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进云南高校党建工作实施路径探析

2021-01-28云南师范大学教师

社会主义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总书记育人思政

文 郭 佳 云南师范大学教师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党建的思想内涵,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为新时代云南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理论武器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论述,了解和掌握其时代内涵、内容体系及贯彻执行的实施路径,对于提高高校政治站位,聚焦云南高校迫切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奋力开创云南高校党建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内涵

在对高校党建工作总结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具有理论性。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委和宣传思想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对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性。我国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论述,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政实效,为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注重调查研究的高校党建工作实践具有实践性。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是追求唯实求真精神的写照,更是保障高校在基层调查研究基础上,推动高校事业蒸蒸日上,把党和人民最关心的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关键。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2021年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务必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探索和钻研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尤其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规律。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伪科学,一是一、二是二。其次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地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师生接触,多次去高校作报告,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加强同高校知识分子的联系,多关心、多交流、多鼓励,善交朋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多听他们的意见,真听他们的意见。”解决实际问题是高校党建发展的最终诉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发力,提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最后坚持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时代在进步,党建工作在发展,要拓展渠道、丰富手段、创新方式,提高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具有规律性。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尊重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落实好立德树人,把“三全育人”贯穿高校党建工作的每个环节。首先,全员育人。发挥多方优势,齐心协力,做大做强育人机制。学校要尤其利用好集中教育、统一规划等优势,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价值取向引领双管齐下。其次,全程育人。高校党建工作要从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出发,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式,引导学生从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而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最后,全方位育人。高校各环节协同发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政课的学理性和针对性。挖掘其他课程和实践教学中蕴含的党建育人元素,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与思政课勠力同心合力形成协同效应。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论述在云南高校的实施路径

站稳立场,全面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色。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内容的基础上,悟透精神实质。一是坚持党政同管、一岗双责,将高校党建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的“大盘子”中考量,做到层层分解、步步落实。二是责任明确到人,任务明确到位,建立健全完善的奖惩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综合考评方法。三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开展业务骨干培训、思政工作分享会等,提高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实现组工干部和思政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四是整合资源,加大物质保障、人力投入、经费支持等。

聚焦学习,创新形式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提升党建活动吸引力。推动党课品牌化、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构建长效学习机制及监督体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既能做到喜闻乐见,又能保证学有所得,集中力量创建一批“网上党建园地”“微党课”“网上讲坛”等示范性网站,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引导、人文关怀,形成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

发挥优势,抓好院(系)党建工作和党员队伍建设。院(系)党建工作要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形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体制体系,探索“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模式,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与生命力。整合红色资源,比如将党建工作和教学相结合,社区服务与学生党员结对子,党内政治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同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尤其要重视对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培养。

新形势下推进云南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云南省高校要努力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为高校办学育人注入新能量。一是聚焦理想信念,使思政课往“灵魂课程”提升。我们要把思政课当作“人生课”“灵魂课”,坚持用党的理论结合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做马克思主义的支持者、信仰者、追随者。同时将党的理论编入课程大纲,编入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党的理论进教材、进课堂。二是围绕“三全育人”,将思政课向“课程思政”拓展。我们要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寻找其他课程和教学的契合点,寻求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开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建设精品课程,有效形成“三全育人”的氛围。三是立足知行合一,让思政课向“实践课程”延伸。要让思政课融入党的建设实践、融入学生的实习实践中,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基层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等,引导学生把理想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

运用“大思政”理念,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一是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做红色基因的自觉传承者。围绕“四史”开设思政课,不仅能发挥党课、团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教育主课堂作用,也通过参观党史教育基地、英雄先烈纪念馆等开办思政实践课,观看《夺冠》《建军大业》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四史”知识问答、“红色故事,青春旋律”合唱比赛、“我的青春献给党”诗歌朗诵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知史、懂史、讲史,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二是理论结合实际讲好“大思政课”。回首历史,展望未来,需要把思政课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来落实,放到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总规划中来把握。扎根中华热土,将亿万劳动人民在田间播撒辛劳的汗水,将战斗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奉献的爱心,将千千万万驻守边疆支教的乡村老师的敬业精神,汇集成“大思政课”最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三是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者先受教育,首先,老师要遵守教师准则,成为先进知识的传播者、党中央决策的支持者;其次,以问题为导向,杜绝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思考中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和正确看待自我发展;最后,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使思政课真正“活”起来。

建设“双一流”大学,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建立权责明晰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角色任务,梳理机关部门和下属学院的职责定位,出台与之相匹配的权责清单,建立权责明晰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建立全员发力的工作协调机制。高校全员不仅仅是所有师生齐参与,更是要实现机关内部、学院内部、学院与机关之间良性的协同联动机制。一方面,学院领导班子要带头做好师生的动员工作,满足广大师生合理诉求的同时反观之前的工作作风和方法是否得力;另一方面,机关职能部门要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做好服务师生工作的机制,精简程序,为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是建立导向鲜明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考核晋升工作条例,第一要严格政治标准,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第二要明确考核内容,以日常、期中、专项和年度这四项考核为标准,将考核落在日常,落在实处;第三要树立正确导向,考核是教师干部审视自我的尺子,要形成优者上、劣者汰的机制,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积极进步。

猜你喜欢

总书记育人思政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