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人住的第三年

2021-02-02

中外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宅家居所作息

独居是自由的,也是孤独的。

在我人生的前25 年里,独立似乎是贯穿始终却又尚未完全成型的一个特质。小时候跟外婆住,中小学时期跟爷爷奶奶住,大学期间跟同学住,工作后,跟男朋友住……

抛开经济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独立不说,居所的完全独立,也是直到2018 年年底才彻底实现。不知不觉,已经进入独居生活的第三年了。

以前常常期盼着这一天,拥有独立的居所、独立的生活,独立的经济能力与决策能力,完完全全依靠自己。

然而最开始独居的时候,一切却并不如我想象中那般美好。尽管一直以来,经济和生活自理能力尚可,一个人装家具、拆油烟机、换灯泡、通马桶这些琐事完全不在话下,但我忽略了在精神方面,原来我也是个有所依赖的人。

完全恢复到一个人的生活,刚开始是有些不知所措的。以前都是有人一起做的事情,现在必须一个人规划好所有的时间了:

工作日起床的闹钟,要多定几个,不然自己不小心摁掉睡过头,上班就要迟到了;房租生活费没有人平摊了,开始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做菜分量不能太多,一次性吃不完会很浪费;晚上一个人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锁好门。

但慢慢地,我也体会到独居的好处——自由。房间可以任意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吃什么不用顾及他人的喜好,生活作息更无须受他人影响,家成了一个真正可供休憩的地方,柴米油盐、喜怒哀乐,一切随心。

当然独居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孤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感,尤其当结束了一天忙碌又喧嚣的工作,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时,面对着空荡荡的房子,体验过的人都会明白,这种孤独感会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身边有的朋友独居的时候,周末从不宅家,出去骑行、游玩、聚会,把自己的时间填满。然而我对这种旺盛的精力只能是望洋兴叹,作为一个精力有限的人,宅家比出去玩更容易放松。

近两年的独居生活里,晚上回到家,大部分时间会自己做饭,厨艺长进了不少,不怎么喜欢追剧,偶尔会找些电影看看。

有一段时间辞职在家,失去了上下班有规律的被动管控,为了让自己作息规律起来,白天逼迫自己早起,晚上坚持跑步,由此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感和能量。

周末的时候,我一般会给家里大扫除,把衣服洗净晾晒、地板拖几遍、桌子擦一擦、给绿植换换水松松土、买好一周的菜,然后泡一杯茶,打开音响听点音乐,就着零食看看电影或看看书,这样的日子是我独居生活中感到最轻松惬意的时刻。

一个人独居的第三年,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开始慢慢接受必须独立面对所有的事,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真实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有些方面原来是不同的,了解到很多时候,自己没有想象中坚强,但也没有想象中脆弱。

不知不觉中,我走上了一条越来越独立的路。不再对独居感到恐慌和无所适从,想要主动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自己照顾好自己,想要在上班之外的生活里,去找到自己人生的另外一些意义。不出意外的话,这样的生活还会持续好几年,希望几年后的自己,会是一个独处能力更强的人。

最后,附上一些我的独居生活指南吧,希望能给独居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1.学会合理规划生活开支,不要被消费主义洗脑,多攒钱学理财;

2.安全感是自己给的,最大的安全感来自工作稳定,经济独立;

3.专注于一件事,可以消解孤独感和空虚感;

4.断舍离,定期清理物品,定期整理居所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5.晚上进门后一定要锁好门,深夜打车一定要向家人朋友报备;

6.深夜谨慎观看恐怖悬疑片/杀人事件;

7.把刷手机的时间,用来发展对自己有长远意义的事情,比如副业、学习技能、阅读等;

8.少跟人闲聊,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别人当情绪垃圾桶。

猜你喜欢

宅家居所作息
爱心健康作息表
宅家锻炼法
揭秘2020楼市密码! 为什么是她能成为高端买家的终极居所
为了宅家不停课
“宅家”
宅家上网课二三事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与自然共生的多代居居所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监督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