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誉是不断累积的成果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专家刘中华获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1-01-30王建超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1期
关键词:钢结构浙江省中华

王建超

为弘扬劳动模范和劳动精神,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专家,精工钢构集团高级副总裁、总工程师刘中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接受表彰。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五年评选一次,主要表彰在社会发展中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代表着我国劳动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有一种成就叫尊严

随着我国钢结构建筑的飞速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建筑钢结构行业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诸多结构复杂、加工要求高、施工难度空前的钢结构项目摆在了钢结构行业人的面前。面对困难和挑战,刘中华不畏艰难,潜心钻研,坚持创新,创造了一个个值得铭记、令国人骄傲的第一:他先后参与了世界最复杂钢结构工程——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内第一个悬挂式张弦结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异形曲面网架——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世界跨度最大双向张弦结构——国家体育馆、国内第一个可开闭体育场——南通体育场、世界悬挑最大单层网壳——上海世博轴阳光谷、世界跨度最大的弦支穹顶——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世界最大机场——北京大兴机场等一大批重、大、难、新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勇于创新,直面挑战,刘中华迈着坚韧的步伐走出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的成就与尊严。在前进的路上,刘中华冲锋在前,一次又一次告捷,用权威的战果书写出新时代行业领域的传奇和尊严!

除此之外,刘中华研发的很多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显著的成果有力保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6年广州亚运会及多届全运会等大型国际、国内活动场馆的顺利建设,部分技术成果已被纳入多本国家、行业和地方规范。

有一种担当叫责任

追求探索不是一句口号,用功是厚积薄发的前提,因为这是一个用科技捍卫事业的过程。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BIM技术也必将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虽然这场革命每走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艰辛,要承担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刘中华受命组建精工钢构BIM中心,他引进了海归博士领衔的BIM团队,短短4年时间,带领BIM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6项,获软件著作权及外观专利授权6项。BIM中心近3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1012万元。

“不下汪洋海,难得夜明珠”。忍受寂寞、抵制诱惑、潜心向学,留下的是丰硕成果,成就的是大家风范。

BIM中心负责开发的“精筑‘BIM+’管理平台App”被国家工信部评为“2018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其中“精筑‘BIM+’项目管理平台”还获评“2018年度浙江省云计算大数据创新应用案例”,被国家工信部“2019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是钢结构行业唯一获奖单位。

由于刘中华和团队无所畏惧地迎难而上。他们用自己的实力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遵循、可深入研发的成功之路,并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为我们搭建一座又一座丰富厚重的技术丰碑。

团队申请的“一种基于VB插件的虚拟预拼装算法及应用”专利荣获2019年度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团队负责完成的“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工程BIM技术应用”荣获2018年度全国BIM大赛一等奖。团队开发完成的“数字化预拼装技术”荣获“2019年度浙江省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2019年工程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十项新技术”,是唯一的获奖民营企业和唯一的获奖钢结构企业。

有一种磨砺叫财富

时间长河,生命一瞬,而那些为时代画像、为国家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技术和学问,却可以永恒。

刘中华2002年6月从郑州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加入精工钢构,已有近二十个年头。十九年来,他专注于建筑钢结构的设计、制造与施工技术研究,工作中他善于思考、注重积累与总结,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行业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和《开合屋盖结构技术标准》(JGJ/T442-2019)、地方标准《高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DB33/T 1133-2017)和《建筑结构用索应用技术规程》(DG/TJ08-019-2005)的编制,他与公司专家合作编著了《国家体育场“鸟巢”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一书,深受钢结构技术工作者欢迎。刘中华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新型实用专利25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3项,国家级工法4项,省级工法8项。

刘中华的诸多技术成果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企业钢构件的品质、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响应了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号召,大大提高了对钢铁过剩产能的消化,践行了国家对绿色建筑的倡导。

科技创新是枯燥呆板还是活灵活现,数字研究是玄虚莫测还是直面现实,在情入之时做到身入项目至关重要。刘中华和他的团队研发的科技成果,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2011、2012);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10);浙江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2014);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2008、2015、2016);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2006);浙江省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12);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2018)、一等奖2项(2015)、二等奖1项(2013)、三等奖2项(2012、2014);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06)。

通过在钢结构技术方面的潜心研发与不懈创新,刘中华团队的成果不仅保障了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建成,还通过技术创新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有力地推动了预应力大跨钢结构、曲面弯扭型复杂钢结构、异形高层钢结构、大型开闭屋盖结构在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应用,促进了建筑钢结构在设计、制造、施工及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有一种人才叫栋梁

肩负着时代的使命,用青春谱写建筑钢结构学科的精彩华章,是刘中华这位劳模最好的笔墨。2013年,经过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投票表决,年轻的70后,38岁的刘中华被一致同意接纳为该组织的专家委员,成为该组织最年经的专家委员。

因贡献突出,刘中华还先后在2007年被评选为“绍兴县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技术带头人”,2009年被选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培养对象,2010年被评为“绍兴县十大杰出青年”,2013年被评选为“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技术带头人”,2014年获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鼓励奖”,2015年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成功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被评为绍兴市特聘专家和绍兴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2019年4月30日,浙江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模先进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表彰了2019年浙江省劳动模范、省模范集体与浙江省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及2017—2018年建设“两美”浙江立功竞赛浙江省劳动模范。时隔四年,精工钢构集团执行总工程师刘中华再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荣誉满载的榜单实力印证了刘中华是精工钢构乃至钢结构行业技术领域劳动模范的优秀代表。他是优秀精工人的代表,也是建筑金属结构行业的栋梁之材。

如今,刘中华已和他的团队站到了行业的前列。在日新月异的新发展条件下,他将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行业一起,瞄准更高、更难的目标,再接再厉、潜心钻研,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钢结构浙江省中华
《初心》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