苏三大国就酝酿着早日结束亚洲的战争,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 年7 月16 日,三大国在德国柏林郊外波茨坦召开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波茨坦公告》。但日本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声称要“决心战至最悲惨的结局”。蒋介石对即将到来的胜利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还在卢沟桥事变8周年发表纪念文章,号召全国军民还要有长期作战的精神准备。

美国总统杜鲁门早就想尽快结束战争,7 月21 日,他在得知美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后,对于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心中终于有了底。8 月6 日晨8 时,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腾空而起的耀眼的蘑菇云也惊醒了斯大林,苏联于8 日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出兵东北。骄横的日本军阀还是不投降。9 日11 时30 分,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广岛和长崎遭受灭顶之灾,日本天皇很快便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胜利来得太突然了,蒋介石真的措手不及。此时,国民党军事主力偏处西南,日军仍然占领自东北至广东的大片国土,接收与缴械的问题已迫在眉睫,诸如广州、长沙、武汉、南昌、九江、安庆、南京、上海、杭州等战略要点的接收,对于蒋介石来说至关重要,而他的主力部队距这些地方都太远。

而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120 万,民兵也有220 万,解放区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 亿。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着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局势。8 月10 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了《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军任务的决定》,明确指出: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一定向解放区进攻,和我们就接收问题,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命令,号召各解放区抗日部队向日伪军发起猛烈进攻,并命令附近的日伪军在限定的时间内缴出全部武器,如拒不投降,立即予以消灭,八路军、新四军将接收其所占的城镇和交通要道。延安总部又连续发布6 道命令,要求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向敌伪所占地区和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包括要求冀热辽解放区等地的部队向东北进军,迫使日伪军投降。

蒋介石急了,慌忙以最高统帅的名义给八路军发出强硬的命令:“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当然,蒋介石也很清楚,八路军、新四军是不会买他的账的。现在对于他来说,时间是最关键的问题。他于是装出一副谦恭的样子,邀请毛泽东来重庆,以谈判拖延时间。

事实也确实如此,就在蒋介石向毛泽东发出邀请之际,上海、浙江的汉奸武装,摇身一变为国军,阻止新四军的进入。广州等27 个战略要点,除张家口、古北口由八路军解放,多伦、赤峰、承德为苏军和外蒙古军占领外,其余的战略要点,多由美国抢运的国军所接收。

斯大林两次来电催促

蒋介石最担心苏联出于政治信念的立场,会全力支持中共,使其日渐坐大。

其实,蒋介石哪里知晓斯大林对毛泽东有着很深的误解。抗日战争初期,当毛泽东提出独立自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斯大林就十分不满,唯恐这种“独立自主”无边无际,以至得罪国民党得罪蒋介石,影响到苏联的战略利益,于是,他立即派王明回国监督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斯大林一直过高地估计国民党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中共的力量,甚至认为战后的中国只能承认蒋介石的领袖地位,只能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来实现中国的统一。共产党只有妥协,避免内战,建立以蒋介石为领袖的联合政府。直至1948 年,他在一次谈话中还说:战后我们曾邀请中国同志到莫斯科来,讨论中国的形势。我们直率地对他们说,中国同志应设法和蒋介石达成妥协,他们应参加蒋介石政府并解散自己的军队。

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在蒋介石第一封电报发来时,据1945 年8 月17日《解放日报》,中央在致徐冰、张明电报中指出:“请毛往渝,完全是欺骗。”中共中央还针对来电,以朱德的名义公开提出6点要求,其中包括“国民党在接收日伪投降与缔结受降后的一切协定和条约时,必须事先与中共商量并取得一致”。换句话说,这些要求如不能实现,那么,毛泽东的来渝谈判也就不可能。

对于国共重庆谈判,斯大林在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表示了明确的态度,支持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寻求维持国内和平的协议”,“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否则一旦打起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在蒋介石给毛泽东发来第三封电报时,斯大林也发来了第二封电报,再次催促毛泽东成行,并指出,蒋介石已再三邀请你去重庆协商国事,在此情况下,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各方面就不能理解。如果内战真的打起来,责任由谁承担?斯大林还在电报中担保:你到重庆同蒋介石会谈,你的安全由苏、美两家负责承担。

民主人士从中斡旋

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几乎在同一时期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七大从4 月23 日开至6月11 日,国民党六全大会则是从5 月5 日开至21 日。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等主张。国民党六全大会很快就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坚决拒绝中共建立联合政府的建议。决定于11 月12 日召开“国民大会”。蒋介石还在政治总报告中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

同时,从1945 年1 月以来,国民党军队一直没有放松对中共武装力量的压迫和打击。

国共之间剑拔弩张的形势,急坏了中间人士,他们担心大规模内战的发生。以褚辅成为首的7名参政员于6 月2 日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希望国共继续商谈,从速完成团结。中共中央十分体谅褚辅成等人的良苦用心,于16 日复函,恳切表示出和平的意愿,并邀请他们前往延安。

褚辅成、黄炎培、冷遹、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钧,除却因病的王云五,6 位参政员于7 月1日从重庆飞抵延安。他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伯渠、吴玉章的热情接待。双方达成《中共代表与褚辅成、黄炎培等六参政员延安会谈记录》,取得两点共识:一、停止进行国民大会;二、从速召开政治会议。

中共中央对和平表示出积极的态度,甚至作出了一定的妥协,并准备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要国民党改变反共政策,可以考虑承认“独裁加若干民主”的解决方式。中共对于和平谈判,已经发出了十分明显的信号。这样,中间力量才得以从中斡旋和游说。

和平、民主、团结,成为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关键词。蒋介石正是接过这些口号,作为邀请毛泽东来渝的重要理由。

然而,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毛泽东会慨然成行,更没有料到毛泽东到重庆后,异常活跃,会客访友,如鱼得水,媒体会面,妙语解颐,一扫几十年来被妖魔化的形象,更因一首《沁园春·雪》,在山城刮起不大不小的旋风,展现出毛泽东政治家文人的神采和魅力。蒋介石又失算了。

猜你喜欢

电报斯大林八路军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传“电报”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八路军留守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