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1-31游凯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病死率抗生素耐药

游凯斌

重症感染多见于ICU收治的患者,重症感染的治疗难度较大,多数患者同时存在生命危险,治疗重症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1-2]。但由于抗生素的种类较多,选择何种抗生素治疗、药物剂量的把控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若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高,引发多重耐药感染,增加患者的病死率[3-4]。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炎性指标,一般情况下,PCT>0.5 μg/L认为患者存在感染,若通过监测患者PCT水平选择应用抗生素治疗,不仅可准确观察患者的病情,还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促进疾病的康复[5-6]。本研究观察PCT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4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男9例,女11例;年龄51~84(65.82±1.94)岁。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3~82(65.81±1.93)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开展本次研究。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重症感染;(2)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拒绝参加本研究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4)依从性差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则在PCT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第1、3、5、9天抽血检测血液PCT水平,若PCT>0.25 μg/L则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0.25 μg/L则停止使用抗生素治疗。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多重耐药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

1.5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X线片或CT提示肺部影像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好转,X线片或CT提示肺部影像较小;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好转,X线片或CT提示存在肺部影像。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7,P=0.076)。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WBC、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WBC、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WBC、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WBC、CRP水平比较

2.3 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4 多重耐药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多重耐药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多重耐药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 [例(%)]

2.5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4.329,P=0.037)。见表5。

表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重症感染通常是先出现感染症状,体温上升,腋下温度>38 ℃、口腔温度>37.8 ℃、直肠温度>38.2 ℃,发热是重症感染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还会伴其他器官功能表现,若重症感染器官在肺部,则会出现肺部炎性反应,伴有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呼吸加快等症状;若出现泌尿系统重症感染,则会出现尿急、尿频、血压下降等症状。体温升高会导致患者血液回流受阻,若体温维持在38.5 ℃以上且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患者会出现脑组织受损等严重并发症。但对于重症感染患者而言,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感染,降低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重症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肺炎、创伤、手术等均可导致重症感染。临床治疗重症感染多以维持对症治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随着我国新药研发的不断深入,临床可供选择的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多,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增加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不仅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7-9]。重症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其治疗原则为“重拳出击、全面覆盖、降阶梯”,以最强抗菌谱覆盖所有细菌,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消灭细菌,相应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后,采取降阶治疗,结合患者的PCT水平,采取全疗程、足剂量治疗,从而控制感染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PCT水平作为人体内炎性指标,正常健康人群中难以检测到PCT,感染患者体中PCT会出现在血清中,随着炎性反应的发展,血清PCT水平逐渐升高,>0.25 μg/L即可使用抗生素,≤0.25 μg/L时则停止使用抗生素,最大程度提升抗生素使用合理性。为有效减少抗生素滥用,本研究将PCT作为抗生素使用指导指标,检测患者体内PCT水平,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继而选择是否继续使用抗生素[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WBC、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多重耐药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PCT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治疗,不仅可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还可有效促进病情好转,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本研究结果与杨南南等[12]研究结果一致,证实在PCT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

综上所述,重症感染患者在降钙素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治疗,可有效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病死率抗生素耐药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抗生素的故事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