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2021-01-29满勇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理念语文教学管理

满勇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新的教学理念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活动,它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是全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管理已经不适宜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的管理。在新课程标准和新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进行思考和研究,以促进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更好开展。本文依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大纲、教材所涉综合性学习材料和个人实践谈谈关于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综合学习;语文教学;理念;管理

综合性学习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所以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管理已经不适宜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的管理。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活动,突出“自主”,是否就不需要管理呢?我记得陶行知先生一句话“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其实毋庸置疑,既然是一项学习活动就应该有管理和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管理与组织应该是以人为本,体现出“仁者,愛人”的理念;应该是严谨而开放,有序而活跃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恰当的计划安排,科学组合,明确目标,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发现问题、合作探求、获得新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适应能力、对各个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自律能力等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综合性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有怎样的差异呢?在实践看来,综合性学习可以没有固定的空间(具体说就是教室)没有固定的时间(具体说就是45分钟);综合性学习可以不受教材的约束,学习材料不固定;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淡化,不一定能够全程监控学习过程;综合性学习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等,这些都是迥异于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使得教师无法掌控学生学习情况,使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受到“挑战”,对学习效果“深表忧虑”。我想这种“忧虑”来自对新的学习方式的不理解或者不适应,是新教改过程中的“阵痛”的表现,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管理不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的表现。所以,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标准和新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进行思考和研究,以促进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更好开展。

一、师生平等沟通 发挥主导作用

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说: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无独有偶,日本松下总裁松下幸之助也认为,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可见沟通是现代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意义在于了解人员之间的需要,拉近人员之间的距离,使管理被管理之间无间隙的联系起来,便于听到不同的声音同时也容易表达出管理的要旨意图,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之间的理解就产生了。借鉴这些经验,我们教育教学中管理对象就是人,是最需要沟通交流的,应该是比企业管理更紧迫的一种需要。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是涉及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过程,他们有不同个性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生活环境,如果我们不加以科学管理和有效指导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沟通,沟通再沟通——是贯彻某项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最好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交流意志融合的通道。实施某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前教师应尽量与不同学习层次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进行谈话聊天,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优劣长短兴趣爱好,为以后的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做好基础调研。师生之间的沟通是随意性的,尽可能显示出老师和学生的亲近与平等,这样心情放松表达的意思是最真实的。我们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现代教学中全面体现,使得学习氛围更轻松和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更容易发挥出来。以期实现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发问,善于交流的素质教育目标!平等交流与沟通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先生的尊位产生动摇,教师从神龛上走到学生座位旁,教学管理的程式化规范化渐渐淡化。在寻常的师生沟通交流中模糊了师生界限,使老师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互相磨合而最终达到融合。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于无形中发挥出来。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沟通不能简单谱例将个人的意志灌输给每个学习参加者,是诚心听取不同意见之后调整学习目标计划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既然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开放的极其灵活的,那么教师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亦是开放式的,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我们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往往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将这种交流日常化、生活化。如果平常不习惯平等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只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始的时候询问情况,多半不会道出实的内心需求。这样的情况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在布置综合性学习活动任务时会出现“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仓促达成一项不尽如人意的协议,比根本达不成协议更糟糕。”英国谈判专家E·H克伦特如是说。如果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仅仅只是工作关系,没有日常平等沟通交流,内心冷漠缺乏亲切感,那么在展开学习活动时就会“仓促的达成协议”。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会在无趣无聊的时光里白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在冷漠和隔膜中丧失!只有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亲近学生,平等的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沟通心灵,让我们教育者的高尚灵魂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并且驻扎在他们心中,我们的管理目标就会成为主导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使得这种主导因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成为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共定学习目标 拟定活动计划

当我们即将进行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在与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和具体计划,应当避免照搬现成书本机械的执行教材计划。我们可以先了解学生实际需要和相关学习的条件,如教材要求上网查找资料,到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等事项,教师不妨了解一下本班到底有几个学生有条件上网(其前提是必须有电脑通互联网),有哪些图书馆学生可以利用(其实现状是:虽然学校有所谓的图书馆但是并非经常开放,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小学尤其突出。学校装备的几套图书成为摆设,只是在哪个上级做专项检查时候作为迎检道具)面对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共定目标的过程既体现了管理的民主又使得学习目标的执行与落实更加容易实现。例如:综合性学习活动“家乡的桥”的目标确定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察家乡的桥,了解某座桥的历史、讲讲搜集到的相关的故事。二是请教当地的老人或造桥的石匠师傅、了解某座桥的结构,造型以及建造工艺等方面的特点。三是将家乡各种各样的桥归类(如:凉亭桥、木板桥、石拱桥、铁索桥等)说说其造型特点。四是搜集刻在桥上的对联,碑刻等文字材料介绍给大家,说说自己的理解。这样的综合性学习目标是在当地的生活环境中容易落实的,就是说是学生稍微努力就可以做到的,绝大多数学生在这样的目标指向中有条件、有能力、有机会、有兴趣来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的目标是自己参与制定的,任选有兴趣的一项自己去实践、去观察、去访问、去思考:只要是参与了活动就会有收获,就会有进步。使学生们自己明白:今天确定的学习活动就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认真做好。

教师指导定计划:我们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后,怎样去达到与实现目标呢?各个学生应该为完成学习活动制定一项计划,以便有序的实施。可以分小组计划和个人计划;全程计划和阶段计划。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实际上是由多项学习内容和多个目标综合起来的,体现的就是综合性,分组进行展开比较容易完成。根据目标的情况分成相应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目标指导下制定小组计划,可以确定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完成的要求,实施的时间。例如:某小组要执行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是“请教当地的老人或造桥的石匠师傅、了解某座桥的结构,造型以及建造工艺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写一篇说明性材料。”必须在计划中确定采访的时间,对象,地点;选定记录人;确定提问的内容;哪些人员搜集相关资料(如,图片,历史记录材料,测量数据等);谁负责整理材料;什么时候成文等等。那么,个人计划就是在小组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完成个人活动的计划。全程计划,是各个小组完成整个学习活动的计划,应该包括学习活动阶段和学习成果展示阶段。阶段计划是各个小组或个人在某时间段完成某项任务的计划。这时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进行调整和梳理,对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有障碍的情况进行帮助。对目标和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实现目标控制和管理。

三、优化人员配置 促进互助合作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有差别的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整合;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的综合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能力水平都是有差异的。不仅如此,其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也是千差万别。那么在实施综合性学习活动时,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就会适合不同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的学生,这时候差异就会很明显得表现出来。如果不实时的根据情况调整人员搭配,就会削足适履。或导致优劣差异加大,或出现活动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的现象,出现“看客”与“明星”的界限,全面参与和教育平等会成为空谈。学生现状是:看别人做活动的人多,参加活动的人少;看书面材料的人多,参与实践交流的人少;抄袭现成的人多,主动探究发现的人少。如何解决这种情况呢?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注意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兴趣外,还在于如何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组和人员搭配,我想这应该属于科学管理层面的问题。我们注意到,综合性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就贯穿着人与人交流沟通、协调合作的新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交流意识与人沟通的欲望是比较强的,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但是容易倾向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配合协调性差(特别是平常不习惯发言说话的学生更甚)。但是,无论怎样不善交流、少言寡语的学生,其内心深处依然不乏语言的激流和交流的热情。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总是不乏朋友,他们之间中有说不完的话。我认为只要学生“说”了起来,就有活动展开的基础了。所以平时观察学生的交往圈子、了解学生的群体生活情况,会给我们在学习活动组织管理中带来方便。综合这些前提条件,我想分组时人员配置适宜如下原则:一是归类分配原则。我们老百姓有句俗语——叫花子滚到桥底下,尽是穷话讲不完。那种状态应该是同病相怜才有的“心心相印”!这样的配置会使大家乐于参加学习活动,小组内互动性好学生感到“有劲”。缺点是综合条件好能力强的学习小组会更好更强,学习习惯差、学习条件差的小组更差,两极差别明显。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对综合能力差的小组全力指导,帮助他们制定计划分配任务,甚至明确提出要求、督促检查,使他们能够及时完成学习活动任务。二是有差别配置原则,就是好中差交叉搭配。这样的搭配会使得各个学习小组有“领军人物”,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个人素质好的学生无疑就是榜样,就是效仿和参照的对象,就是表率。可能带动综合素质差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学习活动中有方向感,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好的经验增长见识。适合初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运用。缺点就是综合能力欠缺的学生自卑和嫉妒等不良情緒容易产生干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更加的傲气与骄矜,调控不当时会引发矛盾,使学习活动不能正常展开。所以教师的鼓励和疏导很重要。这种情况可选用合适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等等。使得学习小组内部的学习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从而达到自主学习互相合作的效果。

四、多种方式评价 优劣各得其所

布鲁母认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由此看来,使用评价手段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管理,是整个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不妨温习一下语文新课标的评价建议,有这么几个重要的原则,即“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定性评价”等等。

根据这些提示,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不妨分为两个阶段来分析。

第一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阶段,也就是学生分组后制定目标和计划去实施执行的过程,这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质性阶段。这个阶段的评价,突出过程管理,是应该重点强化的评价活动。根据活动内容不同,此阶段活动可能有调查活动,搜集信息,参观访问,整理资料,拍照画图,讨论质疑等等等等。这时候如何评价呢?首先教师要根据各个不同的学习活动及其阶段性设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且在活动开始前做成卡片下发到各个学习小组使大家都知道相应标准。各个学习小组目标指向不同,评价表内容也应该有差异,例如:

这样的评价表可以由学生自己推选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组长在具体活动中跟踪评价,也可以由小组长主持小组会议互相评价,突出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特点。如果涉及到与家庭成员或社会其他成员交往配合才能完成的学习活动,也可以设计相应的表格由家长或者其他人员给予评价(证明)。学习活动展开起来就会较有保证,避免随意性和散漫无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分别不同情况和对象进行制定,例如对性格要强的学生和自主性差学生不妨对他们进行明确的分数刺激。在设计评价表时将各个评价标准细化设定相应分值,在评价后得出总分,这样很明白地告诉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于本身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就定性评价较合适,对于集体单位整体评价也常用定性评价。

第二就是对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汇报阶段的评价。综合学习活动展示是在学习活动终结,获取相关的资料,整理好相应材料,取得了预计的学习成果后,由参加活动的成员或以小组为单位或以个人为代表向同学和老师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集体活动,以便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活动的,收获肯定丰厚些。缺乏配合,互相扯皮,敷衍了事的小组收获较少,在展示活动中缺乏亮点和创造性。所以谁的学习活动开展的好就会展示得好,仅仅直观的观察欣赏就能有优劣的评判。因此我们在评价时候常用定性评价,且以学生评价为主。具体说有如下几方面:学习活动展示者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主持者说明性评讲;教师总结性评价等等。无论采取哪一种评价方式,我们应该给予参加综合学习活动的每个学生以正面评价和褒扬;就是对于有这些或那些缺点和不足的同学也应该抓住其闪光点,给以扬其长避其短的肯定评价,保护其学习积极性。

五、结语

开展综合性学习必须在教师精心组织和管理的基础上才能有序,有效进行。真正的应验一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这“功”就是亲近学生感染学生的“诚心功”,是细致筹备精心策划的“细心功”,是统领教材博学多识的“素养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10):142-146.

猜你喜欢

理念语文教学管理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